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刚;李迎雁;赵兴红
目的:研究栀黄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膜炎引起疼痛的扭体反应观察栀黄巴布剂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急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观察栀黄巴布剂的抗炎作用.结果:栀黄巴布剂对实验鼠具有明显的镇痛及抗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栀黄巴布剂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朱丽;朱波;王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蓝桉果实中氨基酸的种类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蓝桉果实中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蓝桉果实总氨基酸含量为4.76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2.11g(44.3%);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5.29m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9.3mg(36.7%).结论:蓝桉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作者:刘玉明;吴玉田;柴逸峰;娄子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药用动植物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促进中药材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近10余年来药用动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比较药用动植物富集重金属作用的利与弊.结果:有许多临床常用的中药材的原植物或原动物对重金属离子都具有超富集作用或者是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高耐受性.结论:在今后的GAP关键技术的研究中要注意考查药材对重金属的生理特性,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策略,确保中药材生产的优质高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李薇;肖翔林;吴文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银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黄芩、黄连、连翘;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 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TCL色谱中能明显检出黄芩、黄连、连翘.黄芩苷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68~16.8 μg·mL-1(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0.79%).结论:所建标准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银连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漏德宝;陈蔚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胰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空白对照法,通过8wk的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GLP-1、胰高血糖素(Glucagon)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用药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用药后,治疗组0'血糖、HbA1c、Glucagon低于对照组,0'GLP-1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健胰方通过提高GLP-1、降低Glucagon和空腹血糖来改善糖代谢.
作者:陶枫;姚政;陆灏;沈远东;蔡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不包括生物学)鉴定手段,可以鉴别真伪,评价原料药材、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1].
作者:邵清松;胡润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正确认识和应用龙胆.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了解龙胆的植物来源,辨识其商品及主要伪品.结果与结论:使用龙胆前应鉴别其真伪,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张鹏;魏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佳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及其提取物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合理的水提工艺,采用平行试验优选醇沉工艺参数.结果:优选出的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工艺为用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h,滤液浓缩到1.4g生药·mL-1后醇沉至80%,醇液过滤,pH值调至7.结论:本方法可为提取五味子的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作者:范晨怡;章晓骅;魏惠华;施亚芳;孙明珍;陈彦;贾晓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优选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用10倍量水,提取45min;第2次用8倍量水,提取30min;水的pH值为3.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陶蕾;杨长青;李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酸枣仁中白桦脂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至pH=5.7,86∶14∶0.03),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漂移管温度为80℃,气体(氮气)流速为2.0L·min-1.结果:白桦脂酸检测浓度在10.10~161.6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2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宝林;杨昕;杨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及其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方法:通过对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监管等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结果与结论:中药饮片监管难,但有药可解.
作者:张学良;王霞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含有苍耳子的辛夷鼻炎丸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模型小鼠分组,通过测量小鼠体重、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做肝脏病理切片来进行观察.结果:各剂量组均能增加模型小鼠的体重,组间差异显著(P<0.01),但随着剂量增加,体重的增加幅度逐渐下降;各组肝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各组AST、ALT值均升高,其中低、中剂量组和苍耳子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LT值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见肝细胞索肿胀、少量细胞水肿、肝组织结构排列紊乱、细胞核破碎、血窦扩张,其中高剂量组肝细胞坏死较严重,面积较大.结论:长期、大量服用辛夷鼻炎丸可能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应引起注意.
作者:刘树民;姚珠星;徐颖;白庆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降龙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冰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血素A和B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冰片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龙血素A、B分别在0.2~3.0 μg和0.05~0.7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龙血素A、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02%)、95.2%(RSD=1.75%).结论:本文所建标准可用于降龙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金刚;李迎雁;赵兴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抗感染药物,属国家二类新药.
作者:冯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木瓜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咖啡酸、绿原酸为对照品,对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存放时间的11批木瓜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比较.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乙腈、(B)0.05%磷酸,梯度洗脱(0~10 min,0%A~15%A,100%B~85%B;10~40min,15%A~30%A,85%B~70%B);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25nm.结果:第1~9批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020%、0.035%、0.043%、0.051%、0.260%、0.104%、0.081%、0.056%、0.034%,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05%、0.006%、0.008%、0.010%、0.051%、0.024%、0.020%、0.015%、0.007%;第8'批药材(烫制)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45%和0.010%;第9'批药材(存放1a)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23%和0.005%.结论:本方法简单、重现性好,能控制木瓜的药材质量.第5批木瓜采收时间以7月12日佳,炮制方法以晒制较好,存放时间对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陶君彦;张晓昱;黄志军;熊富良;张琼光;肖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岩黄连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岩黄连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岩黄连碱(脱氢卡维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岩黄连碱进样量在0.106~2.1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3%(RSD=1.15%,n=5).结论:所建标准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岩黄连片的质量.
作者:黄雪梅;黄兴振;刘雪萍;蒋伟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疤痕止痒软化乳膏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线性范围为0.020 94~0.198 93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2.51%,n=6).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霞;万军;冉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灰绿黄堇生物总碱的药理活性及毒性,为进一步开发新药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对实验鼠分别以二甲苯、琼脂致肿,观察灰绿黄堇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观察灰绿黄堇的镇痛作用;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结果:灰绿黄堇生物总碱制剂小鼠灌胃给药能抑制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和琼脂所致足肿胀,并能抑制酯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LD50为1.833g·kg-1,95%可信限为1.18~2.06g·kg-1.结论:灰绿黄堇总生物碱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张莉;张芳;王继生;胡尚久;刘太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花粉症与中药制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中药制剂诱发过敏症状的患者,进行花粉变应原检测,并应用EL-ASE法测定血清中总IgE和IgG4的含量.结果:28例患者夏秋季花粉、蒿属花粉变应原检测均呈强阳性反应,血清中总IgE和IgG4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值.结论:某些中药制剂与蒿属花粉等有交叉抗原性,可以诱发或加重花粉症症状.
作者:宋岚;武静;郄艾芹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