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AIO),是使用无菌混合技术将所有肠外营养(PN)日需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混合在一个3L的袋中,然后输注给需要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的患者.其配方可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进行调配,给临床TPN支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安全.不过,TNA的使用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保护肠屏障功能、改善蛋白质代谢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弥补上述不足,近年来联合应用药物增强TNA疗效的研究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广泛开展,本文就TNA联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现简要归纳如下.
作者:秦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方法:比较、分析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药品经营领域的规范化要求.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应向连锁化经营方向发展,应建立大型的医药物流中心,以满足药品的配送需要;应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合理用药的需要;应注重经营健康产品和自有品牌产品,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作者:冯变玲;乌君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舒利通颗粒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建立小鼠疼痛扭体模型;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模型;分别观察舒利通颗粒的镇痛及抗炎作用.结果:舒利通颗粒可显著降低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减轻小鼠耳廓肿胀(P<0.05);减少大鼠肉芽肿形成(P<0.01).结论:舒利通颗粒对疼痛和炎症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作者:凌云;江海身;张永林;田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解红;都颖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提供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比较2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67.86%(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42.86%(P<0.05);2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立即消失.结论:葛根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单独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杨建中;曾永梅;熊慧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化管理.方法:介绍我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推行ISO9001标准的经验和体会,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ISO9001标准的推行有利于完善和规范我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作者:郭辉;董栋;韩枫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给予氢化可地松琥珀酸钠注射液200mg/d,B组和C组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l/d、40ml/d,静脉滴注,连用7 d;然后A组口服强的松片20mg/d,B组和C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9片/d,连用7 d.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7.5%、75.0%、54.2%,A、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甘草酸苷可迅速降低氨基转移酶水平,并减少水钠潴留和低血钾的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100ml/d)是治疗急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赵华;王喜钟;林碧雯;杨洁;温海鹰;王建平;李恒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何首乌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何首乌生品及不同炮制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以发光抑制率表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发光抑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生品、黑豆制品、清蒸品、黑豆加酒制品,即何首乌生品的抗氧化活性高.结论:如果能采取一种炮制方法仅破坏何首乌的泻下成分而保留其有效成分,则能增强其补益效果,充分发挥其抗衰老作用.
作者:古今;刘萍;马凤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洛雌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3nm波长处测定洛美沙星的含量.结果:盐酸洛美沙星检测浓度在2.5~16.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r=0.9 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74%.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张美祥;张广求;郑锦秀;王树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克林霉素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是由Magerlein等以氯离子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而得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较林可霉素强4倍~8倍,在临床上已逐步取代了林可霉素的位置.目前市面上的克林霉素制剂品种繁多,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颗粒剂、阴道栓剂、阴道霜、搽剂、药膜、乳膏、凝胶、糊剂、漱口液、滴耳液、滴眼液、载药珊瑚人工骨、复合盖髓剂等,应用广泛.本文拟就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及耐药现状做一综述,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陈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和蒺藜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建立血淤模型,随后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栓形成的长度及重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蒺藜总皂苷组血液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栓的湿重、干重和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蒺藜总皂苷对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形成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张小丽;张静云;范引科;陈瑞明;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性霉素B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0.00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醇(3: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80nm.结果:两性霉素B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125~4.0μg/ml(r=0.9 998),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3.5%,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3.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两性霉素B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陈画虹;骆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解决临床用药配伍问题.方法:运用Visual Basic和Access设计、开发医院药物配伍程序.结果:程序实时进行处方药物的配伍分析,直接显示分析结果,可供临床参考.结论:医院药物配伍程序有助于临床安全用药,符合现代药学发展的要求.
作者:郭铁建;戴为东;张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畸形和功能损伤.虽然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人们对其产生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促进了新药的开发和革命性治疗方法的出现.
作者:奚正德;杨军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14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4wk,然后改为序贯疗法,即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连用3mo.结果:注射4wk、序贯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7.12%、81.51%(P<0.05);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且疗效稳定、持久.
作者:叶立新;简希尧;黄小蕊;钟小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估长江流域儿童医院抗癫痫药用药现状和趋势.方法:对2002年~2004年长江流域6所儿童医院抗癫痫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生产企业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戊酸钠、托吡酯的市场份额较大,其销售金额占抗癫痫药销售总额的比例均在40%左右;临床用药仍以老品种为主,但新产品的市场销售势头良好.结论:目前抗癫痫药品种较少,而销售金额却呈上升趋势,故具有开发前景.
作者:杜甦;谷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水为溶剂,在233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盐酸二甲双胍检测浓度在1~1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 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24%,n=9).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
作者:吴芳;陈连剑;李成;李婷;黄福星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