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1例小儿高原肺水肿临床护理体会

王琼;蒋红梅

关键词:高原肺水肿, 生理和心理, 西藏高原, 患者, 护理, 差异性, 接诊, 海拔, 成人
摘要:我院地处西藏高原(海拔3 658m),常年接诊大量的高原肺水肿患者,其中有不少为小儿患者,由于小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性,护理难度大,故我们认为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应该具有针对性.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红系祖细胞凋亡异常的研究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骨髓红系祖细胞在细胞凋亡方面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应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对红系祖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培养72小时以后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凋亡细胞检测盒了解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高原红细胞组与正常对照组均发生细胞凋亡,但发生率程度不一,高原红细胞凋亡少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系祖细胞存在凋亡异常,需进一步研究是否存在基因表达异常.

    作者:邹春华;贾树雅;方洵;王进;李凌;黄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高龄患者人工晶体植入30例临床分析

    白内障为高原地区老年人的高发病[1].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白内障患病率随之增加.我院地处高原地区(海拔2 260m),自1994年-2001年为3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实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成人高原心脏病合并心衰的护理

    我院地处海拔3 600m的高原地区,高寒缺氧,高原心脏病在中老年中较为多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衰.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收治的24例高原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春玲;谢素云;单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缺氧时内源性一氧化碳的变化及外源性一氧化碳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在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缺氧幼猪应用一氧化氮、左旋精氨酸、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的观察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左旋精氨酸(L-Arg)、氨茶碱对急性高原病的治疗情况;方法:利用右心漂浮导管法对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Arg、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Arg、氨茶碱后,各组自身前后比较,肺血管阻力(PVR)、肺动脉平均压(mPAP)均显著降低,SaO2、PaO2显著升高(P<0.001~0.05),其中以NO的改变幅度大;结论:NO、L-Arg、氨茶碱均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幼猪的肺动脉压,提高SaO2,其中以NO效果好.

    作者:郑必海;李素芝;牟信兵;郑建保;高玉琪;刘福玉;周先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外伤后脑梗塞47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3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颅脑损伤后脑梗塞病人47例,结合环境特点应用氧合液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连胜;向凯;彭从宝;胡厚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西藏日喀则地区鼻出血550例分析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高原地区一种常见症状,又是一种急症,轻者涕中带皿,重者导致贫血,甚至休克.

    作者:甘立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缺氧条件下血管活性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69例病窦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病窦综合征(SSS)的临床特点;方法:69例SSS病人依据动态心电图(DCG)表现分为4型,分析结果,并和平原地区比较;结果:Ⅳ型黑朦或晕厥发生率(75%)明显高于其他各型;黑朦或晕厥者的长间歇时间(3.66秒±1.38秒)显著长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2.24秒±0.38秒)(P<0.01);结论:DCG在对SSS的评估中有极高价值,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SSS病人的低和高心率及致黑朦或晕厥的长间歇时间无明显差异.起搏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猝死率.

    作者:樊世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高原肺水肿116例胸部X线片分析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误诊为高原脑水肿4例分析

    高原脑水肿是高原地区特发病,初进高原人员出现类似颅内高压表现时,容易误诊为高原脑水肿.自1995年至2002年9月,我院共收治高原脑水肿患者67例,后确诊为高原脑水肿者63例,4例出现误诊,现将4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叶刚林;牟信兵;郑建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低压低氧对胎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蛋白激酶C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胶原表达的调控及灯盏花素的干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原人脂肪餐后三项血脂反应的观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41例小儿高原肺水肿临床护理体会

    我院地处西藏高原(海拔3 658m),常年接诊大量的高原肺水肿患者,其中有不少为小儿患者,由于小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性,护理难度大,故我们认为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应该具有针对性.

    作者:王琼;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原肺水肿患者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研究

    目的:探讨水、电解质代谢障碍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观测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电解质对比,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与高原同海拔健康人水负荷试验对比,从而了解高原肺水肿患者水电解质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电解质有轻度的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尿电解质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尿Na+浓度明显增高(P<0.01),K+、Cl-浓度显著下降(P<0.05),Ca2+浓度有轻度增高(P>0.05);水负荷试验表明高原肺水肿患者排尿能力在各个时间段及一段时间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存在着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参与了高原肺水肿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杜翔;王宇亮;崔淑娣;牟信兵;孙泽平;李素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压氧配合传统方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评估

    本研究通过高压氧配合传统的三项支持治疗方案和三项对症处理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较单纯传统治疗组疗效为优,经新生儿行为神经20项评分(NBNA)及动态脑电地形图(BEAM)监测,在统计学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彦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FDP治疗高原性心脏病28例临床疗效观察

    1999年4月-2002年4月我们应用FDP(1.6-二磷酸果糖,Esafosma)治疗高原性心脏病28例,并与复方丹参、极化液治疗2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田德元;杨永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功能变化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