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钢;沈君礼;高文魁;邓永忠;王德元;高翠玲
目的: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支持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9月-2007年8月我科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16例慢性重型肝炎(来自我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2 000m~3 680m),共治疗38人次,平均每例患者(1~4)次.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PT、PTA),血氨(NH3)等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氨均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有效改善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防止因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肝细胞坏死进一步加重,为肝细胞的再生修复及肝移植赢得了时间,是高原地区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祖红梅;路青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2006年7月-2007年6月期间我院NICU中住院的1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趋于稳定的患儿和186例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听力筛查.对TEOAE异常者给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BAEP异常者,尽早医学干预,并定期随访3个月.结果:186例HIE,TEOAE异常者82例,异常率为46.08%;对照组186例,TEOAE异常者为36例,异常率为3.23%.186例HIE,BAEP随访18例,1个月时异常4例(22.22%),2个月后异常3例(16.67%),3个月后异常1例(5.00%).较我国其他省份筛查结果比稍偏高,其他省为(2.7~3.0)%,被确诊为单耳轻度听力障碍.对照组5例TEOAE异常者BAEP均正常.结论:HIE可致新生儿听力障碍,HIE病情越重,BAEP异常率越高.但随着HIE病情好转,听力障碍也逐渐好转.
作者:孟生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积累临床经验,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4年1月-2007年6月期间,住院新生儿53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肺透明膜病(RDS)、肺出血、窒息综合症是生后72小时内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性疾病则是72小时以后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工作,预防早产、窒息和感染,加强产科及新生儿科的合作,提倡新法复苏、新法接生,强化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等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马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藻酸双酯钠肝素钠联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藻酸双酯钠,肝素钠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47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应用藻酸双酯钠、肝素联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比单一使用肝素效果明显,尤其对肥胖患者疗效显著(P<0.01).结论:藻酸双酯钠.肝素钠联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显著缩短疗程提高有效率,疗效确切.
作者:火博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西宁地区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高原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对5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因人而宜,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完善及有针对性的、耐心、细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通过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结果,从而促进了高原地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贺克玲;陈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颅脑损伤行高压氧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方法:我院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治疗西宁地区颅脑损伤病人共144例,其中7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GY28100/0.3-18IV多人医用高压氧舱,治疗压力0.22MPa,面罩间歇吸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经临床治疗病情稳定后应该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海拔2 260m)恶性肿瘤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内容.方法:按文献[2]介绍采用郭峰建立的常用的三种检测指标和方法.结果:肿瘤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C3bR、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R-TRR低下,与健康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别,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R-ICR无统计学差别,肿瘤患者的R-TRR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别.各种肿瘤之间三种花环率无统计学差别.化疗前后三种花环率无统计学差别.肿瘤无转移与有转移三种花环率无统计学差别.手术前后三种花环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西宁地区恶性肿瘤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R-C3bR、R-TRR低下,分别为13.4762±3.597,12.0543±5.6095, R-ICR为4.6131±3.4010,与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别.
作者:郭振昌;陈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在西宁地区测定胎儿脐血流在围产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oluson 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16例孕妇的脐血流(S/D)进行产前检测,并追踪分析结局.结果:测定脐血流与新生儿窒息情况,脐血流S/D>3.0,21例中10例发生窒息,195例S/D<3.0中,2例发生窒息;测定低体重儿既IUGR研究中,10例S/D>3.0,9例出生时体重小于2 500g,S/D<3.0的11例中,3例出生体重小于2 500g;测定脐绕颈情况,,当S/D>3.0,27例中有21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S/D<3.0,41例中出生时32例绕颈,无宫内窘迫发生,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西宁地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血流可预测胎儿宫内状况及预后.
作者:楚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原性肺水肿是高原地区特发病,起病急,病势凶险,患者的抢救和治愈情况与护理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7月间收治高原肺水肿患者3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益心康泰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为益心康泰胶囊在HAPC疾病的治疗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cy测定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NOS测定采用比色法,Hb测定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50例HAPC患者经过益心康泰胶囊治疗40天后,血中Hcy及Hb水平明显降低(P<0.05),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该药具有调节和改善HAPC患者体内Hcy、NO、NOS及Hb水平的作用.
作者:倪惠珍;马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及探讨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06年12月20例死亡孕产妇临床资料,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了解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直接产科因素,主要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30%的死亡通过恰当的产科干预可以避免.结论:孕前、孕期的保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占主要原因,产科急救技术的提高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另一关键.
作者:拉见措;杨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无其它脏器损伤及并发症的骨折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及昏迷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对44例骨折并发精神异常及昏迷病人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排除颅脑外伤及其他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给予氧疗、激素、纠正失血、高质量的护理等处理.结果: 经治疗38例精神异常患者(6~12)小时后恢复正常,6例昏迷病人3例(36~72)小时后清醒,2例7天后清醒,1例22天后清醒.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无颅脑外伤及其他并发症的骨折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及昏迷,是因为机体遭受打击后,应急代偿能力差,骨折内出血,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肺血气交换减少,脑缺血缺氧以及精神打击等因素所致,防治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钢;沈君礼;高文魁;邓永忠;王德元;高翠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治疗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拟进驻海拔5 380m地区的40名青年战士随机分为高压氧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名).在海拔3 800m地区对治疗组行高压氧预治疗,后随其到海拔5 380m地区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军标 GJB 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对其进行评分.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的急性高原反应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预治疗可提高机体在低氧环境下的生理功能,抑制人体自由基的生成,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作者:王宏运;金湘华;刘宁;李帅;崔建华;高亮;胡耀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对藏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牧区藏族、城市藏族及牧区汉族人群进行TC、TG、HDL-C、LDL-C四项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牧区藏族不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无显著性,而牧区藏族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城市藏族及牧区汉族.结论:海拔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是影响血脂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郭秀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治疗高海拔地区酒精性肝炎患者,并对其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以观察GSH抵制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戒酒.治疗组:谷胱甘肽1.8g ;对照组:派甘能60mL,一日一次,30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空腹测血清透明质(HA)、血清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胶原(PⅢP)、血清Ⅳ型型胶原(C-Ⅳ).结果:通过对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含量变化测定比较发现,HA、PⅢP、C-Ⅳ,P值均<0.01,LNP值<0.05,具有明显差别.结论:缺氧状态下谷胱甘肽能迅速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具有明显抑制肝纤维化作用,可广泛运用于高海拔酒精性肝炎的治疗.
作者:郭德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人进入高原2 260m~3 000m以上地区后,由于低气压低氧环境,使机体长期缺氧引起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的一种慢性高原病,发病呈缓慢过程,血液的主要变化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比值、血液粘度增加.HAPC造成的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重要诱因.高原地区人群中血栓形成的机会较多[1],其原因可能为高原缺氧血管内皮损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所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中以下肢DVT为常见.
作者:王伟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39名受试者被分为高压氧治疗组(21人)和对照组(18人).于进入高原前2d,高压氧组每天接受1次高压氧预治疗,然后2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5d到达海拔5 200m某边防哨卡.进入哨卡第2、4、6天以军用卫生标准GL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然后分度评分,分值高者急性高原反应症状重.同时检测脉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2组青年进入高原后均未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进入哨卡第2天和第4天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和脉率较高压氧治疗组增高(P<0.01和P<0.05),血氧饱和度降低(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对急性高原反应有预防作用.
作者:马广全;张西洲;崔建华;李彬;金湘华;李帅;段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1m)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西宁地区150例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1); 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西宁地区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对其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青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PICC置管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治疗及肿瘤患者化疗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方法:是经外周静脉插至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结果:PICC置管方便、安全,易掌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结论:PICC置管技术是西宁地区开展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利于推广使用.
作者:张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高原地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IVIG)400mg/(kg/d)静点,3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则不用IVIG治疗.治疗期间观察患儿发热、咳嗽、喘憋、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高原地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确切.
作者:马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