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宋阳;冯涛
目的 改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传统的身份识别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使用掌上电脑(PDA)对PIVAS摆药、核对、调配、复核等工作环节进行身份识别和记录,取代手工盖章的工作模式.结果 与前期手工盖章相比,实行PDA全程扫描后提高了PIVAS工作效率,在工作环节身份识别与记录、绩效考核、无菌管理、确保临床使用安全、避免药品浪费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结论 实行PDA扫描是保障PIVAS各工作环节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耿魁魁;吴凤芝;李民;程彪;史天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肌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儿84例,按使用BTX-A的剂量不同分为A组(3 U/kg)、B组(4 U/kg)和C组(5 U/kg),各28例,同时配合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后,3组患儿的粗大运动评价量表(GMFM)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3组患儿的GMFM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儿的改良痉挛(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各组均明显低于其治疗前(P<0.05);A组、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6%,96.43%,均高于C组的85.71%(P<0.05);3组患儿出现的注射局部炎症、皮疹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TX-A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较好,推荐剂量为3~5 U/kg,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及肌痉挛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林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导乐仪镇痛与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镇痛对产程和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分娩镇痛初产妇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行神经和肌肉刺激仪镇痛)与B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各150例;按给药剂量不同将B组分为B1组(蛛网膜下腔给予2μg罗哌卡因)和B2组(蛛网膜下腔给予3μg罗哌卡因),各75例.结果 B1组和B2组镇痛满意率均高于A组(P<0.05),B1组与B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1组第1产程、第2产程时间均短于B2组(P<0.05),A组与B1组间无差异(P>0.05);3组产妇第3产程时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B1组和B2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A组(P<0.05),B1组与B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产妇术后出血量比较均无差异(P>0.05);B1组和B2组Bromage评分均低于A组(P<0.05),B1组与B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3组产妇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在产程潜伏期行椎管内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给予2μg的罗哌卡因对产妇子宫收缩干扰小,产程影响小,运动阻滞轻,建议应用于分娩潜伏期要求镇痛的产妇.
作者:高扬;宋阳;冯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黄芩药材的微乳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探讨微乳液各成分对薄层色谱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为展开剂,采用黄芩苷、黄芩素为对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逐一考察微乳液各成分比例对黄芩药材薄层分离的影响,确定优的微乳展开剂.结果 微乳液[SDS-正丁醇-正庚烷-水(27:63:10:300,W/W)]-甲酸(9:1)可作为黄芩药材的适宜展开剂,亦可用于初步判断微乳展开剂对其他药材及制剂薄层层析的适用性.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高效地分离和鉴定黄芩药材.
作者:潘弟仪;陈金兴;黄晓冰;吴涵;王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冰片对丹参脂溶性药效成分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促吸收作用,以及4种药效成分在大鼠血浆、脑和心脏组织中分布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冰片组和未加冰片组,各10只,两组灌胃丹参醇提物后,冰片组立即灌胃冰片,测定给药30 min后4种药效成分的血药浓度,以及脑和心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色谱柱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丙酸睾酮为内标,流动相为水-甲醇(22:78),检测波长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和丙酸睾酮为244 nm,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为266 nm.结果 冰片组血浆样品可明显检测到隐丹参酮,而未加冰片组血浆样品中没有检测到隐丹参酮;冰片组心脏组织样品中隐丹参酮的峰高明显高于未加冰片组.两组的脑组织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隐丹参酮,所有生物样品里均未检测到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结论 丹参脂溶性药效成分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冰片能促进大鼠对隐丹参酮的吸收,能提高隐丹参酮在大鼠血液和心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作者:周陆怡;鲁澄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实现临床药学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临床药学工作的效率和绩效管理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B/S接口进行系统设计,提供与数据交换平台或直接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传输的软件接口,在处理基础业务数据的基础上,提供多种方式、可扩展的数据分析统计功能.结果与结果 建立了基于HIS的B/S模式的临床药学服务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了与HIS结合的简便、迅速的优点,提高了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工作效率.
作者:刘琳琳;张思泓;沈爱宗;姜玲;孙言才;杨昭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为改进安徽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新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分类汇总安徽省42家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与结论 建立完备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关键人员培训考核,推进医疗器械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管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检查员专业技能培训,可有效防控医疗器械生产过程风险,确保医疗器械产品质量.
作者:周冬;张毅;朱静;王烈华;唐世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1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前准备,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皮前0.5 h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0 mg稀释至5.0 mL后肌肉注射,8 h后再次静脉注射20.0 mg,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切皮前0.5 h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舒芬太尼20 mg稀释至5.0 mL后肌肉注射.术后均立即予以静脉自控镇痛.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6(IL-6)、术后12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肾上腺素水平及6 h和12 h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001,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用舒芬太尼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体内炎性反应,降低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预后,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绍兵;代娟;陈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木香顺气丸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按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CE)法,以橙皮苷为参照峰,确定14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木香顺气丸CEFP.按平均值法计算16批样品的宏定性、宏定量相似度值,并以此为变量建立木香顺气丸对照指纹图谱(RFP),以此RFP为标准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16批木香顺气丸质量.结果 S3质量好,S4质量良好,S1,S6,S8,S15,S16质量中等,S5,S7和S11质量一般,S2,S12,S14质量次,S9,S10,S13质量差.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可简便、迅速地鉴定木香顺气丸的质量.
作者:王玲娇;孙国祥;郑玉玲;杨继章;于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与靶向治疗先后顺序对吸烟晚期肺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不能手术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吸烟晚期肺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先采用TP方案诱导化疗4~6个周期,再给予埃克替尼靶向治疗,B组给予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两组至肿瘤进展或不能耐受靶向治疗时给予TP方案化疗.治疗42 d评价近期疗效,统计两组化疗周期及靶向治疗维持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 A组近期疾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33%和93.33%,B组分别为50.00%和83.3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化疗周期和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维持治疗时间分别为4.9个周期和10.0个月,显著长于B组的2.7个周期和6.8个月(P<0.05);A组中位PFS时间为12.5个月,长于B组的8.5个月(P<0.05),2年PFS为70.00%,显著高于B组的20.00%(P<0.01);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先化疗再靶向治疗EGFR突变吸烟晚期肺腺癌,可延长中位PFS时间,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
作者:程谟朝;徐姝丽;刘涛;姚洪莹;孙国瑞;王琦超;唐淑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胃炎颗粒中3种主要中药成分的定性鉴别和芍药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白芍、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TC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7:13: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 TLC鉴别法专属性强,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色谱峰与其他色谱峰分离良好,进样质量浓度在20~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4%,RSD为1.00%(n=6);3批次9个样品每10 g中芍药苷的含量平均值为14.62 mg.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制剂中黄芪、白芍、白芷的成分鉴别及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婧;胡斌;邓莉;马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花延龄草水提液对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构建雄性C57鼠肝纤维化模型,给药A组(白花延龄草水提液0.5 g/kg)、给药B组(白花延龄草水提液1 g/kg)、阳性对照组(扶正化瘀胶囊0.75 g/kg)分别进行灌胃给药,采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著抑制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TGF-β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白花延龄草水提液对肝纤维化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益富;姜玮;刘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奇偶数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充盈率(PFR)、峰射血率(PER)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PAP)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临床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有效.
作者:严启荣;李霞;李鹏程;刘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紫草素对人卵巢癌SKOV3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紫草素处理卵巢癌SKOV3和A2780细胞及人正常卵巢上皮IOSE80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坏死性凋亡,Hoechst 33342和PI染色定性分析细胞形态,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测定活性氧,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和RIP3蛋白的表达.结果紫草素对卵巢癌SKOV3和A27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紫草素处理后,SKOV3和A2780细胞的凋亡率(Annexin V+/PI-细胞)无明显变化,而坏死的细胞(PI+细胞或Annexin V+/PI+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oechst 33342和PI染色定性分析显示,PI+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紫草素可明显诱发SKOV3和A2780细胞产生过量的活性氧,显著上调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RIP1和RIP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当预先使用活性氧抑制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或RIP1抑制剂(Nec-1)预处理时,SKOV3和A2780细胞的坏死性凋亡率明显下降,相比紫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紫草素可明显抑制卵巢癌SKOV3和A2780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和诱导卵巢癌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上调RIP1和RIP3蛋白的表达,以及激活坏死性凋亡进程有关.
作者:冯伟;马建文;饶梅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科Ⅲ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Ⅲ类切口手术2729例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2729例外科Ⅲ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184例,感染率为6.74%;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住院时间等8个相关因素与外科Ⅲ类手术切口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部位、急诊手术、输血、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为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针对不同手术部位采取差别护理,避免急诊手术,严格控制输血,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前改善患者基础疾病状况,可防控外科Ⅲ类切口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梁河;蒙光义;彭评志;钟丽球;章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科学、合理的消费者对药品品牌塑造影响指标评价体系,为非处方药(OTC)企业塑造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品牌及评估品牌市场价值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品牌资产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提取消费者对品牌塑造影响的通用指标,以及品牌的3个维度,初步构建消费者对OTC品牌塑造影响指标体系,界定指标内涵,以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第2轮调查,并对影响指标体系赋值.结果 经一致性检验,所建立的影响因素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是可接受的.结论 该指标体系可作为企业塑造OTC品牌时消费者影响程度的参考标准,权重系数的大小也可为OTC企业品牌塑造与品牌价值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张子烨;李亚徽;陈俐烨;穆璇;邵雪飞;王淑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医院骨科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应用情况和合理性.方法 收集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12月围术期使用PPIs的患者478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其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270例(56.49%)患者无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围术期PPIs疗程短于3 d的患者107例次(20.62%),疗程为8~14 d的患者106例次(20.42%);258例次(97.72%)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日剂量为40 mg,使用泮托拉唑的患者日剂量均为40 mg.结论 医院骨科围术期应用PPIs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存在无指征预防用药、给药方式不恰当、疗程过长及用量过大等不合理情况.应结合已有的推荐意见,制订PPIs在骨科围术期的使用规范,以指导医院骨科围术期PPIs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玉;王丽昕;冯梦玲;闫欣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国内地氯雷他定片与原研片剂体外溶出曲线的一致性.方法 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采用自动溶出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6种溶出介质下的溶出曲线;采用f2因子法对溶出曲线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 0.1 mol/L盐酸溶液中,受试片剂与原研片剂溶出行为相似;其余5种溶出介质下,部分厂家受试片剂与原研片剂的溶出行为有差异.结论 原研片剂在6种溶出介质下的溶出行为不同,但更能评价出部分厂家地氯雷他定片与原研片剂溶出行为的差异.建议采取多条溶出曲线进行一致性评价,为国内企业加强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承贵;李美芳;庞发根;李玉兰;王铁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通里攻下中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新乐市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断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里攻下中药鼻饲,疗程均为2周.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活性、降钙素原(PCT)、血淀粉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中药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升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总产氢量均下降,重度胃肠功能不良发生率与腹内压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里攻下中药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可能与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和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机制有关.
作者:郭丽霞;王彩芹;陶丽娟;肖胜霞;牛彦轻;王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酒精与安眠药混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酒精与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14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药物剂量分为A组(42例)、B组(50例)和C组(48例).A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B组、C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剂量分别为0.5μg/kg和1.0μg/kg)治疗.结果 B组、C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C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B组、C较A组下降明显(P<0.05),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5);B组、C组患者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C组患者清醒后头晕乏力、胃肠不适、精神萎靡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剂量为0.5μg/kg和1.0μ/k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酒精与安眠药混合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其中0.5μg/k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能更好地保护肝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顾巍峰;顼志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