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肺结核影像学误诊进展

张晶;韩铭钧

关键词: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误诊, 人类, 综述[文献类型]
摘要:目的:探讨现阶段肺结核影像学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分析国内外肺结核的细菌学、流行病学资料及其误诊文献.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使肺结核的发病和影像学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影像学诊断的高误诊率.结论: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防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对现代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和变化规律的认识并建立一套严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规范可更好的减少肺结核的误诊.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真假腔的判别7例分析

    我院自2001-05采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共7例,现就EVGE术中真、假腔判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曹健斌;刘永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关于生化检验中参考值范围设定的几点体会

    参考值范围也称为正常值范围,生化检验中的参考值范围指的是正常人体的各种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参考值范围对于临床医生及患者判断各种检验测定结果是否正常以及观察治疗是否有效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刘文良;贺秋萍;姜永广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颈椎损伤误诊45例分析

    我院2001/2007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颈椎损伤的患者共45例,早期均被误诊,现分析如下.

    作者:冷玉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综合病房护士长的管理技巧

    目的:提高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运用领导技巧和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加强服务态度,定期考核,奖罚分明.结果:护士的自身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无护理纠纷和投诉现象,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结论:护士长先进、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小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地塞米松致过敏1例

    1 病历摘要女,28岁.以孕35+2周、胎膜早破收住院,查体:T 36.3℃,P 78次/min,BP 120/68 mm Hg.一般情况好.有不规律宫缩.为防止早产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 mg+5%葡萄糖液10 ml缓慢静推,5min后,静推药物6 ml,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加快,停止推药,测P 98次/min,BP 90/52 mm Hg,嘱患者平卧,氧气吸入,10min后患者上诉症状缓解,测BP 105/68 mm Hg,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崔涛;杨晓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病案首页在现代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我院病案室从1993年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病案首页管理[1],现对使用计算机病案首页方面体会如下.

    作者:王旖婷;乐新;蒲春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53例分析

    胃食管反流(GER)是小儿常见病,它不仅可引起婴幼儿猝死,并被认为是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之一[1],故有效而及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2001-11/2006-08收治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53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向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的医院执业药师工作探讨

    医院药师的主要工作是配合临床各科,做好门诊和病房处方以及领药单等调配发放工作.但随着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执业药师的工作涵盖面越来越广泛,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医院执业药师的执业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慧娟;胡鹏飞;左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86例分析

    目的:观察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N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06/2007-07在我院放置IN IUD者86例均为前次置器有不良反应者,于月经干净后1~3d或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结果:经1 a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带器妊娠为0,自然脱环2例.结论:吉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特别适用于易脱环者及带器妊娠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节育器.

    作者:关勇;李海玲;赵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379例的护理

    我院2004-01/2006-12开展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79例,手术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白春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腮腺炎症与肿瘤误诊4例分析

    目的:总结腮腺炎症与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对近6a来本院腮腺炎症与肿瘤互为误诊的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误诊,延误了治疗.结论:对腮腺肿块的诊断要充分利用针吸活检和CT的检查.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大网膜巨大转移瘤1例分析

    对大网膜巨大转移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主因上腹疼痛1a,发现上腹肿物2个月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无黏液脓血便,无肉眼血尿等症状,身体较瘦.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局部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浅静脉驽张,上腹部压之不适,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上腹可触及一10cm×8.0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活动良好,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肝脾末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高生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症胰腺炎治疗体会

    对重症胰朱炎治疗体会探讨如下.1 空肠营养胰腺炎的患者需要抑制胰液分化,减少自身消化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和禁食,已经取得了临床工作者的共识,但胰腺炎禁食时间较长,仅靠静脉营养,又引来了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机体不利于战胜疾病,且肠道长期禁用,也会带来肠道菌群移位,加重肠源性感染的可能.

    作者:陈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宫颈妊娠误诊5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及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01/2007-12我院收治的5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诊误诊率100%,其中3例早期诊断明确保守治疗均取得成功,2例停经天数大于85d确诊保守治疗失败.结论:B超特别是彩色B超及β-HCG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明确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方碧梅;林凛然;许霄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星形细胞瘤误诊为脑脓肿3例分析

    对脑星形细胞瘤误诊为脑脓肿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0岁,工人.因头痛、恶心、发热半个月,加重3d入院.半个月前即出现发热头痛、恶心,为低热,当时不伴有呕吐,3d前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呕吐,为喷射状,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作者:鲁军体;周妍卉;刘丽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卵巢甲状腺肿误诊1例分析

    对卵巢甲状腺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孕3产1流2.既往月经规律,因月经不规律0.5a,无明显诱因地出现腹胀10d余,于2007-05-10入院就诊.

    作者:王丽宏;李秀梅;陈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PA、ALB水平.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RBP、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RBP、PA、ALB同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型差异(P<0.01).结论:血清RBP可作为判断急性肝损害的灵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

    作者:韩根良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加生化胶囊辅助药物流产与常规药物流产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辅助药物流产时胎囊排出时间及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情况.方法:将186例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3例行五加生化胶囊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对照组93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观察两组胎囊排出时间、药物流产有效率及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胎囊排出时间对照组明显缩短,胎囊6 h内排出试验组占92.47%,对照组占69.89%,流产有效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96.77%,对照组有效率81.72%,流产后阴道出血量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五加生化胶囊辅助药物流产可缩短胎囊排出时间,提高药物流产有效率,减少流产后阴道出血量.

    作者:芦金玲;诸雪峻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主动脉夹层48例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48例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内外科治疗及其介人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病因:高血压占70.83%,马凡综合征10.42%,其他占18.7%,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首发表现,超声、螺旋CT、MRI有助于诊断,尤其是64排CT,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准确定位.结论:早期确诊、早期合理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韩肇木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1例分析

    对2006-03我们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6岁.6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后咳嗽反复发作,咳嗽白天较轻,常在夜间或闻到刺激性气味时咳嗽加重,痰少,曾在个体诊所和乡卫生院多次治疗.

    作者:孙俊棋;徐赫赫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