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芳;廖广仁;凌明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双氢青蒿素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其人体药动学,比较栓剂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样经衍生化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10:95),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18例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经口服和直肠给药,考察双氢青蒿素片剂和栓剂的药动学特征.结果:人血清药物测定线性范围为4.9~156.8μg/L,方法回收率>85%,日内RSD<10%,日间RSD<15%;栓剂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69±28.47)%,达峰速度较片剂慢.结论:本法适用于人体双氢青蒿素血药浓度测定,栓剂与片剂的人体药物吸收程度等效,栓剂吸收速度呈缓释特征.
作者:常明;张相林;刘晓;夏军平;丁庆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介绍用SPSS拟合药物溶出度Weibull参数.方法:采用SPSS软件经非线性回归拟合Weibull模型(Y=1-e-(t-τ)m/t0)处理药物溶出度数参数.结果:SPSS与目前其它方法拟合的Weibull模型处理药物溶出度参数比较,其准确性高,计算过程简便、快速.结论:本方法拟合药物Weibull参数操作简单,计算结果准确.
作者:黄献;刘裕恒;莫志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产去阻遏持续高产 AmpC酶情况及对 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 2004年~2005年从临床标本分离出的 6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产去阻遏持续高产 AmpC酶检测及对 21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产去阻遏持续高产 AmpC酶菌株共 19株,阳性率为 30.65%;除加替沙星外,产去阻遏持续高产 AmpC酶菌株对其余 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去阻遏持续高产 AmpC酶的菌株.结论:产去阻遏持续高产 AmpC酶的鲍曼不动杆菌日益增多,耐药率高,临床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
作者:张征;孙静娜;杨继章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各种自身抗体、雌激素受体、辅助性 T细胞(Th细胞)和 B细胞功能亢进、抑制性 T细胞(Ts细胞)功能降低、单核吞噬细胞和补体及其受体清除功能障碍等因素.虽然目前 SLE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者们对上述因素已作了大量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1,2],并且在不断寻找更加有效、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治疗药物.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邱凯锋;林茵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童白血病患者血浆中依托泊苷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流动相为水-甲醇(45:55),测定波长为284nm.结果:日内回收率在93.56%~96.24%之间,标准差为1.07%~2.63%;日间回收率在92.85%~94.26%之间,标准差为3.55%~5.89%.结论:本法提取简单,灵敏度高,方法专一性好,适用于临床样本的监测.
作者:陆晓彤;唐跃年;张健;李莉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球面对称设计法在缓释片处方优化中的应用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以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十八醇用量3因素为考察对象,对罗沙替丁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优化并制备缓释片;另测定释放度,并对数据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可得到影响因素的二项式方程和优化处方,且试验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对罗沙替丁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优化和预测可行.
作者:林志绣;陆洁;吴万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的措施.方法:对 2002年~2005年我院门诊西药房药物咨询工作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加强临床药师的教育与培养、配置计算机药品查询系统、普及群众性药物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药物咨询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泰昌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 9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7例(内科常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与对照组 48例(内科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 6wk.结果:治疗 6wk后,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玻璃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患者,在改善肝功能、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殷卫卫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非诺贝特胶囊(微粒化)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非诺贝特胶囊(微粒化)受试制剂160mg与参比制剂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3.91±1.00)、(3.74±0.86)h,Cmax分别为(10.33±3.26)、(10.61±2.79)μg/ml,AUC 0~72分别为(173.54±56.04)、(176.69±47.13)(μg·h)/ml,t1/2分别为(22.25±3.78)、(23.19±3.71)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80±14.3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赵永红;黄毅慧;黄仲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抗EB病毒口服液的长期毒性作用,为临床实验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将Beagle犬分为抗EB病毒口服液76.41、25.47、8.49g生药/kg3个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每周连续给药6d,共26 wk,检查各指标并进行恢复性观察.结果:给药期间高剂量组犬出现明显呕吐症状,中剂量组犬也出现相同胃肠道刺激症状,但反应较轻.恢复期高剂量组1只犬出现尿蛋白强阳性,中剂量组1只犬出现尿潜血强阳性.各剂量组犬的体重、体温、食量和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眼科、骨髓、尿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与药物有关的明显毒性反应.结论:抗EB病毒口服液对Beagle犬的无毒反应剂量为8.49 g生药/kg.
作者:林壮民;王爱平;梅清华;兰树敏;李华忠;欧景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丹酚酸B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及对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内皮细胞ICAM-1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龙胆紫染色法检测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率.结果:内皮细胞缺氧复氧后ICAM-1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ICAM-1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150、450μg/L剂量组显著抑制ICAM-1表达和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率.结论:丹酚酸B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ICAM-1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率,对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黎创幸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术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Shim-pack CLC-ODS,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磷酸调节 pH值至 3.0± 0.1),检测波长为 283nm,流速为 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柚皮苷进样量在 0.1 208μg~3.0 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2.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分离度与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作者:周骏;刘美辉;金顺福;濮存海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为我国药店实施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药店实施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从服务流程、业务运作角度对其进行设计.结果与结论:应对药店药学服务流程进行规范,避免过于主观,注意服务流程的可执行性、完整性.
作者:李维涅;陈玉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科学评价药品流通供应链.方法:分析药品流通领域的特点,从供应链角度研究药品流通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结果与结论:药品流通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构建过程中应注意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区分层次并关注其流程.
作者:黄朔;陈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药品说明书电子化服务.方法:应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收集、整理药品说明书信息,建立药品说明书数据库系统.结果与结论:该系统界面整洁、输入简单、查询灵活,有利于药师方便、准确、及时地掌握药品说明书信息,更好地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服务.
作者:陈荣;邹素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改进氨酚曲麻片中盐酸曲普利啶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Hypersil BDS C18,流动相为甲醇-0.4%醋酸铵溶液-三乙胺(70:30:0.1),流速为 1ml/min,检测波长为 233nm,进样量为 10μl.结果:盐酸曲普利啶检测浓度在 28.8~86.3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 998),平均回收率为 100.5%(RSD=0.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作者:邹鲜红;廖华亮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 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和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对配伍液中沉淀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 1h内配伍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用红外光谱分析沉淀为一新物质.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杨继章;刘瑞琴;杨树民;昝淑红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 12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均为 7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88%、85.94%(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王金萍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不同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治愈后维持的经济效果.方法:对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治愈后维持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埃索美拉唑的成本、效果比和增长的成本、效果比均高于奥美拉唑.结论:奥美拉唑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治愈后维持的较佳方案.
作者:丁晓虎;沈晓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盐酸苯海拉明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以右美沙芬为内标,血样经液-液萃取后进样,电离源为ES+,选择性离子监测(SIR),苯海拉明及内标的M/Z分别为256.0、272.2.结果:苯海拉明不受杂质干扰,线性范围浓度为3.33~200.00ng/ml;萃取回收率均大于90%,方法回收率均在80%~120%内,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单次服用100mg盐酸苯海拉明片的AUC0~34为(770.37±251.64)(ng·h)/ml,AUC0~∞为(870.92±290.50)(ng·h)/ml,Cmax为(72.25±27.47)ng/ml,tmax为(2.99±0.91)h,t1/2为(9.89±2.04)h.结论:盐酸苯海拉明片在中国健康人体中口服吸收快,消除较慢.
作者:朱运贵;王峰;肖轶雯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