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邹敏君;刘锐锋

关键词:硼替佐米, 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 增殖指数, 凋亡指数, 骨钙素水平, 骨密度
摘要: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选取75只健康雌性大鼠,建立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测定5组大鼠的骨钙素水平.再选取75只健康大鼠,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按分组进行体外干细胞培养至形成集落.将形成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注入1~5组大鼠的骨髓腔中,并分别给予1~5组大鼠0,0.1,0.3,0.5,1.5 mg/kg硼替佐米4周,每日抽取大鼠的外周血测定骨钙素水平.4周后处死大鼠,取其长骨做切片,检测大鼠的骨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 治疗前,5组大鼠骨钙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组大鼠骨钙素水平由高至低为1组、2组、3组、4组、5组;第5组大鼠的长骨骨密度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指数均高于其他4组大鼠(P<0.05),凋亡指数低于其他4组大鼠(P<0.05).结论 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效果确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行.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木瓜丸中双酯型生物碱限度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木瓜丸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醋酸铵溶液(冰醋酸调pH=3.5)-乙腈(75: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40℃.结果 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质量浓度分别在1.25~12.5μg/mL,3.10~31.0μg/mL,3.24~3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1%,RSD为1.50(n=6).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木瓜丸中3种有毒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巩晓宇;陆燕萍;陈喜悦;邱凤邹;陈秋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镁血药浓度的方法改进及质控评价

    目的 改进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镁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清样品经1.0 mol/L硫酸沉淀,以环己甲酸为内标,以2-溴-4′-硝基苯乙酮为衍生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0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1:19),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并对2016年度医院216份质控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标和丙戊酸镁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1 min和5.4 min,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1.0~200.0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2%~102.5%,批内、批间精密度RSD<2.3%,稳定性试验RSD<3.9%,2016年度质控数据批间RSD<15%,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要求.2016年度质控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所有质控数据均为在控.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丙戊酸镁血药浓度监测,室内质控评价保证了血药浓度监测质量.

    作者:杨颖达;何秋月;李德秀;王天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配合延续护理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配合延续护理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均予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院内护理,出院时做好健康教育,定期复查;延续护理组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结果 延续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后遵医用药评分、遵医合理饮食评分、遵医进行康复锻炼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时两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差异小(P>0.05);出院半年,延续护理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差异小(P>0.05);出院半年,延续护理组心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护理组半年再入院治疗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给予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再入院治疗率,改善其身心整体状态和社会功能,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黄敏;刘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肌梗死、心绞痛再入院等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3.64%(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波尔;刘文娜;张亚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指标优选金麻杏止咳片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金麻杏止咳片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绿原酸为指标,分别对醇提和水提工艺进行优选,对水提工艺进行醇沉浓度考察.结果 醇提工艺优选为10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工艺优选为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工艺的醇沉浓度为70%.结论 优选的金麻杏止咳片提取工艺,麻黄碱等4种成分的提取率均超过70%.

    作者:申玉龙;安丽娜;张鹏;王立伟;徐达;宋长国;金艳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选取75只健康雌性大鼠,建立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测定5组大鼠的骨钙素水平.再选取75只健康大鼠,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按分组进行体外干细胞培养至形成集落.将形成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注入1~5组大鼠的骨髓腔中,并分别给予1~5组大鼠0,0.1,0.3,0.5,1.5 mg/kg硼替佐米4周,每日抽取大鼠的外周血测定骨钙素水平.4周后处死大鼠,取其长骨做切片,检测大鼠的骨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 治疗前,5组大鼠骨钙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组大鼠骨钙素水平由高至低为1组、2组、3组、4组、5组;第5组大鼠的长骨骨密度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指数均高于其他4组大鼠(P<0.05),凋亡指数低于其他4组大鼠(P<0.05).结论 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效果确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行.

    作者:邹敏君;刘锐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药师思维模式定位与转变的探讨

    目的 使临床药师能尽快融入角色,更顺利地开展工作.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药师思维模式,结合实践经验,应用大量临床案例阐述临床药师思维定位与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 临床药师改变了固有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走向综合、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融入临床治疗团队.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思维模式的转变与正确定位,使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工作更便捷,在临床上的地位和作用更易被认可,真正成为临床药物治疗团队的一员.

    作者:张惠丽;魏令敏;武伟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基础上,低剂量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50μg/250μg,高剂量组给予50μg/500μg.结果 高剂量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患者(P<0.05);治疗10 d后高剂量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哮喘症状评分均优于低剂量组患者(P<0.05),治疗30 d与90 d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哮喘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应首选沙美特罗替卡松高剂量治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稳定期应首选低剂量治疗,哮喘症状控制满意且安全可靠.

    作者:吕媛媛;刘洋;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例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个体化用药和用药监护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例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资料,判断可疑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总结实施药学监护的要点.结果 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所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其高危因素有高龄、治疗周期长、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及肾功能不全等.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可以促进临床更加规范、合理地用药,更好地体现个体化用药及用药监护.

    作者:邓英光;张紫萍;林茵;郭秀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养正消积胶囊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毒副反应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正消积胶囊.连续化疗2个周期(6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为56.00%,与对照组的4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均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周围神经毒性和嗜睡等毒副反应,且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能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琳;李瑞林;李鲁明;许进秀;张晓丽;徐红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四氯化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中毒救治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四氯化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中毒救治措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医疗机构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总结、归纳文献,并结合临床救治经验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医院临床救治的115例四氯化硅中毒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仅有3例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四氯化硅中毒属中等溶解度、高浓度、强刺激性气体中毒,既有呼吸道局部刺激作用,又有心、肝、肺、肾等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白金;邹建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某综合性三甲医院1970例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性医院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调查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6年10月至12月1970例Ⅰ类切口手术在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统计其使用率和合理率.结果 1970例患者中,合理用药1873例,合理率为95.08%;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04例,预防使用率为15.43%,其中不合理使用97例,无指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占14.5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的占24.79%,给药时机不当的占2.56%,预防用药疗程超过24 h占58.12%.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标,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预防性用药疗程过长问题明显.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有待继续规范和提高.

    作者:唐静宜;张韶辉;张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93例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维生素E片(1粒/次,3次/日),治疗组70例给予口服还少胶囊(3粒/次,3次/日),联合用药组63例给予口服还少胶囊(3粒/次,3次/日),同时加服维生素E片(1粒/次,3次/日).3组均治疗12周.结果 共有184例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治疗4,8,12周后,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配偶受孕率明显提高;治疗12周后,精子密度治疗组增加了74.78%,联合用药组增加了83.48%;(a+b)级精子治疗组增加了98.74%,联合用药组增加了103.72%;a级精子治疗组增加了95.64%,联合用药组增加了94.97%;精子活率治疗组增加了72.26%,联合用药组增加了73.93%;精液量治疗组增加了30.99%,联合用药组增加了29.67%;精液液化时间治疗组降低了39.90%,联合用药组降低了39.41%;正常精子形态治疗组增加了160.80%,联合用药组增加了178.87%;精液中果糖含量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分别增加了38.08%和40.90%;α-中性糖苷酶活性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分别增加了41.75%和41.66%;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受孕率分别为19.70%和19.67%.结论 还少胶囊可明显提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提高患者配偶受孕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秦德怀;王文杰;秦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课程改革与评价初探

    目的 有效推动学校医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 改革.方法回顾性分析学校在推进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和评价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创建开放实验室,构建创新实验平台,推行微课和慕课教学模式.结果 与结论 通过机能实验平台的构建和革新、教学方式的更新,以及考评手段的合理化与多样化,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有效提高了学校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培养国内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作出了贡献.

    作者:葛璞;李静;姚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质量考察

    目的 考察市售不同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和工艺稳定性.方法 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方法对14个厂家49批次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性状、鉴别、游离水杨酸、释放度、重量差异、含量测定等进行检测,并对同一生产厂家不同批号产品及不同厂家之间产品逐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3个厂家各1批游离水杨酸不合格;1个厂家2批释放度不合格;所有样品性状、鉴别、含量测定合格;1个厂家1批样品为肠溶糖衣片,不需要检查重量差异,其余样品重量差异均合格.结论 14个厂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工艺可靠,质量稳定,但4个厂家质量不稳定,应改进工艺.

    作者:陈亚;陈清;张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六磨汤加味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神经肽Y、P物质和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六磨汤加味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83例IBS-C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磨汤加味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部不适、腹胀、排便性状和过程异常及症状总积分,以及NPY,SP,5-HT及生长抑素(SS)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与同期对照组患者相比,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41%,高于对照组的79.3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磨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改善患者脑肠肽分泌,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秀梅;王文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某三甲妇儿医院合理用药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目的 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管理.方法 介绍通过向现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嵌入合理用药管理软件、药品处方限定功能、设置用药禁忌标签提示、增添处方实时点评项目等措施,逐步建立和优化药学信息化体系的实践经验.结果 信息化建设举措实施可有效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不合理处方率由2014年的12.02%降至2016年的6.82%,并提高了药师处方点评的参与度和点评质量,延伸了药学服务模式,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结论 结合医院特色,对HIS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保障患者临床安全用药,提高医院药学服务和药事管理水平.

    作者:方瑞;吕昌;王铁桥;鲁培;王穗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青少年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临床记忆量表(CMS)分别评定执行功能和记忆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HAMD-24总分、WCST和CMS各因子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组间HAMD-24总分、CMS和WCST各因子的总测验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的完成分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均能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和认知功能,但帕罗西汀优于氟西汀.

    作者:刘小林;符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抗菌药物轮替政策对医院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轮替政策对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和耐药率的影响.方法 比较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实行抗菌药物轮替政策前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结果 第1轮抗菌药物轮替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轮替停用的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明显下降,对某些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也下降,但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上升;恢复使用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后,几种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趋于稳定或上升.结论 实行抗菌药物轮替政策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下降,但恢复被轮替抗菌药物的使用后,其耐药率趋于稳定或上升.

    作者:王梓;王锦文;李雪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金水宝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43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金水宝胶囊+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UTP)、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召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