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芹;郑静;徐璐;江春秀
目的:观察替硝唑治疗加重型口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加重型口腔感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 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和头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替硝唑治疗加重型口腔感染效果好、安全性高、实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居武;夏宣童;伍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制备氨酚曲马多缓释片,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 K4M)为骨架材料制备对乙酰氨基酚(PT)颗粒,以HPMC K4M及乙基纤维素( EC )为骨架材料制备盐酸曲马多(TH)颗粒,并分别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两种颗粒的组成。两种颗粒以适当比例混合后(每片含PT 250 mg及TH 60 mg),压片制备氨酚曲马多缓释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两种主药的含量,用转篮法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考察,并与市售氨酚曲马多片进行比较。结果氨酚曲马多缓释片各项检查指标均符合药典规定,建立的HPLC法可同时测定两种主药的含量,体外释药特性均符合一级释药方程,与市售普通片比较,该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氨酚曲马多酚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理想,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具有较好的缓释特性。
作者:何文;伯古;谈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感冒热毒清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感冒热毒清合剂中的主要药味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连翘苷及绿原酸的含量,连翘苷测定时色谱柱为 C18柱(2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76:24),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7 nm;绿原酸测定时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88:1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连翘、金银花、板蓝根与熟地黄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质量浓度在6.88~137.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2),绿原酸质量浓度在5.02~100.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5)。连翘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30%,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1.93%( n=9)。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感冒热毒清合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邹晓华;戴安印;何伟康;邹杰;杜景伶;张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醒神通窍胶囊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Proidigy DDS3100A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90:10),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齐墩果酸质量浓度在12~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 Y=0.0504 X-0.2385,R2=0.9993( n=6),平均回收率为97.98%,RSD为1.62%( n=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醒神通窍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何雪冰;李作孝;熊军;张昊;杨思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护理干预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9月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期间,护理干预能提高化疗的临床疗效,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安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药库管理模式对提高医院药库效率及质量提高的价值。方法2014年(Ⅰ期)采用传统的药库管理模式,2015年(Ⅱ期),采用“5s”管理法及PDCA循环管理法,规范药库管理模式。比较Ⅰ期、Ⅱ期的药品使用及质量情况、药品周转情况和工作效率。结果在管理规范化后,Ⅱ期的总处方量虽比Ⅰ期更多,但药品使用的有效率更高,药品不合格率及报损率更低;药库存量有所下降,但药品的周转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药品出库量得到了增加,且员工盘点药物时间有所下降。结论规范化的药库管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作者:李福涛;尹玉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戊酸雌二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医院门诊诊疗的90例绝经1年以上,且要求取环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5例。A组于取环前1周均口服戊酸雌二醇,每次1 mg,每日3次,连续服药1周后进行取环手术,术前0.5~1 h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0.5 mg,按常规方法进行取环手术。B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采用传统扩宫后取环。比较两组术中宫颈松弛的情况、取环成功率、取环所需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指标。结果 A组在宫颈松弛情况、取环成功率、取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 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戊酸雌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手术,宫颈松弛好,取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宫春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米索前列醇及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0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按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不进行任何处理;观察组患者术前7 d每天给予1 mg戊酸雌二醇片,术前2 h于患者阴道内放置400 mg米索前列醇,术时给予5 mL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宫旁神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取环效果,取环时疼痛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取环成功率为95.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1%(χ2=9.042,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11.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6%(χ2=16.853,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932,8.031,8.031,11.528,P<0.05)。结论绝经妇女进行取环手术时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联合米索前列醇及利多卡因,可显著提高取环成功率,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扩张宫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戚桂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复方麻黄碱桔梗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采用Inertsil ODS-3 C18柱(2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含0.1%三乙胺的0.1%磷酸溶液(10:9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5.7150~57.1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8%,RSD为0.76%( 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复方麻黄碱桔梗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陆仕华;李丹凤;黄兴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中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在医院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的患者180例,临床药师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患者服药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持续用药组(138例)及停药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性及停药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持续用药组主要不良事件(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停药组( P<0.05)。调整危险因素发现,持续用药是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保护因素( P<0.05);停药是MACE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基层冠心病且行PCI治疗的患者,中断抗血小板用药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持续用药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中断用药是危险因素。
作者:王振娟;周树军;宗文仓;张立强;王云梅;孔令军;娄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黄连素片中芍药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4%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芍药苷和盐酸小檗碱的进样质量浓度分别在1.4961~187.0160μg/mL( r =0.9999)和1.7881~223.5126μg/mL ( 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8%( RSD=1.29%,n=6)和101.58%( RSD=1.7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黄连素片中芍药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李静;钱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医院进行接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患者行关节腔注射曲安缩松,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关节恢复情况以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6个月后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未发生明显改变,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 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小吾;唐金山;王军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和观察组(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93.33%比73.33%,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7 d时[(13.3±4.7)分比(19.5±5.2)分],14 d时[(6.9±2.1)分比(13.2±3.8)分,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伍苏方;杨平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香菊胶囊中迷迭香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结果迷迭香酸进样量在5.019×10-2~7.679×10-1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0%,RSD为0.35%( n=6)。结论该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香菊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菲;孙欣;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降低急诊药房值班风险,保障患者与医院的利益。方法分析急诊药房值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与结论环境与标示、医师与患者药师与管理等是导致急诊药房值班风险的主要方面。优化环境配置、完善合理流程、严格的药房管理及高素质药师团队等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急诊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降低急诊药师自身的工作风险。
作者:吴海燕;李连新;武晓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等级医院的评审前后对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对该院儿科出院病历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和研究,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为评审前,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为评审后。结果评审前抽取510份病历,评审后抽取480份病历。评审前后总药品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总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比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微生物的送检率、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及合理用药方面比较,差异都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等级评审有利于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吴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伴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80例糖尿病肾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控制饮食、血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各40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血纤维蛋白原、α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血纤维蛋白原、α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 P<0.05);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 P<0.05)。结论应用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可显著改善其临床指标,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江柳月;高明喜;吴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较丝裂霉素C分别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和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2例(98眼)为干细胞组,丝裂霉素C处理植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选择同期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5例(98眼)为羊膜组,丝裂霉素C处理植床,羊膜移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术眼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干细胞组为(3.0±0.6)d,羊膜组为(3.2±0.5)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0.001,P>0.05)。干细胞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8±1.0)d,羊膜组均未发生植片排斥或脱落情况,羊膜植片溶解吸收平均时间为(8.4±2.1)d,术区球结膜术后愈合情况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9.3±2.3)d,创面愈合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0.051,P>0.05)。干细胞组术后复发2眼,复发率为2.04%,羊膜组术后复发9眼,复发率为9.18%,组间比较干细胞组低于羊膜组(χ2=6.041,P<0.05)。干细胞组复发时间为(6.3±1.2)个月,羊膜组复发时间为(5.8±1.8)个月,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0.012,P>0.05)。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效果与羊膜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相当,但复发率较后者低。
作者:吕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利胆宽肠颗粒中栀子苷和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 C18柱(2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结果芍药苷和栀子苷进样量分别在0.494~3.950μg和0.684~5.4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7%和98.83%,RSD分别为0.73%和1.16%( n=6)。结论该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测定利胆宽肠颗粒中栀子苷和芍药苷含量的可靠方法。
作者:赵剑;李静;蒲清荣;黄锐;任桂林;罗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思连康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患儿菌群失调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胃肠黏膜保护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思连康口服,两组均给予ADD专科护理。比较两组菌群失调改善情况、止泻效果、二胺氧化酶水平、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χ2=7.768,P<0.05);观察组菌群失调改善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异常为8.05%,细菌培养菌群失调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3%和20.69%(χ2=19.393,20.077,P<0.05);观察组腹泻频率、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t=17.331,10.313,3.997,P<0.05);治疗后3 d和5 d,观察组二胺氧化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20.556,20.427,P<0.05)。结论思连康治疗能缓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王妍妍;关晶;温韬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