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明;霍仕霞;高莉;闫明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索数据库国内外有关rhG-CSF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rhG-CSF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肌痛、乏力、流感样症状、皮疹、注射部位反应等,一般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休克、急性肾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间质性肺炎等,需停药和急救,但较少见。结论 rhG-CSF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药品说明书罗列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一些严重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充分重视,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后密切观察,防范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积极处理,使发生后的损害后果降低到小。
作者:邓小军;徐蜀远;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片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门诊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衰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室内径(LV)]、血清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r)]水平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EF较治疗前显著减小,LV显著增大,研究组患者EF较对照组显著增大,LV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NA和Ad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片可有效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志高;言洁;朱幸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洛铂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SCLC患者46例,予伊立替康20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1.5 h,第1天;洛泊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2 h,第1天;每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6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11例,客观缓解率为34.78%,疾病控制率为76.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方案用于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较好,但毒副反应较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儒柳;阮新建;贾佳;王飞;刘慧龙;刘彦芳;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脑心通组,另外选取20名健康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氧化应激及微炎症指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结果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组治疗前血氧化应激水平及微炎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常规治疗组及脑心通治疗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 P<0.05)。脑心通组治疗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指标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改善( 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降低( P<0.05)。结论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同时伴有颈动脉内膜增厚,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
作者:常晓东;薛痕;杨有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纯康血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及纯康血脂胶囊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饲喂3周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纯康血脂胶囊组灌胃纯康血脂胶囊(0.5 g/kg),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混悬液(12 mg/kg),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共9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肝脏ICAM-1,V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纯康血脂胶囊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 P<0.05),肝脏ICAM-1,VCAM-1 mRNA表达均显著减弱( P<0.01)。结论纯康血脂胶囊可通过下调肝脏ICAM-1, VCAM-1 mRNA表达,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
作者:牛慧云;田彩云;杨玉梅;杜志强;任志生;杜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30.2 nm,灯电流为75%,狭缝宽度为0.2 nm。结果钠元素质量浓度在40~80 mg/L范围内与吸收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为0.42%( 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的含量,准确性高,结果可靠。
作者:柴龙龙;王凤山;王彦厚;安佰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按化疗前预先使用化疗辅助药物的不同分为3组,各30例。观察A组在化疗前12 h和6 h各预先口服地塞米松片10 mg;观察B组在使用化疗辅助药物及化疗药物后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时,口服地塞米松片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在使用化疗辅助药物及化疗药物后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时,静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格拉司琼。观察3组患者化疗后进食、食欲情况,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严重程度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增进食欲,效果显著,但仍有抑制免疫、骨质疏松、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不能耐受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特别严重的患者,可权衡利弊、短期使用。
作者:黄朝芳;黄玲;王小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活动期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活动期溃疡结肠炎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制作溃疡型结肠炎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临床表现,将观察组分为不同中医证型组,分析患者和健康者TNF-γ和IL-4水平变化。结果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大到小依次为湿热内蕴型26例(27.08%),脾胃虚弱型22例(22.92%),肝郁脾虚型18例(18.75%),气滞血瘀型14例(14.58%),脾肾阳虚型10例(10.42%),阴血亏虚型6例(6.25%);观察组患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不同中医证型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证患者IFN-γ水平高于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患者( P<0.05),虚证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实证患者IL-4水平较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IL-4测定对临床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警戒中的专业地位。方法介绍药物警戒相关知识,分析临床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应把握好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更好地发挥在药物警戒中的作用。参与建立药物警戒网络,重视早期发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高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在建立气腹前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基本情况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抗躁动效果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并检测躁动指标血清褪黑素浓度。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较短,Ramsay镇静评分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7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 P<0.05)。两组麻醉诱导前血清褪黑素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苏醒期血清褪黑素浓度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抗躁动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患者躁动,且可缩短恢复及拔管时间。
作者:黄洁;蒋文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价该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水平。方法按照《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测定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再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水产品中甲醛含量为(4.16±0.13)mg/kg。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是由标准溶液配制引起,其次是由测量重复性、样品处理和标准曲线拟合引起,而样品称量和样品定容引起的不确定度可忽略。结论该方法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符合规范要求,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可提高水产品的质量监管水平。
作者:邓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前列地尔、α-硫辛酸及甲钴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α-硫辛酸+甲钴胺组71例,前列地尔+α-硫辛酸组69例,α-硫辛酸+甲钴胺组72例,前列地尔+甲钴胺组68例,对照组70例,比较5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感觉症状和总体疗效。结果4个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感觉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1);与对照组相比,4个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尤以前列地尔+α-硫辛酸+甲钴胺组改善显著。结论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α-硫辛酸、甲钴胺的综合治疗才是治疗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
作者:杨昕;刘志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克罗恩生物治疗患者预防性抗结核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患者的诊疗过程,循证分析患者生物治疗中预防性抗结核方案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克罗恩患者生物治疗预防性抗结核用药监护,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在克罗恩生物治疗预防性抗结核合理用药方案的制订及减少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余凤玮;聂绩;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分别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上升( 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PaCO2及PaO2水平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失眠头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索茶碱应用于AECOPD具有显著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苟鑫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 )发生情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2015年558份ADR报告,从患者情况、给药剂型、药品分类、累及系统/器官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558份ADR报告中,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2.37%;涉及药品共112种(含不同剂型和规格),抗感染药品ADR占第1位,涉及患者共142例,涉及39个品种,其次为中药制剂;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07份,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有188份。结论加强药物知识培训,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可减少和预防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夏一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 )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择期行OPCABG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于常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剂量后继续以0.5μg/( kg·h )维持至手术完成。对照组患者于常规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心率收缩压乘积( RPP )、心排血量等指标,以及术前(T0)、桡动脉穿刺后(T1)、负荷量给药后(T2)、插管后(T3)、开胸后(T4)、吻合前降支(T5)和头低位搭前降支(T6)、关胸( T7)时的变化;观察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 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排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心排血量也波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稳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建立测定护肝布祖热颗粒中秦皮乙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 ×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9 nm,进样量为1μL。结果秦皮乙素质量浓度在1.06~21.1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加样回收率为100.65%, RSD为0.97%(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测得结果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秦皮乙素含量测定。
作者:黄耀广;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军卫一号工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通用计算方法,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科学量化手段。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及上级要求,分析军卫一号工程数据结构,选取可用的数据表,构建抗菌药物专用字典,并给出相应的SQL语句;结合药事管理委员等综合监管和干预措施。结果此算法和SQL语句基于军卫一号工程主要数据结构,对军卫工程各医院具用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并配合医院合理用药监管,促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均明显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通用算法配合医院综合监管措施,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武化;黄黎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高校医院药品使用相关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分析基本药物的配备和销售使用情况。结果2014年至2015年基本药物配备率分别为59.52%和55.54%,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0.69%和32.04%。中成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血液系统用药始终位于销售排行前4位。DDDs排序前3位的始终为阿司匹林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和阿卡波糖片。结论该院基本药物配备率达到二级医院要求,但销售金额使用率未达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
作者:庞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 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AD免疫疗法是这一领域中的新突破,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表明,仅清除Aβ并不能阻止AD的进展,而直接以tau蛋白为靶点的免疫治疗策略是目前的重要研究方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医药企业开始关注AD的免疫疗法,虽面临巨大挑战,但获得这一领域药物研发的成功,无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于红梅;方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