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复方降压药的药学监护分析

郝杰

关键词:药学监护, 2型糖尿病, 复方降压药, 光敏性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服用复方降压药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1例2型糖尿病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引起皮疹的病例,探讨皮疹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临床药师对服用此类药物患者的药学监护切入点。结果噻嗪类药物含有磺酰胺基,易致光敏性药物反应,临床药师可将易致光敏性药物反应的药物品种及注意事项作为药学监护的切入点。结论临床药师应告知患者尽可能避免紫外线的照射,加强血压、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降压药物可有效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61例

    目的:观察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122例绝经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试验组采用雌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后观察评定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以主观指标评价尿失禁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41%,高于对照组的39.34%( P﹤0.05)。试验组治疗前平均漏尿量为(9.2±8.6)g,治疗后为(4.0±5.3)g;对照组治疗前平均漏尿量为(9.0±8.8)g,治疗后为(5.8±5.4)g;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雌激素治疗绝经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舶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云南黄连市售品质量评价

    目的:建立测定云南黄连中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等单体生物碱和总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比较不同商品来源云南黄连质量的差异。方法 HPLC法采用色谱柱Venusil MP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三乙胺调pH=5.0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5 nm;UV法于349 nm波长处测定总生物碱吸光度。联合上述方法对10批云南黄连药材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0.2000~2.0000,0.0924~0.9240,1.2780~12.7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61%,97.35%,99.03%,RSD分别为1.28%,1.52%,1.19%( n=6)。UV法测总生物碱质量浓度在5.112~25.56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聚类分析能将不同产地的10批云连药材分为3类。不同地区商品云南黄连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对市场上云南黄连的质量状况起到良好的评价作用,可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云南黄连奠定基础。

    作者:张德伟;封海霞;谢汉林;丁博;牟腊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阿莫西林和盐酸氨溴索血药浓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为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2柱(1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pH=4的0.01 mol/L醋酸铵溶液(8∶92,V/ V )检测波长为244 nm,温度为25℃,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阿莫西林质量浓度在12.3~200μg/mL、盐酸氨溴索质量浓度在0.72~11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日内精密度 RSD 分别为0.65%,5.81%,3.08%,日间 RSD分别为1.10%,9.28%,3.01%;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阿莫西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7±0.47)%,(99.56±2.05)%和(100.17±1.53)%,盐酸氨溴索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06±1.06)%,(91.22±2.10)%和(95.10±1.88)%;血药浓度峰浓度为(109.33±19.82)μg/mL,达峰时间为(3.01±0.76)h,血浆半衰期为(8.12±2.40)h。结论 HPLC法检测简便、准确,可为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严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市精神专科医院2011年至2013年口服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该中心口服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1年至2013年医院口服抗精神病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该院抗精神病药的DDDs和使用金额逐年增加。其中,DDDs从67.50万日上升至90.02万日,处方销售金额从358.38万元上升至856.91万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占总频度的98.83%~99.21%,而销售金额则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77.41%~88.35%,这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患者日益重视相关。2011年至2013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均为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利培酮,其中奥氮平金额排名由2011年的第3位上升为2012年和2013年的第1位;而DDDs前3位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氯氮平、富马酸喹硫平。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现已广泛使用于临床,成为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药物。该院抗精神病药使用基本合理,主要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作者:荆绮;王明卫;徐汝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甘露醇用量和疗程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的关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及疗程的甘露醇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水肿疗效的关系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4例,均经头部CT证实,随机对照原则分为3组。混合组26例,采用甘油果糖+呋塞米治疗;甘露醇A组27例,给予20%的甘露醇125 mL,给药时间及疗程根据病情变化加减;甘露醇B组31例,给予20%的甘露醇250 mL,6~8 h 1次。于治疗1,14,21 d时头颅CT按多田氏法对比脑实质内血肿体积及水肿体积,同时分析脑CT脑水肿情况,检测3组间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结果在血肿体积上,3组治疗1,14,21 d无变化( P﹥0.05);在水肿体积上,混合组治疗1,14,21 d无变化( P﹥0.05);甘露醇A组、B组治疗1,14,21 d存在显著变化( P﹤0.01),治疗14 d及21 d后甘露醇B组显著高于混合组和甘露醇A组( P﹤0.01);治疗1 d后,3组间脑CT检查脑水肿情况无差异( P﹥0.05);在治疗14 d及21 d后,混合组脑CT检查脑水肿情况显著优于甘露醇A组和甘露醇B组( P﹤0.01),甘露醇A组、B组间存在差异( 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BUN及Cr均存在变化( P﹤0.05),甘露醇B组治疗后BUN及Cr水平显著高于甘露醇A组和混合组( P﹤0.01)。结论大剂量或长疗程甘露醇使用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水肿关系密切,且对肾脏损害明显,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警惕。

    作者:陈建玲;谈晓侠;刘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师对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的分析

    目的:探讨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药师干预前(2010年6月至8月)与药师干预后(2011年6月至8月)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统计评价及对比分析2次调查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品种选择、给药时机、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干预前100例患者全部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率为100.00%;术前0.5~2 h用药78例(78.00%),术前2~24 h用药14例(14.00%),术后用药8例(8.00%),预防围手术期感染的用药疗程合理8例(8.00%),平均抗菌药物总费用为934.7元,平均住院总费用为7083.1元,人均住院时间为295.2 h。干预后,100例患者中有16例(16.00%)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 h用药100例(100.00%),无术后用药,预防围手术期感染的用药疗程合理为100例(100.00%),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2.0元,平均住院费用为4671.4元,人均住院时间为162.2 h,感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后,可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杨思芸;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洛他定及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88例

    目的:观察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各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观察组使用奥洛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7,14 d比较患者症状与体征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9.32%与48.86%,治疗14 d后分别为88.64%及71.59%,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洛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瑶;丁汝新;陈雪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6例美托洛尔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美托洛尔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15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美托洛尔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16例,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美托洛尔致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关节疼痛各2例;室上性逸搏心率,窦性停搏,室上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颜面及双下肢浮肿,阵发性头痛、胸闷加重,干咳,脱发、白发,视物模糊及腹部肌肉酸痛各1例。结论临床应重视美托洛尔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

    作者:李文军;罗敏;严郁;吴逢波;徐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28例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和对照组(尼莫地平),记录术后平均血压水平,监测7,14 d大脑中相关指标,随访6个月,应用Rankin评分评价预后。结果术后平均收缩压水平,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术后14 d显示观察组平均动脉血流速度( MCAVm )及 Lindigarrd 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7 d MCAVm及 Lindigarrd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预后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用药可更好地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敬轩;栾新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过敏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C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所致过敏反应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医院使用碘海醇注射液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623例,按性别、年龄及引起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结果623例患者中,有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危险因素为302例(48.48%);出现碘海醇过敏反应33例(5.30%),其中轻度过敏反应27例,中度过敏反应6例,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33例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均为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后30 min,且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以皮疹等皮肤黏膜表现常见。结论 CT增强扫描中应用碘海醇造影安全性较好,但仍需重视对其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应早预防、早处理,以提高造影用药安全。

    作者:李胜前;刘福;冯婧;江承平;杨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68例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3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甲硝唑+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200 mg+多西环素100 mg+奥美拉唑20 mg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治疗效果、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6%( P﹤0.05);研究组HP根除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 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奥美拉唑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嘉利;周西汉;张慧;吴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门诊药房工作量与人员配置探索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量与药学人员配置,为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药师工作项目调查表,对门诊药房现有药师工作内容进行为期2个月的跟踪观察统计,所有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汇总。结果该院门诊药房合理配置人员数约19人,结合日均处方量,约每人100张处方。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工作量的跟踪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作为合理配置人员数量的依据。

    作者:罗奇彪;叶涛;尹笋君;夏显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卡络磺钠联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腹部手术止血43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用于小儿腹部手术止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案。方法将收治的86例需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卡络磺钠注射液,对照组加用酚磺乙胺,均于术前30 min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术后静脉滴注2次/日,用药2 d。术后疼痛较剧烈患儿给予镇痛药。观察并记录患儿术中出血时间、切口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术野情况以及术后引流量;记录患儿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功能情况、血常规、肝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中平均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且患儿切口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术野清晰度较对照组更优(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 P ﹤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水平、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无明显差异( P ﹥0.05),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络磺钠可对小儿腹部手术起到良好止血效果,有效缩短术中出血时间,减少切口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提高术野的清晰度,且安全性良好,不会影响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注重细节,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硫辛酸中8种残留溶剂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硫辛酸原料药中乙醇、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甲苯、三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8种残留溶剂含量的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保证硫辛酸的质量满足药用要求。方法采用顶空进样系统程序升温法,以FID为检测器,以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 SPB-5,60 m ×0.53 mm,3.0μm )。结果乙醇、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甲苯、三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质量浓度分别在123.9~1983μg/mL,126.8~2029μg/mL,7.284~116.5μg/mL,12.89~1031μg/mL,95.32~1525μg/mL,27.05~432.8μg/mL,1.268~20.29μg/mL,0.1399~1.39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在0.9990~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95.9%,93.1%,95.3%,97.5%,95.2%,93.3%,91.1%,RSD分别为0.8%,0.7%,1.1%,0.9%,1.1%,1.0%,1.4%,1.0%( n=9);方法检测限分别为15.37μg/g,0.86μg/g,0.38μg/g,8.30μg/g,0.090μg/g,1.59μg/g,1.27μg/g,0.12μg/g。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简便,色谱峰分离度良好,适用于硫辛酸原料药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杨龙华;宿洁;陈涛;卢京光;栾成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花泌炎灵片中野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银花泌炎灵片中野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35℃,流速0.8 mL/min。结果野黄芩苷进样量在0.027~0.2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35%,RSD为0.56%( 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银花泌炎灵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凤芝;孙录;刘玉梅;耿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半夏总生物碱含量影响因素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综述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影响因素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半夏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总生物碱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含量受产地、栽培方式、炮制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镇咳、抗炎、止呕等药理作用。

    作者:肖琦;阳文武;张德伟;易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院神经外科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研究

    目的:了解2011年至2013年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神经外科病区医院感染发生率、各种病原菌的检出率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3年神经外科病区医院感染率在6%左右,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约占1/2。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试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尚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应加强要去临床管理,临床医生和药师共同努力,以降低细菌耐药性产生。

    作者:陈兢;左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应用现状

    目的:调查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146例,对住院期间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率为42.47%,低于其他多数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影响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心力衰竭或陈旧性心肌梗死;使用率较高的钙通道阻滞剂为地尔硫和氨氯地平。结论该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对部分患者钙通道阻滞剂使用指征不够明确、过于顾忌不良反应等问题,建议加强合理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的相关培训。

    作者:高柳;姜甜;贾友宏;李一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致四肢震颤乏力伴低血糖1例

    患者,男,82岁,主因“咳嗽、咳痰2周,胸痛10天”于2014年12月3日14:44入院。2014年11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白痰,无发热、胸痛、咯血,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等其他不适,未予重视。11月23日出现双侧胸前区疼痛,左侧为著,呈持续性隐痛,深呼吸或转动体位时无加重,仍偶有咳嗽、咳痰不适,自行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于12月3日门诊行胸部CT示贲门癌术后改变,吻合口周围壁略增厚;两肺渗出性病变,范围较2013-05-23片增大;双侧胸膜增厚,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当日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诊断为双侧肺炎;左侧胸腔积液;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贲门癌综合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入院后应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德国拜耳医药保健公司,批号为20131106,规格为每瓶0.4 g)0.4 g、每日1次抗感染,另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4 mg、每日1次对症治疗;按既往降糖方案早、中各口服瑞格列奈4 mg,晚口服阿卡波糖50 mg,入院前血糖控制稳定。住院期间血糖控制不佳,12月6日至11日起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空腹血糖低达2.2 mmol/L,餐后血糖低为3.9 mmol/L,12月7日起停用降糖药物,每日在密切监测血糖情况下口服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以纠正低血糖现象。12月11日(入院后第9天),诉四肢不自主震颤伴乏力感,家属诉患者睡眠时四肢不自主震颤并双手出现无意识抓取动作。追问患者及家属,上述现象初发生于入院后第6天,呈逐渐加重趋势,服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血糖达标后仍有此现象发生。综合考虑,盐酸莫西沙星致低血糖及周围神经不良反应可能性大,当日停用莫西沙星,次日血糖上升,恢复使用降糖药物,未再出现低血糖现象,血糖控制水平佳。12月13日四肢震颤乏力症状稍好转,12月15日诉四肢震颤乏力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韩锐;付桂英;王静;赵振满;任文静;吴坤;张婉璐;尹月;贾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种对比剂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探讨国产碘海醇注射液与进口碘普罗胺注射液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成本与效果,为遴选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原则将2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碘海醇组(试验组)和碘普罗胺组(对照组),运用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对2种对比剂的效果和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2种对比剂的影像对比度、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2种对比剂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疗效可靠,安全,国产对比剂更经济,可很好地替代进口对比剂,满足社会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的要求。

    作者:侯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