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脑安神片中二苯乙烯苷含量

王红;杨慈海;宋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补脑安神片,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补脑安神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 D-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Lichro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 D-葡萄糖苷进样量在0.2092~3.347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0.76%(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补脑安神片中制何首乌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至2015年门诊儿科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3000份,进行处方点评,并分别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给药途径、药物选择、处方主要诊断、不合理处方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中常用的给药途径为注射,处方数为1631张(54.37%);注射剂中首选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82.34%),口服药中首选甲泼尼龙片(52.12%);主要诊断为支气管炎(含支气管肺炎)的处方1269张(42.30%);不合理用药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占165份(68.18%)。结论该院门诊儿科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较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滥用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刘光明;黄良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湘雅医院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的:调查医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制订及改进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说明书用药专项点评的方法,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与持续改进提出整改意见。结果超说明书用药的主要体现:临床应用广泛,有新的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支持;无大样本、多中心循证医学支持,但有相关文献可循,且无合理的可替代药品(此两类均属合理用药,在医院使用广泛,但需加强用药管理);药品使用依据不足,应禁止其超说明书用药(此类现象已逐步被控制)。结论医院应加大对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力度,完善超说明书用药专项点评标准,加强医、药、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减少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使超说明书用药更加合理化与规范化,保障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钟一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赤芍配方颗粒与水煎剂中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建立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选用5个批次的赤芍饮片制备配方颗粒和水煎剂,采用薄层色谱( TLC )法分别进行定性鉴别;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方法对制剂中醇溶性浸出物的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测定制剂中的芍药苷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薄层色谱图中,赤芍配方颗粒、水煎剂与赤芍对照药材在相应的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色主斑点;赤芍配方颗粒与水煎剂中醇溶性浸出物和芍药苷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赤芍配方颗粒与水煎剂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为赤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订与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迎春;甄亚钦;高佳明;李军山;王鑫国;牛丽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苍术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藿香正气水中苍术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为30℃。结果苍术素进样量在0.02167~0.43309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 n=6),平均回收率为97.44%,RSD=0.83%( 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藿香正气水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立志;姜雪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复方抗溃混悬液Ⅱ的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抗溃混悬液Ⅱ(CAUSⅡ)的鉴别方法,为建立、完善医院内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黄芩、黄芪进行定性鉴别;并通过外观性状及紫外光谱(UV)法检测诺氟沙星,对 CAUS Ⅱ与复方抗溃混悬液(CAUS)进行鉴别。结果 CAUSⅡ中黄芩、黄芪经TLC法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相应缺味阴性对照不形成干扰。CAUSⅡ呈橙黄色,UV法273 nm波长处无吸收;CAUS为棕黄色,UV法273 nm波长处有吸收。结论 CAUSⅡ中黄芩、黄芪可用TLC法鉴别检出;与CAUS相比,CAUSⅡ可通过外观颜色及UV法鉴别。

    作者:叶根深;忻志鸣;葛德洲;姚莉;邓祖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秦皮提取物及秦皮甲素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秦皮提取物及秦皮甲素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保护作用,比较秦皮提取物与秦皮甲素的抗炎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角叉菜胶和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急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并给予秦皮提取物和秦皮甲素干预后,测量大鼠足厚度、体重变化,并记录关节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炎症模型大鼠模型组的IL-1β,TNF-α,MDA水平显著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 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2种炎症模型中,秦皮提取物组和秦皮甲素组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在角叉菜胶模型中,秦皮甲素在致炎1,2 h表现出抑制作用( P <0.05),秦皮提取物对 SOD活力有显著影响( P <0.05),秦皮甲素组在降低大鼠 TNF-α水平上较秦皮提取物组显著( P <0.05);在佐剂模型中,秦皮提取物组和秦皮甲素组 MDA含量显著降低( P<0.05),秦皮提取物组关节评分较低( P<0.05),秦皮甲素组在降低IL-1β水平上较秦皮提取物组更显著( P<0.05)。结论秦皮提取物及秦皮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秦皮甲素可能为秦皮的主要抗炎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 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汤丽芝;史亚军;刘继平;郭东艳;刘景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开展药学监护促进中风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风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以及药学监护对其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开展药学监护前(2014年)中风类中成药处方566份(A组)及开展药学监护后(2015年)的同类处方547份(B组),比较不合理应用的处方数,并从选用药物、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药物配伍4个方面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中风类中成药注射剂中使用频率高的为活血化瘀类,口服剂中使用频率高的为活血通络类,与辨证情况相符。药学监护开展后,医院中风类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处方数、4种不合理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减少( P<0.05),且在患者住院时间相当的情况下,平均住院总费用下降( P<0.05)。结论开展药学监护可促进中风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值得进一步完善。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止血、镇静、对症治疗、降低颅内压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尼莫地平,观察组患者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给予适当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情况和脑微循环时间(MCCT),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VS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 P<0.05);两组患者MCC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IL-6及TNF-α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 P<0.05)。结论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佳,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微循环,且安全性较好;适当的综合护理干预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宇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GP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4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近期疗效控制效果和治疗后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4项营养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控制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50%(χ2=12.5786,P=0.000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皮疹、腹泻、腹胀、恶心及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改善效果良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岭海;黄良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医院皮肤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0例,对照1组及对照2组各50例。3组患者均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和复方甘草酸苷;对照1组仅静脉滴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照2组仅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对照2组( 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较单用其中1种药物更能迅速控制病情,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劲;乔丽;刘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饮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标准适应性评估

    目的:根据2010年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附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要求,探讨中药材检验结果用于中药饮片质量评价的评估方法是否可行。方法通过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的比较,分析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标准的适应性,评估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检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部分中药材标准与中药饮片标准相适应,中药材检验结果可以引用至中药饮片检验报告。

    作者:何慧;孙成考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复方骨肽注射液用于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对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经清创后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骨折挫伤胶囊。根据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改善等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 P<0.05);试验组疼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 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16±0.83)分和(3.01±1.12)个月,与对照组的(4.23±1.02)分和(5.17±1.6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骨肽注射液对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贯叶金丝桃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贯叶金丝桃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金丝桃苷、黄酮总量(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干浸膏收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加乙醇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优选贯叶金丝桃的佳提取工艺。结果贯叶金丝桃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一煎加10倍量70%乙醇,浸泡0.5 h,二煎加8倍量70%乙醇,每次煎煮1 h。结论该提取工艺对金丝桃苷及总黄酮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重复性好,稳定可行。

    作者:罗旭;唐小龙;杨宋琪;陈海燕;柯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于提升服务能力的执业药师制度完善对策

    目的:完善我国执业药师制度,提升执业药师服务能力。方法通过分析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在职业准入中的现状和执业注册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结果与结论我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专业门槛要求低、报考学历宽泛,已严重限制了执业药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执业药师服务能力。执业药师数量上虽具规模,但注册率普遍偏低,尤其是医疗机构考取执业药师人员的注册情况不理想,建议修订相关政策,严控职业准入门槛,理顺上层管理部门间的关系,提高医疗机构执业药师注册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解决执业药师制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作者:贺盛亮;夏大华;董易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磁疗结合中药封包热敷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18例

    目的:观察磁疗结合中药封包热敷疗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后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4例,按不同的康复疗法分成磁疗组(A组)、中药封包热敷组(B组)及磁疗与中药封包热敷结合组(C组),各18例。3组患儿均于康复治疗4周后行X线摄片检查,评价其骨折愈合程度并判断疗效。结果 C组患儿局部疼痛及肿胀消失或明显减轻,上肢活动度明显改善,X线摄片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愈合程度显著优于A组和B组( P<0.05),但A组和B组患儿的骨折愈合程度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磁疗结合中药封包热敷疗法能有效促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望;刘勇;孙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目的:了解中药质量检测体系的现状,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方法从中药的定义、质量现状、质量标准、检测体系、思考与对策5个方面阐述中药质量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果与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可从多渠道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水平,从而确保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德伟;阳文武;封海霞;朱泽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医院接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结合胃镜检查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的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 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χ2=4.8214,P=0.028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6.67%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1201,P=0.7289)。结论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良喜;林岭海;吴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31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大医医学搜索(www. dayi100. com),检索2006年至2015年的中文期刊,对检索到的31例丹红注射液ADR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丹红注射液ADR中,多见的为过敏反应,共23例(74.19%),且多发生于用药后30 min内。结论临床应重视丹红注射液ADR的预防,规范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南家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香菇多糖对化学治疗后骨髓抑制合并脓毒血症的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骨髓抑制合并脓毒血症的防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化疗后骨髓抑制合并脓毒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人群80名作为正常组。两组患者治疗7,14 d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常规、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病原学。结果观察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脓毒血症休克和死亡总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 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和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细菌、真菌检出株数分别为9株和5株,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株和12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香菇多糖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合并脓毒血症能显著提高血细胞水平,缓解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宜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省级药品抽验计划实施状况分析与建议

    目的:探索适应陕西省药品监管需要的省级抽验计划制订的合理性,以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提高监督抽验效果。方法对2014年、2015年陕西省药品抽验计划内容和抽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2015年的抽验计划更具有操作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监督部门应根据本省药品质量监管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制订和调整抽验计划方案,以更好地发挥监督抽验作用,确保药品抽样、检验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由亚宁;张坚;冯斌;杨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