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同时测定木瓜中绿原酸、咖啡酸的含量

陶君彦;张晓昱;黄志军;熊富良;张琼光;肖飞

关键词:木瓜, 绿原酸, 咖啡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采收时间, 炮制方法, 存放时间
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木瓜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咖啡酸、绿原酸为对照品,对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存放时间的11批木瓜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比较.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乙腈、(B)0.05%磷酸,梯度洗脱(0~10 min,0%A~15%A,100%B~85%B;10~40min,15%A~30%A,85%B~70%B);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25nm.结果:第1~9批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020%、0.035%、0.043%、0.051%、0.260%、0.104%、0.081%、0.056%、0.034%,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05%、0.006%、0.008%、0.010%、0.051%、0.024%、0.020%、0.015%、0.007%;第8'批药材(烫制)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45%和0.010%;第9'批药材(存放1a)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23%和0.005%.结论:本方法简单、重现性好,能控制木瓜的药材质量.第5批木瓜采收时间以7月12日佳,炮制方法以晒制较好,存放时间对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黄蜀葵总黄酮抗脑卒中后抑郁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蜀葵总黄酮(TFA)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应激处理复制PSD大鼠模型.观察TFA对PSD大鼠开野行为、血液流变学以及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TFA可增加PSD大鼠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抑制PSD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升高,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论:TFA具有抗PS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郝吉莉;周兰兰;司力;江秋虹;马颖;颜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降龙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降龙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冰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血素A和B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冰片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龙血素A、B分别在0.2~3.0 μg和0.05~0.7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龙血素A、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02%)、95.2%(RSD=1.75%).结论:本文所建标准可用于降龙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金刚;李迎雁;赵兴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药斗谱编排的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

    目的:用Excel表辅助编排中药斗谱,以使中药斗谱的编排更加科学、合理.方法:将药房的实际销售数据导入或录入Excel表中,计算每种中药的使用频度,设计大斗目录、贵细药目录、不常用药目录,根据药斗的编排原则编排中药斗谱,并以实例加以说明.结果与结论:用Excel表编排中药斗谱简便、实用,能明显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者:陈忠东;雷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苦木味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苦木味素类(Quassioids)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苦木科(Simaroubaceae)植物,如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等.但也有极少数例外,如从嚏树科(Ptaeroxylaceae)植物Cedrelopsis grevei中分离出一个新苦木味素(Cedphiline)[1].

    作者:鲁科明;袁丁;张长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木瓜中绿原酸、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木瓜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咖啡酸、绿原酸为对照品,对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存放时间的11批木瓜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比较.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乙腈、(B)0.05%磷酸,梯度洗脱(0~10 min,0%A~15%A,100%B~85%B;10~40min,15%A~30%A,85%B~70%B);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25nm.结果:第1~9批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020%、0.035%、0.043%、0.051%、0.260%、0.104%、0.081%、0.056%、0.034%,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05%、0.006%、0.008%、0.010%、0.051%、0.024%、0.020%、0.015%、0.007%;第8'批药材(烫制)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45%和0.010%;第9'批药材(存放1a)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23%和0.005%.结论:本方法简单、重现性好,能控制木瓜的药材质量.第5批木瓜采收时间以7月12日佳,炮制方法以晒制较好,存放时间对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陶君彦;张晓昱;黄志军;熊富良;张琼光;肖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款冬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款冬花来源于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e L.的干燥花蕾,又名冬花、九九花等[1],主产于甘肃、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温,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作者:吕培霖;李成义;翟丽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酸水煮提法提取麻黄的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用10倍量水,提取45min;第2次用8倍量水,提取30min;水的pH值为3.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陶蕾;杨长青;李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二妙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备二妙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苍术中的挥发油;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黄柏药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检测浓度在2.0~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2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可靠.

    作者:王志朝;李强;匡长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动态浊度法对血塞通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

    目的:建立血塞通注射液中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测定血塞通注射液内毒素.结果:血塞通注射液的16倍及以上稀释液对鲎试剂(TAL)反应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热原检查结果一致.结论: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血塞通注射液中的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

    作者:李瑞珍;宋伟峰;罗淑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综述

    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抗感染药物,属国家二类新药.

    作者:冯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药饮片及其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及其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方法:通过对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监管等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结果与结论:中药饮片监管难,但有药可解.

    作者:张学良;王霞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药用动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利与弊

    目的:探讨药用动植物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促进中药材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近10余年来药用动植物重金属富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比较药用动植物富集重金属作用的利与弊.结果:有许多临床常用的中药材的原植物或原动物对重金属离子都具有超富集作用或者是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高耐受性.结论:在今后的GAP关键技术的研究中要注意考查药材对重金属的生理特性,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策略,确保中药材生产的优质高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李薇;肖翔林;吴文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疤痕止痒软化乳膏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疤痕止痒软化乳膏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线性范围为0.020 94~0.198 93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2.51%,n=6).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霞;万军;冉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辛夷鼻炎丸对肝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含有苍耳子的辛夷鼻炎丸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模型小鼠分组,通过测量小鼠体重、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做肝脏病理切片来进行观察.结果:各剂量组均能增加模型小鼠的体重,组间差异显著(P<0.01),但随着剂量增加,体重的增加幅度逐渐下降;各组肝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各组AST、ALT值均升高,其中低、中剂量组和苍耳子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LT值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见肝细胞索肿胀、少量细胞水肿、肝组织结构排列紊乱、细胞核破碎、血窦扩张,其中高剂量组肝细胞坏死较严重,面积较大.结论:长期、大量服用辛夷鼻炎丸可能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应引起注意.

    作者:刘树民;姚珠星;徐颖;白庆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进展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传统医学认为,丹参归心、肝经,药性微寒,无味、无毒,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除烦、镇痛、通经、镇静安神、凉血消肿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加快微循环血流,促进毛细血管网开放,抑制心肌收缩,减少能量消耗,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血脂,抑制凝血,激活纤溶,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缺氧耐受力,增加肝脏血流量,保护肝损伤细胞,抗肝纤维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消炎抗菌等作用[1].

    作者:吕亚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栀黄巴布剂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栀黄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膜炎引起疼痛的扭体反应观察栀黄巴布剂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急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观察栀黄巴布剂的抗炎作用.结果:栀黄巴布剂对实验鼠具有明显的镇痛及抗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栀黄巴布剂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朱丽;朱波;王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祛毒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祛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黄柏、当归、地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赤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大黄、黄柏、当归、地龙的特征斑点;芍药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94 4~0.944 0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74).结论:本文所建标准可用于祛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柏群;彭腾;余蕾;刘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PLC-MS联用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不包括生物学)鉴定手段,可以鉴别真伪,评价原料药材、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1].

    作者:邵清松;胡润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白桦脂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酸枣仁中白桦脂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至pH=5.7,86∶14∶0.03),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漂移管温度为80℃,气体(氮气)流速为2.0L·min-1.结果:白桦脂酸检测浓度在10.10~161.6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2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宝林;杨昕;杨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