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法检测灭活狂犬病毒浓缩液中残留的β-丙内酯

山广志;马迅;纪宏;余立

关键词:β-丙内酯, 灭活狂犬病毒浓缩液, 气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灭活狂犬病毒浓缩液中残留的β-丙内酯的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DB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ml/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150℃.以乙腈为对照品稀释溶剂,样品溶液经离心后直接进样.结果:乙腈和样品中其他成分对β-丙内酯的测定无干扰.β-丙内酯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82~1 082.0 μg/ml(r=0.999 4);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1.0 ng;方法精密度和耐用性良好.在4批样品中未检出残留的β-丙内酯.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通用性强,可满足灭活狂犬病毒浓缩液中残留的β-丙内酯监控的需要.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检查环戊丙酸雌二醇原料药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环戊丙酸雌二醇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硝酸铵溶液-乙腈(23∶77,V/V),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为50 μl.杂质Ⅰ按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Ⅱ采用杂质对照品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杂质Ⅰ与杂质Ⅱ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3~2.0、0.5~4.0μg/ml(r均为0.999 9),校正因子分别为0.970、0.368;杂质Ⅰ、杂质Ⅱ与环戊丙酸雌二醇检测限分别为6.3、1.5、2.3 ng,定量限分别为21.0、5.0、7.7 ng.3批样品中均检出杂质Ⅰ、杂质Ⅱ,但未检出雌二醇.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查环戊丙酸雌二醇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杜碧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复方倍他米松混悬注射液的处方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复方倍他米松混悬注射液,确定其处方工艺.方法:将微晶化法制得的二丙酸倍他米松微粒加于灭菌基质液中均质混悬,然后加入过0.2 μm滤膜的倍他米松磷酸钠盐溶液搅拌混匀,制得复方倍他米松混悬注射液;以渗透压、沉降体积比、重分散次数、含量及有关物质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微晶化工艺中溶剂无水乙醇与反溶剂注射用水的比例,用正交设计筛选优化样品处方中羟苯甲酯、聚山梨酯80、氯化钠及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并对样品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无水乙醇-注射用水比例为1∶10,以0.1%羟苯甲酯为絮凝剂,0.05%聚山梨酯80为润湿剂,0.15%氯化钠为渗透压调节剂,1.0%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采用无菌生产工艺制得样品;其渗透压为297 mOsm/kg,沉降体积比为0.13,重分散次数为15次,二丙酸倍他米松含量为99.3%,倍他米松磷酸钠含量为100.0%,有关物质为0.38%;样品为絮状振摇易分散的混悬型无菌注射剂,加速6个月和长期24个月试验的各指标与0d时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制备处方合理、方法可行、稳定性良好,避免了终端高温灭菌可能造成的主药降解、微晶聚结成块.

    作者:徐飞;兰昌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残留量

    目的:建立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顶空进样,顶空瓶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15 min;程序升温,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N,N-二异丙基乙胺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1~15.08 μg/ml(r=0.999 3),总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1.34%(n=3),定量限、检测限为0.201、0.101 μg/ml.3批样品中N,N-二异丙基乙胺残留量分别为0.006 9%、0.008 8%、0.006 3%.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南志成;王向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模糊评价法分析护士对中心药房药品配送模式的满意度

    目的:了解护士对中心药房药品配送模式的满意度,提高中心药房为临床配送药品的服务水平.方法:随机向149名病房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模糊评价法确定因素集、评价集和权重集,构建评判矩阵,对收集的有效问卷就配送模式中3个一级指标(药师服务、配送情况、临床影响)、10个二级指标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护士对上述3个方面的评价和整体评价均为优秀(评分均达到93分,满分100分),主要不满意表现在对病房药品科学管理水平方面;建议中心药房应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拓宽服务项目、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等.模糊评价法可将因素定量化并从多个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将其运用于满意度评价较为合理.

    作者:王宇;张策;吴健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维U颠茄铝胶囊Ⅲ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维U颠茄铝胶囊Ⅲ中维生素U和氢氧化铝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从供试液处理方法(由过滤改为离心后取上清液)改进维生素U含量测定方法;从样品分离提纯操作和滴定时减少指示液的用量方面改进氢氧化铝含量测定方法;同时比较改进法与原标准方法测定样品含量的结果.结果:改进法的方法考察学结果符合要求;两种方法测得维生素U及氢氧化铝的含量结果基本一致,但改进方法测定耗时减少(维生素U由约6~10h缩短为约1h,氢氧化铝由约4~5 h缩短为约2~3 h).结论:改进法省时、操作简便,滴定终点容易判断,含量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维U颠茄铝胶囊Ⅲ含量测定的替代方法.

    作者:惠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国临床路径的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

    目的:评价我国临床路径(CP)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合我院CP的实施情况,阐述我国CP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完善CP管理提出建议.结果:由于地区、医院规模等差异,导致我国CP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如医院管理层重视程度不足、一线医护人员对CP认识欠缺以及控制医疗费用不够理想、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方法等.我院通过实施CP管理使得13个嵌入临床合理用药决策支持系统的路径患者入径率达51%、完成率达76.3%;入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由未入径之前的7.35 d下降至5.72 d,平均住院药品费用由3 050.84元降低至2 488.53元,药占比由37.0%下降至24.0%.结论:通过实施CP管理,我院各项医疗指标明显改善,但综合我院管理方法及目前国内CP管理现状来看,我国CP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包括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管方式、加强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团队中的作用;同时,建议借鉴企业引入高效、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并结合信息化网络技术,提高CP管理的效果.

    作者:王旁;李晓康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喜树碱”“衍生物”等组合作为关键词,查阅1989年1月至2014年2月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关于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测定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常用的3种测定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薄层色谱扫描(TLCS)法.LC-MS法多用于喜树碱类药的药动学研究和痕量分析,在药动学研究方面,有取代HPLC法的趋势,其缺点是仪器价格昂贵.HPLC法多用于测定喜树植物中喜树碱的含量,是目前常量分析中应用广泛一种方法,其也可用于药动学研究和痕量分析,但灵敏度不及LC-MS法.TLCS法因准确度不及前二者,故应用较少,偶尔用于常量分析.

    作者:秦庆芳;粟本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国医药冷链体系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目的:为我国医药冷链体系的发展与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医药冷链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冷藏药品城市市场需求大,农村市场前景广阔;政府与媒体已开始关注医药冷链体系的发展.但冷链体系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如“药品冷冻过度”和“中药冷链”问题不受重视、“药品冷链末端配送”让人担忧、第三方医药物流不被信任、硬件设施与冷链管理理念落后、相关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结论:建议引导各方关注“药品冷冻过度”和“中药冷链”等问题,成立统一配送中心,改善道路交通,不断完善医药冷链末端配送体系;通过完备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对于第三方医药物流的扶持;通过自筹资金、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促进冷链体系发展;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共同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等.

    作者:雍佳松;杨世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实施质量回顾性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药物临床试验的实施质量,探讨临床试验实施中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2007-2013年我院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质控记录,对照项目实施质量评分标准,分析临床试验质量得分以及各要素的得分情况.并分别对实行和未实行临床研究协调员(CRC)制的A科室和B科室,以及国际多中心和同期国内多中心项目的实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得分逐年提高,2013年达90.4分,比2007年增加了1倍;但2013年有3个要素的得分率低于90%,分别为试验实施、试验药物管理和试验记录.A科室项目完成质量得分均高于B科室;2011-2013年A科室的优势要素(得分率差异>15%)显著优于B科室,主要为试验实施(98.8%vs.75.0%)、试验药物管理(100% vs.83.0%)、试验记录(89.9%Vs.63.0%)和试验资料管理(100% vs.81.2%),均P<0.01.国际多中心项目实施质量得分高于国内(94.7分vs.83.0分),P<0.01.结论:我院临床试验的薄弱环节主要为试验实施、试验药物管理和试验记录.而CRC制的推广以及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承接是解决以上薄弱环节、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晋敏;张莉;舒鹤;赵稳华;康长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钠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丙戊酸钠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检测法.以Ion Pac AS19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进行分离,10 mmol/L KOH溶液为淋洗液,加水抑制模式,抑制电流为20 mA,电导池温度为35℃,柱温为30℃,进样量为25μl.测定3批样品的含量并与《中国药典》标准方法(双相酸碱滴定法)比较测定结果.结果:丙戊酸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118~102.4 μg/ml(r=0.999 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93、307 ng/ml,平均回收率为98.77% (RSD=0.80%,n=6).本方法与标准方法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用于丙戊酸钠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玉琴;赵昌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对我国执业药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目的:为我国执业药师角色定位和未来发展提供建议,以促进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和注册制度的完善.方法:通过分析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执业药师的角色定位(如基本职责、岗位分布、主要考试内容等)与我国社会药房执业药师配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结果与结论: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社会药房执业药师存在定位不明确,数量虽初具规模但配备比例仍非常低,因准入标准低而导致药学服务能力低下及社会地位不高,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均不够合理等现象.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将执业药师定位于药学服务,明确其角色与定位,尽快出台《执业药师法》,革新现今的执业药师考试制度,建立更加严格的准入制度,使之更接近大众的需求,同时有条件地允许“兼职”.

    作者:黄瀚;李光峰;刘世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右美托咪定的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受体)激动药右美托咪定(DEX)对机体各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2008-2013年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DEX对脑、心、肺、肾等器官的保护作用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DEX激动α2受体后通过抗交感、抑制细胞炎症和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细胞保护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对重要脏器如脑、心脏、肺脏和肾脏发挥保护作用.结论:DEX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但尚需更多、更细致的研究以使其更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倩;顾健腾;鲁开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HPLC-RID法测定葡甲胺原料药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葡甲胺原料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色谱柱采用月旭Ultimate(R)AQ-C18,流动相为水(pH 2.5)-甲醇(95∶5),流速为0.5 ml/min,检测器池温为40℃,柱温为35℃.测定3批样品含量并与《中国药典》方法滴定法结果比较.结果:葡甲胺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52~4.56 m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 (RSD=0.63%,n=3).本文建立的方法与滴定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葡甲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春林;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RP-HPLC法测定康普瑞丁A4磷酸酯聚合物囊泡的含量

    目的:建立康普瑞丁A4磷酸酯(CA4P)聚合物囊泡中CA4P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2 mol/L乙酸铵(10∶4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CA4P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1~42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72% (RSD=1.61%,n=3),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21、0.70 μ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度好,可有效控制CA4P聚合物囊泡中CA4P的含量.

    作者:朱金芳;胡梦莹;邱利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对小鼠消化道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小鼠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阿奇霉素240、120、60 mg/kg)实验组和混合组(阿奇霉素240 mg/kg+阿托品1.8 mg/kg)、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20只.除混合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3d;混合组小鼠灌胃阿奇霉素第3天时提前30 min灌胃阿托品.末次给药当日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胃排空率和肠推动率,病理学检查胃、肠组织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减慢、胃排空率和肠推动率均增加,中剂量实验组小鼠肠推动率增加,混合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减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混合组比较,中、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胃排空率和肠推动率均增加,低剂量实验组小鼠肠推动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小鼠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胃、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剂量阿奇霉素可使小鼠体质量增加减慢,但对胃肠黏膜并无明显刺激,推测其临床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可能与消化道平滑肌的胆碱受体激活有关.

    作者:王小蒙;王少芳;符世托;虞道锐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RP-HPLC法检查利克飞龙片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利克飞龙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60∶4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2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 μl;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总杂质量.结果:主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良好,利克飞龙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8.1~162 μg/ml(r=0.999 9),检测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25、0.89 ng;3批样品总杂质量≤0.31%.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利克飞龙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王海玲;高海鹰;丁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灭活狂犬病毒浓缩液中残留的β-丙内酯

    目的:建立检测灭活狂犬病毒浓缩液中残留的β-丙内酯的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DB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ml/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150℃.以乙腈为对照品稀释溶剂,样品溶液经离心后直接进样.结果:乙腈和样品中其他成分对β-丙内酯的测定无干扰.β-丙内酯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82~1 082.0 μg/ml(r=0.999 4);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1.0 ng;方法精密度和耐用性良好.在4批样品中未检出残留的β-丙内酯.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通用性强,可满足灭活狂犬病毒浓缩液中残留的β-丙内酯监控的需要.

    作者:山广志;马迅;纪宏;余立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品管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品破损.方法:成立PIVAS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品管圈方法,分析药品破损的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制定的措施包括药品上架及摆放要整齐、适量,易破损药品应安全摆放并标示,药品拆包后尽量装盒并免压,放置于冰箱中药品要经3人校对,避免过多药品堆积在洁净工作台上,在处方上特殊用量用法的药品名称下画红线作警示等.取得的有形成果包括药品破损金额由实施前的每月1 413.1元降为实施后的541.82元,药品破损次数由每月14次降为7.6次;无形成果中药师团队对品管圈的方法运用、活动信心和责任荣誉等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加强PIVAS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完善规章制度及流程,可优化静脉药物配制质量体系,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单松桂;赖伟华;陈奇;张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滴眼剂无菌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中的几点思考

    目的:为医药企业无菌生产滴眼剂提供参考.方法: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相关要求,基于滴眼剂生产现状,就非终灭菌滴眼剂的无菌生产工艺,从生产车间洁净度、设备设施、物料、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现行法规要求所有眼用制剂必须是无菌制剂,2010年版GMP就此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如提高了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设备设施清洗后必须对清洗效果和残留进行验证,与无菌药液接触的设备设施表面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灌封等关键部位可采用隔离技术,直接接触药液的气体应除菌过滤并定期进行微粒和无菌性检测,原辅料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标准等.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无菌环境,对无菌生产工艺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可为生产符合无菌制剂要求的滴眼剂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作者:张培胜;刘江云;郝丽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鼻炎喷剂中3种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鼻炎喷剂中盐酸麻黄碱、环丙沙星、醋酸泼尼松龙3种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含0.25%三乙胺,pH 3.0),流速为1.0 ml/min,变换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207、278、247 nm,柱温为40℃.结果:盐酸麻黄碱、环丙沙星、醋酸泼尼松龙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99.93~799.44、46.38~371.00、5.39~43.12 μg/ml(r=0.999 6~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4% (RSD=1.2%,n=3)、101.1%(RSD=1.3%,n=3)和101.0%(RSD=1.5%,n=3).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制订鼻炎喷剂的质量标准并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支持.

    作者:吕冠欣;龚越强;严静;欧景仪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