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蓉花

关键词: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医针灸, 围刺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围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且无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病理确诊良性结节53例,超声检出51例,病理确诊恶性结节7例,超声检出3例,超声检查准确率高达90.00%(54/60).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对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桥本氏甲状腺病合并甲状腺癌28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科收治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的桥本氏甲状腺病合并甲状腺癌2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经冰冻检查,均报告为甲状腺癌.术后石蜡病理均证实为桥本氏病并发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6例,乳头滤泡状癌3例,髓样癌1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术后随访28例,时间(1.5~5.0)年,术后局部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经再次手术治疗,现均存活.结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临床漏诊率较高,综合应用临床查体、自身抗体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提高桥本氏甲状腺病合并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正确率.

    作者:张希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统计多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分析耐药率变迁情况.结果:2013年1月-2015年12月从临床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51、75、150株,其中MDRAB各25、32、136株,分别占49.02%、42.67%、90.67%.193例MDRAB中109例来自重症医学科,占56.48%.分离自痰液标本占75.65%,其次是伤口分泌物和尿液,分别占17.10%、3.63%.近3年我院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10.00%,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00%.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检出呈上升趋势.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米春玲;马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情绪和行为障碍患者家庭养育特征与心理治疗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索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情绪和行为障碍患者家庭养育特征与心理治疗感受.方法:立意取样法选11例情绪和行为障碍患者,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①疾病归因不合理;②对心理治疗不清晰;③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感受有正性和负性;④父母的态度在治疗连续性中起到重要作用;⑤宗教信仰和文化与治疗有交互作用.结论:针对中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特别是多民族地区,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韩国玲;宋志强;靳宝宁;刘桂兰;马永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6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全身运动(GMS)和粗大运动(GMFM)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患儿治疗后GM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GM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随访1年,结果表明,干预组患儿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GMFM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6个月、12个月GMFM评分上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情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程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电话随访在女性流产后关爱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开展人工流产关爱服务中电话随访在妇女生殖健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因个人原因不愿电话随访的患者共300人为对照组,经知情同意后愿意参加电话随访的患者共300例为干预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电话随访,引导、督促坚持使用避孕方法以减少重复流产.结果:干预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避孕方法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流产后妇女进行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abortion Care,PAC),提高了避孕知识掌握率及避孕意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电话随访对流产妇女坚持使用避孕方法,减少重复流产对流产后妇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梅元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高原牧区宫外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宫外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减少了手术创伤,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万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患者中起到的护理作用,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拟行肠造口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满意程度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满意程度更高、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情绪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荣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术前术后访视应用于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术前术后访视对二次剖宫产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和观察组(术前术后访视)60例.结果:术前术后访视组产妇焦虑程度、手术疼痛耐受性、手术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术前术后访视可以降低产妇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秀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开放式管理模式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医疗管理体制的研究分析,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在精神科临床中是否适合推广.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8例和开放式管理治疗组3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开放式管理治疗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加团体治疗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S和SCL-90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SDSS和SCL-90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在精神科临床中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武令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亥时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糜烂性唇炎一例报告

    目的:探讨亥时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糜烂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存放二年以上的纯艾条在亥时(21~22)时之间任选10分钟,悬灸神阙穴进行治疗,每晚1次.结果:艾灸神阙穴1月后治愈.结论:神阙穴通人体诸经百脉;艾灸有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等功效;亥时为三焦经当令,三焦通则百脉皆通,因而亥时艾灸神阙穴气血更易于达到病所,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作者:许艳真;曹延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环境中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医院不同环境微生物的采集,通过细菌培养的结果来监测了解医院的清洁消毒效果及医院感染存在的因素.方法:2016年全年每月对医院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如病历夹、门把手、治疗台等)、医务人员的手采集样本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共采集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各类样本共875份,合格650份,总合格率74.3%,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1.1%、78.6%、58.3%,三种不同样本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的环境卫生清洁消毒效果良好,存在不合格项,应加强培训、检查、监督、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质量,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军;郭海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室壁包虫囊肿一例报告

    包虫病又称细粒棘球病,包虫的传播多以消化道为主,虫卵经消化道穿过肠壁入门静脉到肝,部分虫卵通过肝屏障,经右心到肺,经过肺屏障到全身.故临床以肝、肺包虫多发.而心脏包虫病因肝、肺两重毛细血管网的滤过作用,起到屏障保护.且冠状动脉开口细小,位置隐蔽,加之心肌组织致密和心脏的收缩活动使包虫囊肿在心脏内受到强大压力而不利于生存.所以心室壁的包虫极为少见,报道极少.

    作者:陈学军;乔志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一口量摄食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脑卒中后一口量摄食管理在降低吞咽障碍患者呛咳发生率及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111例高原地区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摄食训练及满意度调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一口量摄食管理,比较两组呛咳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 (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8.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口量摄食管理可降低高原地区吞咽障碍患者呛咳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芳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辨证组30例和常规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辨证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辨证组胸痛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组治疗8周后HA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治疗效果,改善焦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腔镜手术器械的精细化管理

    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用于腔镜器械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完成的腔镜手术104台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完成的腔镜手术104台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腔镜器械使用缺陷发生情况、器械准备时间及衔接时间.结果:观察组腔镜器械使用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器械准备时间及衔接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临床应用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可减少腔镜器械使用缺陷发生情况,并有效缩短器械准备时间及衔接时间.

    作者:马梅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腔内心电图辅助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静脉导管(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自制的连接转换器将体表心电图转化为腔内心电图,在心电图监护下直视P波形态的改变,由此指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结果:68例患者置管中行腔内心电图定位结束后,均行X线胸部正位摄片,提示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结论:腔内心电图P波定位联合超声探查可以提高PICC导管尖端到位的准确率.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结肠气囊肿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在治疗结肠气囊中的疗效及随访.方法:2例结肠气囊肿经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2.5个大气压,每日1次,10天一个疗程,之后复查肠镜,观察肠镜下气囊肿的变化情况.结果:经高压氧治疗(1~2)个疗程后,结肠镜下气囊肿黏膜肿胀、出血、坏死明显改善,腹胀、腹泻等腹部不适症状消失,部分气囊肿消失或明显减小.结论:高压氧治疗结肠气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占虹;张治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膝关节修补术后引起低灌注一例报告

    患者,女,81岁,既往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右下肢术后恢复较差,右膝不能屈膝,需借助拐杖才能行走.本次来我院行右膝关节翻修融合术,入院各项化验检查正常,查血常规WBC:5.09×109/L,RBC:5.42×1012/L,HgB:171g/L,PLT:113g/R,ESR:2mm/h,PT:15.90s,CRP:<5.0mg/L,于入院后三日在全麻下行右膝关节翻修融合术,术中顺利.

    作者:李文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拔尿管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拔尿管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2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前后分为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和实施后两组,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对238例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进行评价,患者舒适度实施前为31.1%,实施后为88.2%;满意度实施前为45.4%,实施后为92.4%,实施后组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其优势明显,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阿小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