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宽;张晶芬;付广双;利娟
目的:比较可吸收张力带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06/2007-05应用两种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结果:两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A组并发症、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B组.结论:可吸收张力带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总费用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志强;上官峰;陈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的诊断、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苯妥英钠超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诊断、病因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本病例符合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的诊断,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非常罕见,但有生命危险.延误早期诊治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多脏器损害.
作者:陶苏江;甄伟;徐晶;郭志丽;顾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低血压(CH)是血液保护的新措施.联合技术比单纯应用血液稀释或CH能更有效减少手术出血和输血量[1].总结如下.
作者:姜东;栾岚;高晓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临床误诊也是他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提高医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责任感、端正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态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降低临床误诊概率.
作者:曾奇;朴玉霞;吴岳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中显微切除中应用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13例颈椎管内肿瘤.结果:12例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随访2~12 个月,患者未见术后脊柱畸形或活动障碍.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对于颈椎管内髓外的良性肿瘤该术式创伤小、出血少,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优于全椎板切除手术.
作者:张铁辉;李大成;李佳;刘光耀;李洪哲;任岩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我院1996-01/2006-10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HLD)31例,误诊15例,误诊率48.38%,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符合<临床肝胆病学>诊断标准[1],男8例,女7例;发病年龄5~41(平均20)岁,病程15 d~9 a,平均1 a 5个月.有3例家族中有同类病史.
作者:初贵富;吴洪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以胃肠道反应为表现的胰岛素不良反应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3岁.因多饮、多尿、消瘦0.5 a入院,0.5 a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乏力,双手双足麻木感,无多食,无明显紧张,易怒,无心悸气短,无腹痛腹泻,来我院门诊测随机血糖17.4 mmol/L,血酮体阳性,收入院治疗.患者10 a前患胃溃疡,之后间断上腹部不适,近2~3 a未发作;双手湿疹病史7~8 a,30 a前患甲型肝炎,已治愈.10 a余胆囊切除史,否认高血压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母亲死于糖尿病,兄弟姐妹7人,均为糖尿病,均老年发病.
作者:曲正;丘军;陈志君;史磊;史荣成;王永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前,医院对科研、教学方面均有较为完善且公认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而在医疗质量方面却鲜有文献报道,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的制定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提和关键[1].本文应用病例分型质量评价法,对我院内科系统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客观、全面、科学、实用的特点,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锦玉;鲁云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治疗对小儿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浓度,PIVKA-Ⅱ≥2 ng/ml为阳性.结果:抗生素治疗前阳性率为33.33%,治疗5 d后阳性率为83.33%,P=0.001.抗生素治疗时间与PIVKA-Ⅱ浓度正相关r=0.427 8,P=0.003 4.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引起亚临床型维生素K缺乏,治疗时间愈长,影响愈严重.
作者:周金平;戴玉良;苗桂杰;王晓革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伴有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X线平片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疑有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前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15例,后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24例,10例伴有相应韧带的弥漫性损伤.结论:MRI在诊断伴有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春雷;蒋雪峰;黄健康;吴炫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我院1989-09/2007-06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15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12~55(平均32.5)岁.除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外,其余均有反复咳嗽、咳痰病史,伴反复发热9例,间断咯血4例.病变位于左肺下叶12例,右肺下叶3例,其中后基底段11例,内基底段3例,外基底段1例.叶内型13例,叶外型2例.胸部X线及CT检查病变囊性表现5例,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肿块样表现5例,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表现3例,支气管扩张表现2例.7例CT检查示病变与胸主动脉、脊柱或下肺静脉有条索状相连,呈现为尖部指向脊柱旁的楔状影,2例增强CT扫描示条索内有异常血管影,2例行磁共振检查发现病肺的异常供血动脉.术前确诊肺隔离症4例,高度怀疑肺隔离症3例,其余误诊为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疡.
作者:金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性发作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分析68例短暂脑缺血性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过程并进行总结.结果:36例CT或MRI显示脑缺血或梗塞的病例经扩容、抗凝后症状消失占55.6%,缓解占27.8%,无效占16.6%;颈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结论:现代影像手段可以提高短暂脑缺血性发作的诊断准确率,脑缺血患者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6岁.5 a前发现前上胸部一肿块,质硬、无痛,生长缓慢、皮肤无异常,长期自行外敷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 a前,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并不断向深部侵蚀,在胸骨上段偏左形成一直径约2 cm,深约5 cm的深洞.洞内间断有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味腥臭.6个月前,在洞口右下方又长出一硬块,高约1 cm、基底部宽广、局部皮肤变薄、少量色素沉着、皮温正常.胸部CT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形,约9 cm×11 cm×10 cm,病变侵犯整个胸骨体,肿瘤后方有两处突起分别轻度压迫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两肺无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图1).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心、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胸骨良性肿瘤?
作者:王娟;黄芳;杨兵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COPD患者中合并PTE误诊27例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PTE主要临床特点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发热,诊断方法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溶栓和抗凝治疗能改善临床缺氧状态,提高氧分压,降低病死率,此误诊分折旨在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边郁;徐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子宫粘连多见于有反复刮宫史的患者,典型症状为闭经和周期性腹痛.一般无发热和白蛋白升高等感染症状,也无内出血症状.腹痛常为突发性的,轻重不同,严重者可出现急腹症的特征.检查时下腹有压痛,甚至有反跳痛.宫颈举痛明显,后穹隆触痛,宫体正常或稍大,并有压痛,两侧附件伴有压痛或出现包块.对于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并伴有严重痛经者,应想到可能是子宫部分粘连.本症可行子宫碘油造影,如见到粘连部位的充盈缺损影像即可诊断.
作者:孙正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我院2004-02/2007-02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中采用自体颞肌筋膜或骨膜行硬脑膜减张修补,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11例,年龄19~64(39.4±12.4)岁.其中车祸致伤56例,殴斗致伤3例,坠落致伤3例.术前意识状态(按GCS评分):3~4分3例,5~6分2例,7~8分57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38例,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8例,弥漫性脑组织挫裂伤合并脑肿胀6例,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10例.损伤及病变部位:额颞23例,额部15例,颞部14例,顶部8例,枕部2例.
作者:宋述严;邹存伟;毕宏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4-12/2007-12收治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TBM)3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30例,年龄1~14岁.入院病程1~2 d,平均7 d.本组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1]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类型.方法:采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筛选,PCR法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IMP和VIM的检测.结果:阿米卡星敏感性高为27.3%,其次为环丙沙星(20.5%)和头孢吡肟(15.9%);4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扩增出IMP型阳性株4株,未检测到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可以考虑使用.北京天坛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丽;顾怡明;张杰;唐明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06/2007-12施行的3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350例中发生尿道狭窄17例,占4.8%,其中前尿道狭窄6例,后尿道狭窄11例.结论:术中操作轻柔,避免过度电凝止血,术后留置导尿管不宜过粗,时间不宜过长,预防泌尿系感染是防止尿道狭窄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学忠;张会英;刘建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形态学酷似混合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疼痛,无牙龈肿胀,无口腔溃疡和糜烂,自服消炎药有所好转.半个月前觉咽部疼痛,并出现发热,高达39 ℃,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寒战、盗汗,入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持续升高,给予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我院血液科就诊.查体:T 37.5 ℃,咽部充血,余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示:
作者:王利;赵湜;陈万新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