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HBV携带者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肝组织病理比较分析

纪民;王素兰;祝英华;林海燕;梁恩富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慢性/诊断, 肝/病理学, 人类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比较24例慢性HBV携带者及2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病毒载量和ALT的变化.结果:24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及纤维化,炎症G分级与纤维化S分期与CHB轻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HBV携带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及纤维化,且与CHB轻度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脑膜修补在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治疗中应用62例分析

    我院2004-02/2007-02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中采用自体颞肌筋膜或骨膜行硬脑膜减张修补,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11例,年龄19~64(39.4±12.4)岁.其中车祸致伤56例,殴斗致伤3例,坠落致伤3例.术前意识状态(按GCS评分):3~4分3例,5~6分2例,7~8分57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38例,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8例,弥漫性脑组织挫裂伤合并脑肿胀6例,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10例.损伤及病变部位:额颞23例,额部15例,颞部14例,顶部8例,枕部2例.

    作者:宋述严;邹存伟;毕宏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伴神志障碍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RF)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AECOPD并Ⅱ型RF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32例,行BiPAP通气,观察通气前和通气后3 h、1 d、2 d、3 d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血气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32例中,经BiPAP治疗后30例(93.7%)明显好转,pH、PaO2、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于治疗3 h有较大改善(P<0.01),1 d达明显效果;无效2例(6.3%).结论:BiPAP对AECOPD并Ⅱ型RF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并提示BiPAP适用于大多AECOPD意识障碍患者.

    作者:王廷焱;杨永国;余嗣崇;冯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来氟米特对Ⅳ+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白介素-18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来氟米特(LEF)对Ⅳ+Ⅴ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尿白介素-18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来氟米特对LN的治疗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9例Ⅳ+Ⅴ型LN患者应用LEF治疗前后血、尿中白介素-18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LN患者血、尿中白介素-18水平在LEF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LEF治疗LN,可能与其降低LN患者血、尿中白介素-18水平有关.

    作者:陈伟;张军峰;赵丽萍;李宏伟;王雪剑;张献朝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与耐药机制

    目的:探讨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类型.方法:采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筛选,PCR法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IMP和VIM的检测.结果:阿米卡星敏感性高为27.3%,其次为环丙沙星(20.5%)和头孢吡肟(15.9%);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扩增出IMP型阳性株4株,未检测到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可以考虑使用.北京天坛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丽;顾怡明;张杰;唐明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误诊12例分析

    对我院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误诊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32~75(平均51)岁.肝炎标志物分型:8例乙型肝炎,2例丙型肝炎,2例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以上均符合肝硬化并发SBP诊断标准[1].

    作者:卓卫东;杨蔚;王昌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病例分型质量评价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医院对科研、教学方面均有较为完善且公认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而在医疗质量方面却鲜有文献报道,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的制定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提和关键[1].本文应用病例分型质量评价法,对我院内科系统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客观、全面、科学、实用的特点,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锦玉;鲁云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从临床误诊现象论医学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探讨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临床误诊也是他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提高医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责任感、端正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态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降低临床误诊概率.

    作者:曾奇;朴玉霞;吴岳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15例分析

    我院1996-01/2006-10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HLD)31例,误诊15例,误诊率48.38%,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符合<临床肝胆病学>诊断标准[1],男8例,女7例;发病年龄5~41(平均20)岁,病程15 d~9 a,平均1 a 5个月.有3例家族中有同类病史.

    作者:初贵富;吴洪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化脓性肋软骨炎1例病例报告

    1 病历摘要男,45岁.6个月前因外伤致左侧血气胸,在其他医院经左侧第五肋间行开胸探查手术,术后切口Ⅰ期愈合.2个月后,手术切口近锁骨中线处局部出现红肿,胀痛,伴瘘口形成,有淡黄色稀薄脓汁排出,常规换药治疗未愈,一个月前行局部廓清术,术中切除部分破坏的第六肋软骨.术后20 d,切口处又出现红肿,瘘口形成,经10 d局部常规换药未愈,转入我院.

    作者:朱然;王长军;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术合并乳糜瘘3例分析

    现将我科所遇因颈淋巴结切除活检术后合并乳糜瘘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65~72岁.因肺部阴影,左颈根部固定性肿大淋巴结,临床高度怀疑肺癌,行相关检查,包括支气管镜检查尚不能确诊而行颈淋巴结切除活检术,2例由我科施行手术,1例在所住科室施行手术.其中1例术中发现,随即在瘘口处行荷包缝合,另外2例术后2~3 d因伤口包扎敷料较多渗出请我科会诊后确定为乳糜瘘.

    作者:王非;杨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幽门螺杆菌与下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一端有鞭毛的革兰阴性螺旋状细菌,1983年被澳大利亚学者Marshll和Warren发现,1994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Ⅰ类致癌因子,从此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全球约有半数的人感染HP,它是胃肠道感染常见的病源菌,其感染途径、发病机制与众多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现已公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与下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降低HP感染是否能减少肠道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值得探讨.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P与下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情况,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陈卓琳;林中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肝细胞癌与26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肝细胞癌发生门静脉瘤栓66条,受侵血管壁全部显像清晰,管腔内瘤栓实体(100%),26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27条,其中仅7.4%(2/27)血管壁显示清晰.肝细胞癌组门静脉瘤栓内75.7%(50/66)测及动静脉血流,63.6%(42/66)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内仅14.8%(4/27)测及血流信号.肝细胞癌组与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周边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者分别占80.3%(53/66)与29.6%(8/27).以上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芝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长期误诊为癫痫的胰岛β细胞瘤1例分析

    对长期误诊为癫痫的胰岛β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于2 a前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心悸、头昏,无明显的饥饿感及出汗,发作时间不定,持续时间较短,约30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平常也无多食、易饥症状,体重无明显增加,故未引起患者重视,未就诊.0.5 a后则反复出现清晨起床时家人呼之不应,甚至需灌服糖水后方能醒来,并逐渐发展为反复癫痫样抽搐,长期在当地及成都、重庆两地各家大医院神经或精神科诊治,经脑电图、脑CT等检查后,诊断为癫痫,并长期口服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治疗,初始用药后症状能控制,但近0.5 a疗效不佳而入院.入院时查体:BP 120/70 mm Hg,肥胖体型,心、肺、腹无阳性发现.

    作者:陈玉华;陈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方法: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以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应答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慢性丙型肝炎组持续性病毒应答率和ALT复常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彦宽;张晶芬;付广双;利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肺隔离症15例诊治分析

    我院1989-09/2007-06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15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12~55(平均32.5)岁.除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外,其余均有反复咳嗽、咳痰病史,伴反复发热9例,间断咯血4例.病变位于左肺下叶12例,右肺下叶3例,其中后基底段11例,内基底段3例,外基底段1例.叶内型13例,叶外型2例.胸部X线及CT检查病变囊性表现5例,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肿块样表现5例,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表现3例,支气管扩张表现2例.7例CT检查示病变与胸主动脉、脊柱或下肺静脉有条索状相连,呈现为尖部指向脊柱旁的楔状影,2例增强CT扫描示条索内有异常血管影,2例行磁共振检查发现病肺的异常供血动脉.术前确诊肺隔离症4例,高度怀疑肺隔离症3例,其余误诊为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疡.

    作者:金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者45例作为观察组,经腹全子宫切除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病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术后住院天数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普遍开展.

    作者:郭尚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不典型阑尾炎2例分析

    对我院不典型阑尾炎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16岁.1周前出现右下腹痛(去年曾有短暂右下腹痛,不伴发热),为阵发性,无发热,并发现右下腹包块,约核桃大小,未予重视,近几天反复发作,疼痛有所加剧而就诊;体检于右下腹近腹股沟区上方可触及一质硬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欠清,无活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 9.1×109/L,粒细胞0.73.B超检查提示:于右腹股沟上方探及6 cm×5 cm×4 cm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界清.细胞学穿刺检查:

    作者:时维东;肖永鑫;孙献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相关性观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与同期来我院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血压各项参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脉压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呈正相关.结论:脉压的增大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两者的观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金玲;焦红星;张李向;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胸腔积液,准确判断其性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多种多样,临床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但这两项检查的阳性率只有50%~60%.因此,如何及时、正确的鉴定胸腔积液的性质关系重大.本文旨在探讨各种检测方法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田辉;车丽燕;李永春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

    对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6岁.5 a前发现前上胸部一肿块,质硬、无痛,生长缓慢、皮肤无异常,长期自行外敷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 a前,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并不断向深部侵蚀,在胸骨上段偏左形成一直径约2 cm,深约5 cm的深洞.洞内间断有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味腥臭.6个月前,在洞口右下方又长出一硬块,高约1 cm、基底部宽广、局部皮肤变薄、少量色素沉着、皮温正常.胸部CT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形,约9 cm×11 cm×10 cm,病变侵犯整个胸骨体,肿瘤后方有两处突起分别轻度压迫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两肺无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图1).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心、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胸骨良性肿瘤?

    作者:王娟;黄芳;杨兵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