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黄鹤飞;王燕燕;周志勇

关键词:肿瘤多药耐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逆转剂
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制订化疗方案、提高化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述近年来小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DR)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MDR的出现是临床化疗失败和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在MDR的诸多机制中,跨膜转运蛋白ABC家族的过表达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深入研究逆转MDR的分子机制,寻找高效低毒的逆转剂,有助于合理制订化疗方案,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并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病历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我院临床药学室2007-2011年临床药学查房记录中20774份病历医嘱的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病历数及类型.结果:不合理用药2184例,占总病历数的10.51%.其中,外科系统不合理用药所占比例大,达5.20%;其次为内科系统,不合理用药比例占3.28%;妇儿系统和五官系统所占比例分别为1.55%和0.48%.结论:我院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会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王菡茵;曾睿;马佳;孙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评估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3月(干预前)和7-9月(干预后)应用抗MRSA抗菌药物的患者病历各16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药学方面的系统干预和个体干预,我院抗MRSA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得到了较大提高,用药不合理比例由干预前的36.88%下降到了干预后的23.13%.结论:我院临床药师在短期内干预抗MRSA抗菌药物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临床需规范应用抗MRSA类抗菌药物,以免出现难以控制的耐药局面.

    作者:钱春艳;陈彦;许建平;邹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佐匹克隆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佐匹克隆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后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为20 mmol/L乙酸钠缓冲液(pH 6.0)-乙腈-甲醇(67∶24∶9),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激发波长为307 nm,发射波长为483 nm.结果:佐匹克隆血药浓度在4~128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定量下限为4 ng/ml;方法回收率在96.3%~99.8%之间,提取回收率在75.4%~77.8%之间;日内、日间RSD均<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佐匹克隆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秦超;董吉;缪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11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征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的11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ADR涉及18类药物,抗感染药居首位(239例,占20.62%);静脉滴注引发ADR为926例(79.90%);ADR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624例)与皮肤及其附件(286例)损害.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DR,强调合理安全用药,减少ADR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江灏;郑欣;何菊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思路.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药学监护,主要包括:抗凝强度、心室率、血压、液体出入量、电解质等指标的监测,并根据监护结果提出药物剂量调整及药物的选择使用建议;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从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和患者教育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避免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终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许懿;牟燕;谢继青;王倩;孙成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滤法配合LC-MS/MS法监测人血浆中游离型阿德福韦的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测定人血中游离型阿德福韦浓度的方法.方法:应用超滤法处理样品,配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技术,以(R)-9-(2-磷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PMPA)为内标,采用正离子方式检测,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检测离子通道为阿德福韦m/z 274.2→226.1和PMPA m/z 288.4→176.2.结果:阿德福韦和PMPA的保留时间分别是3.78 min和3.54 min.阿德福韦血药浓度在0.25~5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25 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93.2%,日内、日间RSD均<10%,稳定性试验的RSD<10%.结论:本方法分析时间短、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阿德福韦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谢展雄;陈桂红;彭巧华;吴铁松;温中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321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321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各临床科室呈报的老年人ADR数据(32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呈报的321例老年人ADR中,60~64岁老年人发生ADR多,占49.53%;内科呈报率达50.78%;引起ADR的主要药品种类为抗感染药,占34.27%;ADR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损害(30.43%),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63%).结论:临床上必须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瞿艳红;朱堂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意识障碍与凝血障碍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导致意识障碍以及凝血障碍的特点.方法:通过介绍1例肺部感染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先后发生意识障碍以及凝血障碍的病例,结合相关资料从临床药师的角度阐明头孢菌素导致意识障碍及凝血障碍的成因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头孢菌素应用于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时更易引发不良反应,故在临床应用中临床药师的及时干预能够大程度地减少药源性伤害.结论:临床药师应利用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中,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胡健敏;蓝宇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年住院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抗菌药物诱发的真菌感染有62例,占真菌感染总数的51.7% (62/120).抗菌药物应用高起点、长疗程,多药联合、频繁换药及老年人应用是诱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葛泉丽;曲永娟;赵泉;张华芸;曲华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2009-2011年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889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9.0%,革兰阳性菌占25.6%,真菌占15.4%.分离数列前6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7.6%)、白色念珠菌(10.5%)、肺炎克雷伯菌(10.4%)、金黄色葡萄球菌(7.7%)、鲍曼不动杆菌(6.8%)、铜绿假单胞菌(5.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氨曲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敏感;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敏感.结论: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临床用药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防止或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文海岸;司法启;周硕;王海玲;张德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住院费用并预测其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制订、卫生经费的投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的二阶段抽样法,从中国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2009年的数据中随机抽取RA住院患者349例,运用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诊断和成本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用多重线性回归预测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349例RA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9±13.6)岁,其中73.35%为女性.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7.9 d和15.8 d.平均住院费用为8521.5元(中位数为6227.5元,四分位数间距:4068.9~10287.3元),其中药品费用平均为4256.9元(中位数为3467.8元,四分位数间距:1756.3~5219.6元),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接近或超过50%.多重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城镇职工的住院费用比城镇居民高24.2% (P<0.05);东部地区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西部地区的患者高26.5% (P<0.05);就诊于三级医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比就诊于一级医院的患者高62.3% (P<0.001);一类城市患者的住院费用比二类城市和三类城市的患者分别高74.1%(P<0.001)和53.4%(P<0.001).结论:RA患者的住院费用很高,其中,主要的是药品费用.这些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医保”的类型、地区、医院的等级以及城市的等级.

    作者:张叶;吴静静;杨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海地区119家医院2008-2011年口服降糖药利用分析

    目的:评价上海地区医院口服降糖药(OHAs)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上海地区119家医院2008-2011年临床应用的OHAs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2008-2011年OHAs的总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但增速趋缓;销售金额排序列前4位的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和瑞格列奈,其4年销售金额之和占OHAs总销售金额的58.67%;DDDs排序列前4位的依次为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的DDC均较低.结论:上海地区医院OHAs的临床应用符合整体用药趋势,高效、安全、依从性好的药物更受临床青睐.

    作者:石卫峰;归成;李晓宇;黄堃;刘皋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下肢手术镇静的适宜负荷剂量探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对下肢手术患者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下肢手术镇静的适宜负荷剂量.方法:选择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年龄18~60岁,手术时间2~3 h,体质量指数(BMI) 18~29 kg/m,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D0)和右美托咪定组(D1、D2、D3、D4),每组10例.麻醉平面稳定后(若麻醉平面不能确定就以手术医师切皮不痛为标准),开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1、D2、D3、D4组剂量分别为0.25、0.50、0.75、1.00 μg/kg,D0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时间均为10 min.记录泵药前(T0)和泵药后5 min(T5)、10 min(T10) 、30 min(T30)、60min(T60) 、90 min (T90)及术后2h(T120)、4 h(T240)各时间点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Narcotrend指数、Ramsay评分.结果:与T0比较,D1~D4组在T10、T30、T60、T90时HR均降低(P<0.05),在T5、T10时MAP升高(P<0.05),在T10、T30时Narcotrend指数下降(P<0.05),在T10、T30、T60时Ramsay评分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0~0.75 μg/kg用于下肢手术镇静,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且无呼吸抑制.在给药30 min后镇静效果较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大,镇静时间延长.

    作者:杨自娟;张兴安;胡渤;邵伟栋;唐轶洋;徐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的药动学-药效学模型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2008-201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的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2008-201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并根据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对其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依据PK/PD模型,我院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抗菌药物以每日1次为主,合理性较差,但逐年趋于合理;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均以每日1次为主,合理性较好.我院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需进一步规范其临床应用并采取行政干预措施.

    作者:徐立平;朱海静;杨积顺;陈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2009-2011年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及其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调查我院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及其对氟康唑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白色念珠菌检出情况及其对氟康唑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9-2011年念珠菌分离率上升了1.9%.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区分布以呼吸内科及老年病科高,分别占43.0%、24.1%.3年间白色念珠菌在念珠菌中的构成比下降了5.8%,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上升了4.6%.结论:念珠菌分离率逐年增加;白色念珠菌在念珠菌中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其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

    作者:赵德军;付维婵;胡昭宇;武静;曹雁;李金洋;田维涛;吴大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研究现状

    目的:了解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检测中存在的局限性,为ADR信号检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及ADR监测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检索国内、外ADR信号检测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数据来源、ADR数据标准化、检测方法等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ADR信号检测没有金标准,针对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多种方法检测出的非交叉性结果,目前尚无取舍策略.ADR信号检测结果并不代表终的因果关系,需进一步的专家评估或方法学验证.同时,ADR信号检测方法受ADR低报、漏报影响,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ADR报告的数量与质量、药物种类与用量等.目前,国内ADR信号检测研究在联合用药和中药领域都有涉及,但在联合用药领域的研究甚少,在中药领域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中药用药特性,将方法进行一定改进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王盼;朱文涛;郭国富;孙汶雯;马向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特殊配方强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特殊配方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住院,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2,因肠内营养禁忌或者尝试48 h出现不耐受,并需要>7d的完全肠外营养患者306例,随机分为特殊配方组(152例,采用谷氨酰胺、左卡尼汀、果糖二磷酸钠、混合糖等强化肠外营养治疗)与对照组(154例,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治疗).2组相同疾病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2组胰岛素量以控制血糖于8.3 mmol/L左右个体化给予.比较2组平均每天热量、脂肪乳、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摄入量与平均每天胰岛素量、住院期间死亡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死亡患者的住院生存时间.结果:2组平均每天热量、脂肪乳和氨基酸量以及碳水化合物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具可比性;特殊配方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特殊配方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死亡患者的住院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通过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左卡尼汀、谷氨酰胺、混合糖等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危重症患者代谢状况,从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庞晓军;杜正隆;苏方;赵志梅;骆萍;曾德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的人体药动学差异评价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的人体药动学个体化特征,评价给药方案个体化对策.方法:37例健康志愿者先后参加了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口服制剂的2项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记录血药浓度数据并进行药动学研究,考察人体药动学参数的变异性,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采血时间点血药浓度与药品暴露的相关性.结果:吡格列酮及罗格列酮的人体药动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吡格列酮平均AUC、t1/2的RSD分别为48.66%~54.04%、61.31%~72.54%,罗格列酮分别为35.37%~48.72%、24.98%~30.1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4~8 h血药浓度与AUC呈良好相关性(r>0.9,P<0.01).结论:该类药物的人体药动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临床实施个体化给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赵莉;崔刚;刘晓;张相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人尿液中奥拉西坦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尿液中奥拉西坦浓度的方法,为奥拉西坦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尿液以甲醇沉淀蛋白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样测定,其中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dTMRP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95),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内标为阿昔洛韦.结果:奥拉西坦尿药浓度在20~24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尿液样品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0.38±4.93)%、(93.71±3.54)%、(95.04±2.3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32±1.96)%、(104.99±1.74)%、(103.4±2.43)%;日内RSD分别为3.40%、4.76%、1.04%,日间RSD分别为2.82%、3.64%、1.90%;试验数据显示人口服奥拉西坦胶囊(1600mg)24h内尿液中排出原型药32.8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人尿液中奥拉西坦药动学的研究.

    作者:刘秀菊;张志清;孙倩;亢泽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临床合理制订化疗方案、提高化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述近年来小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DR)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MDR的出现是临床化疗失败和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在MDR的诸多机制中,跨膜转运蛋白ABC家族的过表达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深入研究逆转MDR的分子机制,寻找高效低毒的逆转剂,有助于合理制订化疗方案,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并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鹤飞;王燕燕;周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