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曹玉娜;曾林燕;宋志前;张琳琳;刘振丽
目的:了解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增修订情况,探讨其对于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与历版《中国药典》进行对比,总结新版增、修订特点,以及药材饮片增、修订情况.结果: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品种2 165个,新增品种1 019个(包括439个饮片标准),修订634种;收载品种、饮片标准大幅增加,药品标准更为合理,药品安全性更强,加入了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附录更完善;许多药材的拉丁名、药用部位、功能主治、剂量、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得到了修订.结论:2010年版《中国药典》客观体现了我国药物检测技术发展水平及临床用药的特点,使药品监督管理的力度和信度、效度在安全性和可控性方面都有了更大提升,对于提高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规范中药产业的发展,均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碧华;高素强;傅得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筛选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注射阈下剂量和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比较高、低剂量酸枣仁总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10、5g/kg)对模型小鼠入睡率、入睡潜伏期与持续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高剂量酸枣仁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低剂量酸枣仁正丁醇提取物与高、低剂量酸枣仁总提物可使模型小鼠入睡率显著增加,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或P<0.05);高、低剂量酸枣仁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低剂量酸枣仁正丁醇提取物与高、低剂量酸枣仁总提物可使模型小鼠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酸枣仁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是酸枣仁镇静催眠活性部位.
作者:崔思娇;贾英;罗洁;石绍淮;范旭航;毕开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三七三醇皂苷微丸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微丸成丸性能及物理学表征参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三七三醇皂苷微丸处方及其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法的制备工艺参数,并对两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处方为三七三醇皂苷120 g、微晶纤维素90 g、淀粉90 g、6 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含8% PVP K30的5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的微丸圆整度好,硬度适宜,粒度分布均匀,收率均在93%以上.结论:应用流化床法制备三七三醇皂苷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适宜进行进一步肠溶包衣.
作者:冷静;林大胜;杨华蓉;万方;曹科;王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建立香枫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香枫舒颗粒中白术、金钱草、广藿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毛蕊花糖苷的进样量在0.042~0.350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0%,RSD=0.66% (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香枫舒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易廷平;谭安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优选合欢花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选合欢花多糖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1.4℃、浸提时间3.7h、液料比为26.6∶1(ml/g),在此条件下,合欢花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5.79%,与响应面拟合方程的预测值5.74%相当.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合欢花多糖的提取.
作者:袁建梅;范秉琳;汪应灵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寻找古今用药的不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伤寒论》中98首汤剂、《现代实用方剂》中309首煎剂以及随机抽取的北京积水潭医院1 692张门诊“医保”煎剂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古今用药的药味数、药味总质量等的区别.结果:现代方剂中的药味数均多于《伤寒论》所载方剂,但药味总质量与《伤寒论》所载方剂相近.结论:应对《伤寒论》等古医书所载方剂进行深入研究,选择恰当的饮片用量,进行合理配伍,使中医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京艳;王敬秀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建立白术及其麸炒品的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产地白术及其麸炒品指纹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2 nm,柱温为28℃,流速为0.8ml/min,分析时间为100 min.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建立了白术生品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对比白术麸炒品与生品的指纹图谱,两者基本一致,相似度均在0.9以上,但各成分间的相对含量有差异;23个共有指纹峰中,6、10、3号峰分别鉴定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很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白术及其炮制品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杨彦华;沈晓庆;赵文龙;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建立测定参维软胶囊中总皂苷、3种人参皂苷与总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545和490nm波长处测定参维软胶囊中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e、Rg1、Rb1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参维软胶囊中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0.48 mg/粒,总多糖的平均含量为0.40 mg/粒,人参皂苷Re、Rg1、Rb1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5、19.0、15.9 μg/粒 .3种含量测定方法均具有较好的线性(r均>0.999 0)和较高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3%),平均加样回收率均>92%,RSD均<3%(n=9或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参维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雪媛;孙立霞;常桂娟;杨吉平;赵雨;赵大庆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痛风泰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脂蛋白磷脂酶(LP-PL)A2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双氯芬酸钠(67.5 mg/kg)与痛风泰颗粒高、中、低剂量(22.68、11.34g、5.67 g/kg)组.大鼠踝关节腔注入50μl尿酸钠溶液(20 mg/ml)以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分别于给药3、7d后取关节滑膜进行组织匀浆,用ELISA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MMP-3、LP-PLA2的含量.结果:给药3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风泰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滑膜组织MMP-3 、LP-PLA2含量显著减少(P<0.05);给药7d后,痛风泰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滑膜组织中MMP-3、LP-PLA2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结论:痛风泰颗粒能减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MMP-3与LP-PLA2的释放,减轻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俞冰;张剑勇;黄华;翟惠嫦;邱侠;钟力;谢静静;王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优化复方阿魏酸钠/天麻素缓速释双层片的处方.方法: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填充剂用量、崩解剂用量和片剂硬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速释层处方;以阿魏酸和天麻素在1、4、8、12h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15M)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缓释层处方.结果:速释层处方为填充剂40 mg(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1∶1,m/m),崩解剂(交联聚维酮)10 mg,阿魏酸钠25 mg,天麻素25 mg,硬脂酸镁1mg,压片硬度为5 kg/cm2;缓释层处方为阿魏酸钠50 mg,天麻素50 mg,HPMC K15M 47 mg,CMC-Na 13.8 mg,微晶纤维素38.2 mg,微粉硅胶1 mg,硬脂酸镁1 mg.结论:所选处方合理、可行,可制备出合格的复方阿魏酸钠/天麻素缓速释双层片.
作者:胡静波;胡晓;苏卫;董少华;陈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建立测定龙葵银屑片中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tersil ODS-3(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 mmol/L Na2HPO4(32∶59∶3,V/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0 nm.结果: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的进样量分别在0.18~5.76、0.203~6.496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5、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76%和95.17%,RSD分别为1.76%和1.57%(n均为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龙葵银屑片中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徐建东;沈敏;李莹;陈萍;江海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川芎嗪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联合川芎嗪联合治疗(匹多莫德分散片,≥10岁,每次800 mg,每天2次;<10岁,每次400 mg,每天2次,口服;川穹嗪注射液,≥10岁,每次80 mg,每天1次;<10岁,每次50 mg,每天1次,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每次100 μg,早晚各1次,吸入后漱口).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评定患儿呼气峰流速值(PEF)、血氧饱和度、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 1/FVC)、哮喘起效时间、总有效率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PEF、血氧饱和度、FEV1/FVC、哮喘起效时间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出现较轻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川芎嗪治疗中度儿童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录;赵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通过传统方法和灰度图像分析法研究气滞胃痛颗粒中抗胃溃疡有效组分对胃溃疡模型大鼠溃疡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16(215),2个水平、15个因素]对气滞胃痛颗粒中抗胃溃疡有效组分作用的主次及两两交互作用进行初步研究.实验分为16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不同抗胃溃疡有效组分的组合,应用传统方法和灰度图像分析法综合观察大鼠用药后的溃疡指数.以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种方法经对数转化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有效组分抗胃溃疡效应大小依次为甘草黄酮>甘草三萜>柴胡皂苷>延胡索生物碱.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r=0.997,双侧检验P=0.000,在0.01水平上,两种方法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气滞胃痛颗粒中抗胃溃疡有效组分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主次及两两交互作用的研究可通过控制主要作用组分的含量从而有效地控制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
作者:吴寅萍;王帅;孟宪生;包永睿;潘英;韩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13种太白楤木皂苷单体对α-葡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模型试验测定13种太白楤木皂苷单体对α-葡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结果:皂苷单体4、12对α-葡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83±0.05)、(1.07±0.04) μmol/L;皂苷单体12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较强,其IC50为(1.02±0.03)μmol/L.结论:皂苷单体4、12对α-葡糖苷酶,皂苷单体12对α-淀粉酶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为后期试验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窦芳;汤海峰;奚苗苗;文爱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仙珍骨宝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灌胃醋酸泼尼松(3.5 mg/kg)每天1次、连续12周以复制大鼠腰椎骨质疏松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与仙珍骨宝高、低剂量(0.95、0.475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取大鼠腰椎骨分别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参数和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腰椎骨密度和断裂载荷显著下降,骨组织总面积、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周长、骨矿化率和生长板荧光标记间距显著减少(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仙珍骨宝高剂量组大鼠腰椎骨密度、生物力学参数、骨组织总面积、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周长、骨矿化率和生长板荧光标记间距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仙珍骨宝对6月龄SD大鼠灌胃醋酸泼尼松所致的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邹丽宜;许碧莲;陈文双;张新乐;吴铁;崔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乳果糖治疗高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口服芪蓉润肠口服液每次20 ml,每天3次+乳果糖每次30 ml,每天早餐时服用,2d后无明显效果者酌情加量至60 ml;B组患者口服芪蓉润肠口服液每次20 ml,每天3次;C组患者口服乳果糖每次30 ml,每天早餐时服用,2d后无明显效果者酌情加量至60 ml.三组疗程均为4周.以患者治疗前后大便频率、性状的改变和排便困难程度为指标评价临床总有效率、总复发率;以生命体征与辅助检查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2.5%和80%,总复发率分别为7.5%、17.5%和2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7.5%和7.5%.结论: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乳果糖治疗高龄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优于两药单用,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石振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向海马背侧处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25-35)以复制大鼠AD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维生素E(40mg/kg)与GCs高、中、低剂量(160、80、40 mg/kg)组.于复制模型前4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d.以被动回避性跳台实验和电迷宫实验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制备大鼠海马区组织匀浆及脑组织切片,检测大鼠海马区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内Ca2+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反应时间显著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1),海马组织AchE活性显著增强(P<0.01),海马CA1区中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GCs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反应时间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显著减弱(P<0.01或P<0.05),海马CA1区中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降低.结论:GCs能够降低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和Ca2+含量,维持脑内乙酰胆碱(Ach)的正常水平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罗兰;吴小川;高惠静;吕顺忠;王建华;王晓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建立测定黄芩苷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claim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47∶5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 ℃.结果: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在20.3~20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3%,RSD=0.313% (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黄芩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昌云;林淑瑜;李玉堂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建立测定罗布麻叶饮片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9,V/V,用氢氧化钾或磷酸调pH=5.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金丝桃苷的质量浓度在10~200 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RSD=1.5% (n=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罗布麻叶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楚权;熊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连与代综方中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4种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2 mmol乙酸铵和0.05%甲酸,30∶70,V/V,pH3.20),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盐酸药根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1.76~1 088.05、20.88~1 044.00、17.68~884.05、18.32~916.10 n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5%.平均加样回收率结果:(1)黄连:盐酸药根碱为101.56%,RSD=2.16%(n=6);盐酸黄连碱为100.21%,RSD=3.32%(n=6);盐酸巴马汀为97.60%,RSD=1.96%(n=6);盐酸小檗碱为98.81%,RSD=1.48%(n=6).(2)代综方:盐酸药根碱为98.87%,RSD=2.41%(n=6);盐酸黄连碱为99.12%,RSD=2.68%(n=6);盐酸巴马汀为98.98%,RSD=2.23%(n=6);盐酸小檗碱为98.55%,RSD=2.82%(n=6).低检出限和低定量限:盐酸药根碱分别为4.50、14.99 ng/ml,盐酸黄连碱分别为5.10、17.00 ng/ml,盐酸巴马汀分别为4.81、16.04 ng/ml,盐酸小檗碱分别为4.64、15.47 ng/ml.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高效,可用于黄连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健龙;张玉玲;肖胜利;崔翰明;贡济宇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