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

赵宝华;张硕锐;李长明;陈素敏;霍超;张仲全

关键词:叶酸,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每次150 mg,每日1次)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叶酸片(每次5 mg,每日1次)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2.62%和2.91%,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94%和0.97%(P<0.05).结论 叶酸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可降低患者Hcy水平,且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 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9.408,P=0.009<0.05);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指标、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振明;辜德明;陈运旺;符玉水;陈石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介入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4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对性功能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BPH患者145例,均采用双侧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配合药物等方法辅助治疗.结果 术后6个月,145例患者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IPSS)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总分与前列腺液白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大尿流速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性功能评价表(BMSFI)随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性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BPH可有效改善患者性功能,减轻下尿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脑梗死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络活喜(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次300 mg,每日1次)治疗,均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696,P=0.030);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APTT,PT,TT水平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FIB水平、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TG,TC,LDL-C水平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HDL-C水平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153,P=0.696).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络活喜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小汉;杜广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用三氧联用盐酸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用三氧+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110例,按建档顺序进行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500 mg,每日3次)、阿卡波糖片(每次50 mg,每日3次)行常规降血糖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医用三氧,每个疗程10次.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IL-17)、IL-1β、IL-6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及躯体功能等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三氧+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治疗T2DM,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调节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环境色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环境色偏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23例住院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进行室内环境色喜好测验,采用等级相关处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23例患者总体色彩偏好顺序为绿、蓝、白、黄、橙、红、紫、灰、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的颜色偏好顺序等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的色彩偏好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在红色、橙色偏好程度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临床亚型在白色偏好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5<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临床亚型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环境色偏好均有影响,合理搭配冷、暖颜色(如绿色、橙色),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周小艳;蒋国庆;谭小林;杨辉;程雪;袁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参照Mofisky依从性评价表对102例UC患者加以评估,比较不同依从性UC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居住地、经济收入、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程度、医患关系、UC知识、UC病程、UC严重程度及类型、药品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10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好60例,占58.82%(60/102),依从性差42例,占41.18%(42/10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C患者治疗依从性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月收入低(OR=4.45,95%CI:2.09-27.25)、缺乏UC知识(OR=4.02,95%CI:1.94-24.37)、药品不良反应(OR=3.56,95%CI:2.11-19.98)、存在不良情绪(OR=3.22,95%CI:1.32-22.25).结论 影响UC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不断地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合理按时用药,提升服药依从性.

    作者: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2012年至2016年保肝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2012年至2016年医院患者保肝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6年保肝药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结果 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位于前10位的保肝药物分别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熊去氧胆酸胶囊、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苦黄注射液、促肝细胞生长素的DDC居高不下.结论 医院保肝药物应用相对合理,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

    作者:陈安妮;孙慧慧;王慧;李洋;方莎莎;王琳召;张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45例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人体成分和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后因脱落3例,终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理气方,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更高(81.82%比55.81%),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明显提高,血清CGRP水平下降(P<0.05).两组人体成分去脂组织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 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胡学军;何桂花;吴子安;刘刚;何家鸣;欧阳博文;蔡安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缬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和降压治疗,并口服缬沙坦,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脑降压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A组的76.19%(P<0.05);B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短于A组(P<0.05),血压相关指标改善优于A组(P<0.05),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联合清脑降压颗粒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疗程,安全性高,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志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丹参川芎嗪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日本大耳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待创面上皮化(伤后21 d)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对照组(A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B,C,D组)分别局部注射低、中、高质量浓度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于伤后32 d和56 d测量瘢痕厚度,并常规做HE染色,氯胺-T法检测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HPr)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PCNA)的表达及变化.结果 实验组中瘢痕厚度、HPr的含量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与药物质量浓度呈负相关(P<0.05),瘢痕组织中胶原含量和PCNA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呈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32 d和56 d实验组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通过减少胶原的合成水平,减少PCNA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可为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新选择.

    作者:冯登超;高栋梁;白翠翠;高东东;武斌;薛宏斌;杨喜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用于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预防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后寒战产妇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产妇采取布托啡诺10μg/kg,研究组产妇采取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40μg/kg.结果 两组产妇用药后3,5,10,30 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有一定变化,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寒战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100.00%比100.00%,P>0.05),但研究组产妇寒战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73±2.14)min比(5.66±2.54)min,t=2.9054,P=0.0055<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比16.00%,P>0.05).结论 采取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可缩短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停止时间,且安全性高,对产妇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影响小.

    作者:寇广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每次150 mg,每日1次)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叶酸片(每次5 mg,每日1次)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2.62%和2.91%,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94%和0.97%(P<0.05).结论 叶酸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可降低患者Hcy水平,且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作者:赵宝华;张硕锐;李长明;陈素敏;霍超;张仲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二陈汤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痰阻心脉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陈汤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痰阻心脉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痰阻心脉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陈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g及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二陈汤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痰阻心脉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Fg及D-D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邝唯铭;魏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扶正解毒法治疗晚期肺腺癌30例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法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片,每次0.25 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法治疗.均治疗3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56.67%比31.43%,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扶正解毒法治疗晚期肺腺癌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秦海运;潘淑云;李凤珍;王宁;胡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六味补血胶囊中没食子酸、芍药苷和藁本内酯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六味补血胶囊中没食子酸、芍药苷和藁本内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Symmetry Shield RP18 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采用波长切换方式,检测波长没食子酸为280 nm,芍药苷为230 nm,藁本内酯为334 nm.结果 没食子酸、芍药苷和藁本内酯质量浓度分别在0.046~0.910,0.049~0.970 g/L,2.1~52.3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0%,98.79%,97.15%,RSD分别为0.29%,0.97%,0.81%(n=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补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关潇滢;曾利娜;胡晓谕;温晓丽;赵渝;肖丽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工胃液中药用炭片对尿毒清颗粒的吸附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人工胃液中药用炭片对常用配伍药物尿毒清颗粒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吸附作用.方法 利用药物溶出度仪模拟人体内环境,将药用炭片和尿毒清颗粒同时加入人工胃液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毒清颗粒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并与尿毒清颗粒单独投入人工胃液中作比较,计算吸附率.结果 在人工胃液中,2.0 h内药用炭片对芍药苷的吸附率达92.62%.结论 药用炭片在人工胃液中对常用剂量尿毒清颗粒中有效物质芍药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服用尿毒清颗粒与药用炭片应间隔2.0 h以上.

    作者:崔彦;王伟英;马玉蓉;叶利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脾汤中木香和砂仁药对的煎煮工艺优化

    目的 评价不同水煎煮工艺对健脾汤中木香和砂仁药对的影响,并优化其煎煮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木香挥发油和砂仁挥发油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煎煮工艺.结果 煎煮时间对健脾汤中的木香挥发油和砂仁挥发油的含量影响大,浸泡时间次之,煎煮温度和煎煮压力的影响并不明显.健脾汤中木香挥发油的佳煎煮条件是在正常大气压下,药材浸泡30 min,100℃沸水中煎煮20 min;砂仁挥发油的佳煎煮条件是在正常大气压下,药材浸泡20 min,然后在100℃沸水中煎煮5 min,即在木香煎煮15 min时投入煎煮5 min.结论 该法建立的健脾汤中木香和砂仁药对的煎煮工艺,虽不能确定健脾汤的佳煎煮工艺,但也有助于健脾汤疗效的发挥,为健脾汤佳煎煮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罗伟良;梁晓燕;吴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扬州45家基层医院利巴韦林注射液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为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扬州基层医院2016年3月1日至3月5日利巴韦林注射液处方,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处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适宜性、用法用量、配伍用药等的分布.结果 男155例(49.52%),女158例(50.48%);年龄0~6岁33例(10.54%),7~18岁35例(11.18%),19~40岁57例(18.21%),41~64岁107例(34.19%),65岁及其以上81例(25.88%);无适应证用药203例(64.86%),用药依据不足110例(35.14%);给药频次1天1次310例(99.04%),1天2次2例(0.64%),隔天1次1例(0.32%);溶剂为0.9%氯化钠注射液156例(51.32%),5%葡萄糖注射液143例(47.04%),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 g)2例(0.66%),奥硝唑注射液3例(0.99%);给药途径静脉滴注299例(95.53%),肌肉注射9例(2.88%),神经阻滞5例(1.60%).结论 扬州45家基层医院利巴韦林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师、药师、护师对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培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郁;吴佳维;黄富宏;李娜;李全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和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每日3次)口服.均治疗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15%,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长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厚度、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因粥样硬化导致的炎症状态,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万义;苏燕玲;胡为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法检测丙戊酸药物浓度的动态飘逸校正系数

    目的 探讨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法检测丙戊酸药物浓度的动态飘逸校正系数.方法 以50μg/mL丙戊酸标准水溶液为质控样品,采用德国西门子全自动生化仪,分别在1个试剂盒的第48,108次测试时做质控检测,进行质控检测浓度动态飘逸指数函数的推拟.结果 动态飘逸系数k=(1+0.00066×n0.55535)n,动态飘逸校正系数k′=1/[(1+0.00066×n0.55535)n],并以第1,20,31,97,120,135次质控样品检测浓度验证计算,相对误差在±6%以内.结论 推拟得到的动态飘逸校正系数可用于丙戊酸质控检测浓度的动态校正,有利于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准确检测,可减少丙戊酸检测系统不定期定标或质控产生的试剂浪费.

    作者:周清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