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雯;奚之骏
目的:考察银花清咽片的稳定性,为制定银花清咽片的有效期提供参考.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中对薄膜衣片稳定性试验的有关要求,对银花清咽片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状、崩解时间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样品分别在60℃、相对湿度(90±5)%、照度为(4 500±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d,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各项考察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质量标准规定.结论:银花清咽片稳定性较好,建议有效期暂定为1年.
作者:孙艳;徐风华;王欢欢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建立和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芩、五味子、茵陈、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elchrom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2∶58∶0.2,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TLC图中的斑点清晰、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在1~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2.6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和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北;马宏达;张朝绅;贾辉;吴琼;史国兵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建立益气健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益气健肝颗粒中的栀子、陈皮、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7∶8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30℃.结果:TLC图中,供试品在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橙皮苷的质量浓度在0.016~0.160 m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2%,RSD=1.79%(n=9).结论:所建标准用于益气健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鞠楷;陈华;金伟华;蒲志强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建立金牡感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牡感冒片中金银花、牡荆根、三叉苦、山甘草、薄荷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ODS-BP(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1∶89,V/V),柱温为25℃,流速为1.2 ml/min,进样量为5μl,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金银花、牡荆根、三叉苦、山甘草、薄荷油的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绿原酸的质量浓度在14.448~168.5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RSD=2.40%(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金牡感冒片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舒瑜;彭军;陈小玲;张富洪;陈宇敏;黄鸣清;徐伟;沙玫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为创建具有中医医院特色的药事管理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医院药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探讨其模块构建.结果:该系统包括药品采购管理、门(急)诊药房管理、住院药房管理、药库管理、医院制剂管理、药物咨询和合理用药监测、临床药历管理、药物配送管理、静脉配置中心管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系统等.结论:该系统突破传统药房管理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局限,逐步实现药事模块系统化、药事技术规范化、药事服务标准化、药事管理信息化.
作者:胡芳;沈绍武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建立新疆药桑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YMC-C18(250 min×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0.2%磷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异槲皮苷为参照物,分析10批次不同产地的药桑叶样品,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药桑叶指纹图谱由11个特征峰构成,10批次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0,不同产地药桑叶的主成分组成基本相同.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新疆药桑叶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孙莲;李玲;姑再努尔·阿布力孜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骆驼蓬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骆驼蓬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80只KM小鼠随机均分为溶液(骆驼蓬生物碱壳聚糖溶液,10 mg/kg)组与纳米粒(骆驼蓬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10 mg/kg)组,尾静脉注射给药,于给药0.083、0.17、0.5、1、1.5、2、4、8h时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不同时间脑、心、肝、脾、肺、肾的药物质量浓度,并计算制剂的靶向性参数.结果:制备的骆驼蓬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粒度分布范围为63~231 nm,纳米粒外观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无粘连现象.小鼠脑的相对摄取率为2.46,脑组织峰浓度比值为2.38;靶向效应大值为2.845,靶向效应小值为1.337.结论:骆驼蓬生物碱壳聚糖纳米粒在小鼠体内具有较明显脑靶向性.
作者:李淑萍;马桂芝;付计瑞;李岩;滕亮;王长虹;于富生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比较干燥前、后的艾纳香叶片中左旋龙脑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超声萃取新鲜和阴干后的艾纳香叶片,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GC)仪对叶片中的左旋龙脑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32 mm,0.25 μm),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50℃,保持2min,先以5℃/min升温至100℃,然后以20℃/min升温至200℃,保持3 min),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40℃,进样量为0.6 μl,不分流.结果:左旋龙脑的质量浓度在0.027 0~0.432 3mg/ml范围内与对照品和内标物的峰面积积分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1.47%(n=9).艾纳香叶片干燥前、后质量差异显著,阴干后的艾纳香叶片中左旋龙脑含量比新鲜叶片下降了33.64%,且24 h内下降显著.结论:艾纳香产区应尽量在采摘24h内进行新鲜叶片的提取加工,以减少左旋龙脑流失,保证药材质量.
作者:庞玉新;胡雄飞;王凯;胡璇;陈振夏;王丹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优选当归补血口服液超滤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总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以工作压强、药液温度、药材与提取液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当归补血口服液的超滤工艺.结果:优选工艺条件为超滤温度30℃,压强0.75 Mpa,药材与提取液质量比为1∶8.结论:优选出的超滤工艺有效成分保留率高、质量稳定、便于操作.
作者:余琰;范凌云;魏舒畅;高建德;马立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镇惊泻火颗粒中芒果苷、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20℃.结果:芒果苷、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180~101.800、2.016~20.160、1.072~10.720、1.024~10.240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8、0.999 6、0.999 5、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4%(n均为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5%、97.39%、97.91%和98.93%,RSD分别为1.3%、1.5%、1.2%和1.4%(n均为6).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镇惊泻火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丽雯;奚之骏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建立瓜子金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瓜子金中总皂苷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瓜子金中总皂苷含量,考察大孔树脂吸附、富集、纯化瓜子金总皂苷工艺.结果:瓜子金总皂苷在测定范围内均显示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中RSD值均小于3.00%;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9.51%.大孔树脂纯化试验结果表明,70%乙醇洗脱部位总皂苷含量达71.53%.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可测定瓜子金总皂苷的含量;大孔树脂可有效富集、纯化总皂苷,为远志属药用植物瓜子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王洪兰;张亚楠;陈丽红;李祥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大罗伞鲜品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摘12h内的大罗伞,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NIST标准谱库结合保留指数解谱法对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大罗伞根、茎、叶的挥发油中确定出7、12、5个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1.7%、83.6%、85.4%;其中,棕榈酸为大罗伞根、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66.0%、60.4%、71.8%.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大罗伞鲜品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为大罗伞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秦庆芳;许蓉蓉;李勇文;杨新平;李丽;杨成芳;谷立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旱莲草提取物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Nucleodur100-5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0∶50,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为40℃.结果: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质量浓度均在0.02~50.00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5和0.999 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和98.9%,RSD分别为2.41%和2.91%(n均为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不同产地旱莲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邓斌;韦炳华;黄盛超;张志豪;唐蕾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影响丹参中弥罗松酚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收季节、药用部位等因素对丹参中弥罗松酚含量的影响.色谱柱:Dikma Diamonsil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结果:弥罗松酚的质量浓度在0.125~0.625 μg/μ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8%,RSD为1.32%(n=9).不同产地的丹参中弥罗松酚的质量分数较为接近;干品中的弥罗松酚质量分数高于鲜品;弥罗松酚在根中的含量多,其次为茎,而叶和花中的含量低;采收季节对其含量的影响也较大:弥罗松酚在丹参根中含量高的时间为3月,而在茎中含量高的时间为6月.结论:在提取弥罗松酚时,应尽量在适宜的季节采摘根和茎,经晒干或烘干后提取利用.
作者:付英杰;时天;王建安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荼多酚片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各60例.化疗组实施化疗方案,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茶多酚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近期疗效、生存率和复发率、治疗后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变化、毒性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比较,联合组优于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联合组优于化疗组,复发率联合组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联合组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片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
作者:汤军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为更好地对青蛤进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青蛤的种质鉴定、养殖、影响因素和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青蛤具有滤水效果好、抗逆性强和耐盐范围广等特点;并富含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凝血等药理活性.结论:青蛤有望开发成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海洋生物医用制品.
作者:闫海强;黄芳芳;杨最素;丁国芳;滕芳芳;刘志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为白英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白英的化学成分、抗肿瘤药理作用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白英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蒽醌类、香豆素类和其他类.在药理活性方面,白英的抗肿瘤作用在肝癌、肺癌、宫颈癌、胃癌等方面均有研究.结论:可为白英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赫军;马秉智;田雪峰;魏凤玲;赵铁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κ-nephrin蛋白与P22Phox的表达.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5 mg/kg)联合高脂饲料以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益气养阴活血方(200 ml/kg)组,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16周.测定大鼠肾皮质κ-nephrin蛋白与P22Pho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皮质κ-nephrin蛋白表达降低,P22Phox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养阴活血方组大鼠肾皮质κ-nephrin蛋白表达增强,P22Phox多肽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κ-nephrin蛋白以及P22Phox表达水平.
作者:张春辉;谭忠荣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11月偏头痛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0.3g/粒,早晚各1次,必要时加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患者口服川芎清脑颗粒,1袋/次,10g/袋,3次/d.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15d、1个月、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偏头痛的改善情况(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综合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偏头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偏头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偏头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均自行消失.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白蓉;史银玲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研究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体外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312.5~10 00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对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的毒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187.5~3 00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抗VZV吸附的作用;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以评价187.5~3 00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对VZV的杀伤作用与抑制VZV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作用.结果:徐长卿提取物6个部位药物质量浓度与细胞存活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除200 μg/ml徐长卿石油醚部位对VZV无吸附作用外,其余各提取部位均在相应质量浓度下对VZV吸附有一定抑制作用;徐长卿6个提取部位在相应质量浓度下对VZV有一定杀伤作用与抑制VZV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作用.结论:徐长卿超临界萃取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外抗VZV活性.
作者:徐宏峰;张耕;王富乾;胡松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