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高成林;贾晓斌;陈彦;范晨怡;封亮

关键词:中药经皮给药, 经皮给药制剂, 皮肤吸收, 药效, 相应治疗, 经穴效应, 给药方法, 体循环, 外用, 施用, 局部, 剂型, 基质
摘要:中药经皮给药是指采用适宜的方法和基质将中药制成专供外用的剂型施用于皮肤(患处或相应经穴),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或作用于皮肤局部产生药效,及通过经穴效应发挥药效,起相应治疗目的的给药方法.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羊蹄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羊蹄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和柱色谱等手段对羊蹄根进行分离,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羊蹄根中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槲皮素、酸模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和1,6,7-三羟基-3-甲氧基蒽醌.其中,槲皮素和1,6,7-三羟基-3-甲氧基蒽醌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研究可为羊蹄根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邱小梅;邹剑成;王定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四逆散不同煎煮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为煎剂试验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芍药苷、柚皮苷、甘草酸单铵盐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比较按古代方剂、日本标准煎剂、传统经验、医院煎药规定以及制备中药颗粒的不同煎煮方法制备的四逆散煎剂.结果:按传统经验煎煮方法所制的四逆散煎剂综合评分高.结论:传统经验的煎煮方法可作为四逆散标准煎剂制备工艺.

    作者:陈超超;宋英;谈静;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麝香、郁金等中药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水溶性注射剂,具有催醒、止痛等功效[1],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就醒脑静在急性中毒方面的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杨水源;田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隔山消颗粒用于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隔山消颗粒用于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灌胃复方隔山消颗粒后检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p53基因及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含量显著下降;经复方隔山消颗粒灌胃后,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含量显著升高,胃黏膜细胞p53阳性表达率和PCNA标记指数显著降低.结论:复方隔山消颗粒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GAS和MTL的分泌、抑制p53基因及PCNA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文胜;贾全安;屈万红;郭莲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苷的新型提取方法

    目的:优选黄芩苷的新型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液-液连续萃取装置提取黄芩苷.以总黄酮含量为筛选指标,以溶剂循环周期数、提取温度、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用L9(4 3)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比较新型提取方法与水提酸沉法在净收率、总黄酮含量、黄芩苷含量和提取物颜色方面的差异.结果:黄芩苷新型提取方法佳工艺为溶剂循环2.5个周期、提取温度50℃、蒸馏时间6 h.新型提取方法在总黄酮含量、黄芩苷含量和提取物颜色方面均显著优于水提酸沉法.结论:新方法适用于黄芩苷的提取.

    作者:丁延虹;丁小全;贾忠;杨建瑜;贺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对现行中成药说明书的调查和思考

    目的:促进中成药说明书书写和印制规范化.方法:调查常用的5种剂型106份中成药说明书,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中成药说明书均存在问题,如主要成分排序不正确,功能主治表述不规范,用法用量不详细,不良反应标注不客观.禁忌和注意事项混杂不清,药物相互作用、药理毒理、药动学缺乏研究资料.结论:中成药说明书书写和印制不规范应引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陈冬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中药合理应用

    目的: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阐述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中药合理应用的实际意义.并就如何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中药合理应用提出措施.结果与结论:将药物经济学理论运用到中药合理应用中是非常必要且切实可行的,其对促进中药合理应用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鞠爱霞;金轶奇;吴莹;李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脑立清胶囊质量标准改进

    目的:改进脑立清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猪胆粉、牛膝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膝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成品能检出牛膝、猪胆粉的TLC特征斑点.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5~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1.94%(n=6).结论:本试验完善了脑立清胶囊的质量标准.

    作者:孙蕾;杨竞;张先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片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片中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 6.5,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结果: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检测浓度分别在10.2~51.0、2.5~12.5、2.2~11.0μg·mL-1(均r=0.999 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三者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101.77%、99.04%,RSD分别为0.8%、1.4%、1.3%(均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元胡止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光发;廖正根;梁新丽;赵国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微粉碎对白术中内酯成分体外溶出的影响

    目的:考察白术经超微粉碎后的粒度和体外溶出变化.方法:用粒度分析仪分析白术超微粉碎前后的粒径差异;以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以此反映溶出情况.结果:超微粉碎后样品粒径明显变小,约为白术细粉的30%;与白术细粉比较,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提高约27%.结论:超微粉碎可以明显降低粒径,增加比表面积,有助于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溶出.

    作者:俞忠明;戴诗文;寿旦;章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虎杖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虎杖样品进行预处理;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420 nm.结果: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检测浓度在5~2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0.99%(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虎杖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志强;栾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前平口服液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经前平口服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和澄清度为指标,分别用60%醇沉、ZTC-Ⅲ型天然澄清剂、壳聚糖和高速离心纯化方法处理经前平提取浓缩液,筛选出醇沉为佳纯化方法;再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醇沉时间、醇沉液pH值对芍药苷提取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优化醇沉工艺条件.结果:醇浓度60%、醇沉12 h、醇沉液pH值7.0为佳醇沉工艺.结论:该纯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符合经前平口服液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

    作者:彭熙琳;薛立安;李元波;张强;袁瑜;李丛菊;李方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叶虫茶中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目的:为三叶虫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差示光谱法分别测定三叶虫茶中的总糖、总黄酮及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氮测定法测定粗蛋白和无机铵的含量.结果:三叶虫茶中总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9.51%、1.74%、1.81%,粗蛋白和无机铵的含量分别为12.04%、0.4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叶虫茶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平安;许光明;汤灿辉;吴萍;彭新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提取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对不同提取方法和提取条件进行考察.结果:佳提取工艺为采用渗漉法,用60%~75%乙醇作溶媒,收集渗漉液的量为药材的8倍.此时,淫羊藿苷提取转移率为90%.结论:该提取工艺效率高、节约能源,方法可行.

    作者:王欣;王婷婷;王海军;翁代群;阳勇;李青;罗维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77例,应用黄芪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并联合化疗;对照组75例,单纯化疗.2组均以10~14 d为1个疗程,重复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状况及外周血象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作者:万丽娜;冯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药饮片改革相关问题分析与展望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改革相关问题.方法:综合分析各种中药饮片形式在制备、应用、管理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粉碎和提取是目前中药饮片改革的2个基本途径;微米中药饮片将是饮片改革的主要方向.

    作者:吴文博;董占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江香薷籽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江香薷籽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香薷籽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2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06%.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剂芥酚(57.01%)、百里香酚(30.72%)、乙酸百里酚(2.56%)、乙酸香剂芥酚(2.14%)、a-石竹烯(1.62%).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江香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江香薷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作者:舒任庚;胡浩武;黄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蒲元胃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元胃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enusil XBP-C18(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60:40(三乙胺调pH 6.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以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的检测浓度在2.5~1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4.33%,RSD=1.11%(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蒲元胃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德利;马霖;曹玉;宫商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放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采用动态透析技术研究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性能,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以累积释药百分率进行不同模型的拟合.结果: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释放曲线符合Hixon-crowell方程,t1/2≈3 h.结论: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黄义;李新中;雷鹏;刘韶;许利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和分子保护机制研究现状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以灯盏乙素为主,含有少量灯盏甲素.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心脏冠脉流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杨淑艳;钟秀宏;郑中华;张以忠;赵丽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