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济龙;王立军;黄立新;袁忠平
我院2001/2006年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9例,其中53例行早期气管切开术,26例延迟切开,切开时机选择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高本林;冯世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与其并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共分析98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59~82岁.其中单纯高血压病50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者48例.探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脉压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收缩压、平均血压、脉压脑卒中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舒张压脑卒中组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平均血压、脉压与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舒张压与脑卒中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毅;石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Chance骨折在X线平片和单排螺旋CT两种检查方法影像表现的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20例Chance骨折,全部在拍X线平片后,行单排螺旋CT检查并进行MPR、SSD图像重建.结果:X线平片显示骨折20例78处;螺旋CT显示骨折20例92处,关节分离7处;X线片和螺旋CT分别显示椎体移位3处,棘突分离7处.结论: X线平片是Chance骨折首选检查,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重建的三维图像,提高了骨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有助于明确骨折的类型.
作者:薛育红;蔺占元;张风光;何有琪;魏刚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平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结直肠癌死亡居癌症死因第3位[1].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青年人较为明显.青年人结直肠癌由于其临床症状隐匿,表现缺乏特异性,浸润转移早,恶性程度高等临床特点,故其误诊率高,预后差.因此了解我国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治现状,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强;郑海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为肺癌的原因.方法:搜集18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X线、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肺炎性假瘤误诊的原因:(1)对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及肺内感染病史重视不足;(2)影像学认识上的误区;(3)以肺炎性假瘤肿块的增长速度为依据作出诊断.结论: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密切结合,才能提高炎性假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比较24例慢性HBV携带者及2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病毒载量和ALT的变化.结果:24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及纤维化,炎症G分级与纤维化S分期与CHB轻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HBV携带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及纤维化,且与CHB轻度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
作者:纪民;王素兰;祝英华;林海燕;梁恩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一端有鞭毛的革兰阴性螺旋状细菌,1983年被澳大利亚学者Marshll和Warren发现,1994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Ⅰ类致癌因子,从此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全球约有半数的人感染HP,它是胃肠道感染常见的病源菌,其感染途径、发病机制与众多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现已公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与下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降低HP感染是否能减少肠道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值得探讨.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P与下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情况,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陈卓琳;林中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儿童哮喘是一种不易确诊的复杂综合征,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研究者们提出一旦影响儿童哮喘的环境危险因素和哮喘危险儿童被确定,应用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可逆转发病趋势和减少哮喘的发生.尤其是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可作为预防性干预哮喘的决策基础,针对儿童哮喘采取预防干预措施越早越好[2].
作者:江玲;王永兴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甲状腺占位患者32例,应用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结合病理检查以通过超声技术鉴别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结果:22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瘤的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超声诊断符合7例,3例诊断为良性占位.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高诊断价值,但有局限性.
作者:张瑞平;赵英超;韩金云;古红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甲减误诊为抑郁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5岁,以精神抑郁2个月,周身水肿1个月为主诉于2007-06-18入院.该患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抑郁、嗜睡乏力,偶出现幻觉,就诊精神科诊断抑郁症,给予口服奥氮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出现周身水肿,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明显,于鞍山市铁东医院行肾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于我院门诊化验尿常规PRO(-) ,Cr 123.5 μmol/L,以水肿待查,肾功不全收入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无皮疹及光过敏.
作者:杨英姿;巴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将头孢匹胺与氧氟沙星存在的配伍禁忌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女,38岁.因发热、咳嗽、腰痛、尿频尿急、下腹不适为主诉以肺炎、尿路感染于2007-06-06入院.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发现,当静滴5%葡萄糖液250 ml加头孢匹胺2 g的溶液后若续滴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则输液管内会出现白色絮状物.当即更换输液管,间隔10 min后再静脉滴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未见白色絮状物出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任丽琼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可吸收张力带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06/2007-05应用两种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结果:两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A组并发症、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B组.结论:可吸收张力带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总费用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志强;上官峰;陈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甲磺酸培氟沙星为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力强、耐药性好等特点,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注射药物应用手册>可以查到甲磺酸培氟沙星和碳酸氢钠存在配伍禁忌[1],患者在应用这两种药物时,往往护士会疏忽前一组药液输液管内残留液与后一组药液衔接问题,而出现药物配伍变化即产生结晶现象.对笔者2007-07-27所遇1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玉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5-07/2007-07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34例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6例,年龄17~56岁,平均38.5岁.左侧13例,右侧21例;涉及主力侧21例.损伤原因:车祸伤12例,骑摩托车伤5例,骑自行车伤4例,滑雪摔伤6例,踢球伤7例.合并肩部皮挫伤21例,肩盂骨折2例.受伤到入住医院时间2~6 h,平均4 h.
作者:聂信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治疗对小儿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浓度,PIVKA-Ⅱ≥2 ng/ml为阳性.结果:抗生素治疗前阳性率为33.33%,治疗5 d后阳性率为83.33%,P=0.001.抗生素治疗时间与PIVKA-Ⅱ浓度正相关r=0.427 8,P=0.003 4.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引起亚临床型维生素K缺乏,治疗时间愈长,影响愈严重.
作者:周金平;戴玉良;苗桂杰;王晓革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严重影响着孕妇的身心健康,长期不进行治疗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临床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妊娠期合并念珠菌阴道炎临床用药治疗概括介绍如下.
作者:刘汉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临床误诊也是他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提高医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责任感、端正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态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降低临床误诊概率.
作者:曾奇;朴玉霞;吴岳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医院图书馆要针对各种读者对象和医疗、教学、科研任务,采取多项服务措施,在引导和促进临床科研工作中尽职尽责,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作者:林国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胺碘酮治疗起搏器安置后室速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患者因1 h前突然发生晕厥1次入院.2个月前因病窦综合征在我院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双腔DDD),好转出院.查体:BP 130/100 mm Hg,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界不大,心律规则,HR 60次/min,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董建新;鲁跃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1 病历摘要女,36岁.因孕5个月无生育指标要求终止妊娠,到当地诊所行利凡诺腔内引产术,术中经过不详.术后感下腹持续性疼痛难忍,触摸腹壁觉皮肤红肿热,触痛,压痛反跳痛,无阴道出血及流液,急来我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心肺正常,腹稍隆,宫底脐下一指,在腹中线左侧中段可见穿刺针眼,挤压穿刺针眼,可见利凡诺溶液流出,下腹部腹壁红肿,热,触痛,以穿刺针眼周围尤甚,肝脾未触及.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轻糜,子宫与孕周相符,质软,活动,双侧附件正常.行腹部B超示:中孕,单活胎,1+级胎盘,未见胎盘后血肿,腹腔未见积液.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考虑:(1)孕5个月余;
作者:王家美;李昌云;高玉琳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