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加替沙星滴兔眼后在眼内组织的分布及药动学.方法:经兔眼局部给以加替沙星,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内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用 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给药后 0.125h~ 1.0h,加替沙星在泪液、角膜、房水、虹膜-睫状体、晶状体和玻璃体组织中高药物浓度分别为( 1 115.75± 151.04)μ g/ml、( 17.90± 1.39)μ g/g、( 2.26± 0.18)μ g/ml、( 9.12± 0.33)μ g/g、( 1.07±0.13)μ g/g、( 0.77± 0.04)μ g/g;各组织中 t1/2β分别为( 2.14± 0.33)、( 2.82± 0.54)、( 3. 33± 0.43)、( 3.88± 1.21)、( 3.89± 1.43)、( 3.14± 0.43) h; AUC0~ t分别为( 541.77± 69.73)(μ g· h) /ml、( 51.31± 3.04)(μ g· h) /g、( 6.55± 0.45)(μ g· h) /ml、( 51.99± 25.66)(μ g· h) /g、( 4.19± 0.41)(μ g· h) /g、( 3.25± 0.13)(μ g· h) /g.结论:加替沙星滴兔眼后在眼内各组织中渗透性好,浓度较高.
作者:周远大;何海霞;韩敏;柘学军;吴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优选养阴清胃口服液的水提工艺.方法:考察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以浸出物重量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水提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养阴清胃口服液的佳水提工艺为处方药材煎煮前浸泡 30min,然后对防风和藿香先提取挥发油 2h,再将药渣同其它药材共同煎煮;加 8倍药材量的水提取 3次,每次 1.5h.
作者:温怀清;黄文超;李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为我国建立药品召回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美国药品召回制度,探讨其对我国药品安全的启示.结果与结论:借鉴美国的药品召回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全面推行药品召回制度.
作者:徐蓉;邵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和评估我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表现类型.方法 :对 2001年 7月~ 2004年 7月我院 51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典型药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药不当居首位,发生 23人 /次,发生率 19.5%;其次为无感染指征而用抗菌药物,发生 15人 /次,发生率 12.7%;越级用药居第 3位,发生 14人 /次,发生率 11.9%;围手术期不规范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当并列第 4位,发生 13人 /次,发生率 11.0%.结论:我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涉及多种表现类型,并主要分布于妇产科和儿科.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应用的干预与管理.
作者:马新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的疗效.方法:将 135例 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 A组)、苦参素组( B组)、干扰素与苦参素联合治疗组( C组) ,疗程均为 0.5y,并随访 0.5y.结果:在治疗期末的 HBeAg、 HBV- DNA阴转率, C组与 A组、 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A组与 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 CHB的近期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
作者:张希东;孙明忠;李晓斐;刘仲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偏头痛不同于头痛,系因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不稳定或发生功能障碍,及体内某些物质发生暂时性改变所致的非持续性头痛.其分型较多,特征为反复发作和家族史,且发作前常有视觉、感觉、运动等方面的先兆症状.但实际上,很少有单一类型的偏头痛存在,多以一种类型为主,伴发其它类型的头痛如紧张型头痛.
作者:张石革;孙定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莪术中吉马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 1.0ml/min,检测波长为 214nm.结果:吉马酮检测浓度在 0.95~ 285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 999),平均回收率为 97.89%( RSD=2.52%, n=5).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莪术药材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谢永忠;夏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实现现代医院管理中药品管理类软件的通用性.方法:对现代医院管理中的药品进、销、存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佳的数据移植类型和模块关联进行嫁接;应用编程工具 VB的网络功能,对数据库中有效字段进行灵敏设置,并在程序初始化窗体中运用选择方式进行数据结构配置.结果:实现系统与多种数据库的链接.结论:现代编程技术结合数据库的有效设置可以完成复杂的数据移植,从而实现药品管理软件的通用性.
作者:高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骆驼蓬总碱片佳处方.方法:以辅料碳酸钙、吐温- 80、淀粉及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用量为 4因素,每因素取 3水平,以总碱片中去氢骆驼蓬碱的体外溶出参数( Td)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辅料中影响去氢骆驼蓬碱 Td的主要因素为吐温- 80和碳酸钙用量( P<0.05);经试验筛选出的佳处方为骆驼蓬总碱浸膏粉适量(总碱 10mg/片)、淀粉 45mg、吐温- 80用量 1%、硬脂酸镁 0.1mg、滑石粉 0.31mg、氧化镁适量; Td=25.01min.结论:筛选出的佳处方具有辅料价廉易得、有效成分溶出快、制备简单、稳定等特点.
作者:郑立明;吴炎金;漆新文;张风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对策.方法:对医院药房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大力提倡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新形势下,只有加强对医院药房的硬件、软件建设力度,建立并完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药品和药学服务工作的质量.
作者:宋新余;毛巧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 3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化疗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将 114例晚期 NSCLC患者随机分为 MVP(注射用丝裂霉素+注射用长春地辛+注射用顺铂)、 NP(酒石酸长春瑞宾注射液+注射用顺铂)、 TP(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顺铂) 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 3种方案药品成本分别为 1 875.2元、 5 565.2元、 8 369.6元;有效率分别为 33.2%、 34.1%、 40.5%.在方案 MVP的基础上,每再获得 1个单位效果,方案 NP、 TP所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 4 100元、 889.64元.结论: 3种方案中 TP方案为较佳治疗方案.
作者:刘玉媛;尹明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的肺靶向性.方法:分别对小鼠尾静脉注射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和汉防己甲素注射剂,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小鼠各组织中汉防己甲素的浓度.结果:汉防己甲素在血浆中检测浓度范围为0.519~ 17.000μ g/ml( r=0.9996),加样回收率为 97.32%,相对标准差平均值为 4.46%;应用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后汉防己甲素在小鼠各组织中浓度明显高于汉防己甲素注射剂;汉防己甲素在小鼠肺中浓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结论: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
作者:程国华;罗佳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苦参素( Kushenin)是一类含有苦参次碱 15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主要从苦参根及苦豆子中提取,其中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含量在98%以上.据<本草纲目>记载:苦参,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补中明目、养肝胆气等功效.众多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苦参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心率失常、抗病毒和抗寄生虫等作用.现将其药理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梁玉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进行患者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并对有关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对药物治疗内容的知晓率低.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和药师的职能有待加强.
作者:彭程;孙浩;罗朝利;毛新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筛选淫羊藿苷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法和乙醇超声波法提取淫羊藿苷,并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中的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与结论:乙醇回流法对淫羊藿苷的提取效果优于乙醇超声法;乙醇回流法提取淫羊藿苷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是用 8倍药材量的 60%乙醇提取淫羊藿 3次,每次 40min.
作者:杨帆;钟桂雄;赵洪普;林春燕;温晓清;何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虽然近二三年来零售药品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增加多少,但国内零售药店的数量却猛增了4~5万家.
作者:徐南同;龚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制磺胺嘧啶银膜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乙烯醇为主要辅料制备膜剂,用永停滴定法测定主药含量,并留样观察其稳定性.结果:样品中磺胺嘧啶银含量为 98.9%~ 100.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6%, RSD=0.69%( n=6).结论:所制膜剂质量稳定,含量准确;制备工艺简单,检测方法快捷.
作者:吴继禹;王志强;黄学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少腹逐淤微粉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C18,流动相为甲醇- 0.05mol/L磷酸二氢钾( 40:65),流速为 1ml/min,检测波长为 230nm,柱温为 30℃.结果:芍药苷检测浓度在 15.04~ 752.00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 998, 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3.3%( RSD=1.53%, n=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作者:黄欣;苏乐群;韩玉东;刘逢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我国法莫替丁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国际、国内法莫替丁生产、销售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法莫替丁市场今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生产厂家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作者:张伦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