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市10家医院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李刚;龙恩武;杨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主要医院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成都市10家医院2013年至2015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处方数多的科室为呼吸内科,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大的糖皮质激素均为布地奈德。结论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引起重视,加强监管。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分别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上升( 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PaCO2及PaO2水平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失眠头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索茶碱应用于AECOPD具有显著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苟鑫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伊立替康联合洛铂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洛铂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SCLC患者46例,予伊立替康20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1.5 h,第1天;洛泊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2 h,第1天;每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6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11例,客观缓解率为34.78%,疾病控制率为76.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方案用于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较好,但毒副反应较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儒柳;阮新建;贾佳;王飞;刘慧龙;刘彦芳;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复方樟脑软膏的配制工艺改进及质量控制

    目的:改进复方樟脑软膏的配制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及保证其质量。方法按改进工艺配制复方樟脑软膏,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改进工艺使复方樟脑软膏配制时操作方便快捷,软膏细腻、均匀度好,符合质量要求。结论改进工艺可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能很好地控制软膏质量,适合大量生产。

    作者:武晓琼;李连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1例克罗恩生物治疗患者预防性抗结核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恩生物治疗患者预防性抗结核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患者的诊疗过程,循证分析患者生物治疗中预防性抗结核方案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克罗恩患者生物治疗预防性抗结核用药监护,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在克罗恩生物治疗预防性抗结核合理用药方案的制订及减少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余凤玮;聂绩;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及甲钴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前列地尔、α-硫辛酸及甲钴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α-硫辛酸+甲钴胺组71例,前列地尔+α-硫辛酸组69例,α-硫辛酸+甲钴胺组72例,前列地尔+甲钴胺组68例,对照组70例,比较5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感觉症状和总体疗效。结果4个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感觉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1);与对照组相比,4个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尤以前列地尔+α-硫辛酸+甲钴胺组改善显著。结论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α-硫辛酸、甲钴胺的综合治疗才是治疗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

    作者:杨昕;刘志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某高校医院2014年至2015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高校医院药品使用相关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分析基本药物的配备和销售使用情况。结果2014年至2015年基本药物配备率分别为59.52%和55.54%,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0.69%和32.04%。中成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血液系统用药始终位于销售排行前4位。DDDs排序前3位的始终为阿司匹林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和阿卡波糖片。结论该院基本药物配备率达到二级医院要求,但销售金额使用率未达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

    作者:庞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神经性皮炎4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咪唑斯汀、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及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积分、皮损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7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为(0.24±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9±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皮损积分为(0.42±0.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黄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军卫一号工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通用算法与临床抗菌药物监管

    目的:探讨军卫一号工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通用计算方法,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科学量化手段。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及上级要求,分析军卫一号工程数据结构,选取可用的数据表,构建抗菌药物专用字典,并给出相应的SQL语句;结合药事管理委员等综合监管和干预措施。结果此算法和SQL语句基于军卫一号工程主要数据结构,对军卫工程各医院具用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并配合医院合理用药监管,促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均明显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通用算法配合医院综合监管措施,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武化;黄黎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曼陀罗子对小鼠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

    目的:研究曼陀罗子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将培养的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在代谢活化和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分别以62.5,125,250,500μg/mL的曼陀罗总碱或625,1250,2500,5000μg/mL的氢溴酸东莨菪碱处理3 h后,弃细胞上清液,并加入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然后将细胞接种于含三氟胸苷的96孔板,计数各组的突变细胞集落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代谢活化和非代谢活化条件下,62.5,125,250,500μg/mL的曼陀罗总碱和625,1250,2500,5000μg/mL的氢溴酸东莨菪碱均未见诱导L5178Y细胞突变率的增加。结论62.5~500μg/mL的曼陀罗子总碱和625~5000μg/mL的氢溴酸东莨菪碱对小鼠L5178Y细胞TK基因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彭晓明;霍仕霞;高莉;闫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脑心通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脑心通组,另外选取20名健康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氧化应激及微炎症指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结果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组治疗前血氧化应激水平及微炎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常规治疗组及脑心通治疗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 P<0.05)。脑心通组治疗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指标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改善( 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降低( P<0.05)。结论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同时伴有颈动脉内膜增厚,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

    作者:常晓东;薛痕;杨有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活动期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活动期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活动期溃疡结肠炎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制作溃疡型结肠炎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临床表现,将观察组分为不同中医证型组,分析患者和健康者TNF-γ和IL-4水平变化。结果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大到小依次为湿热内蕴型26例(27.08%),脾胃虚弱型22例(22.92%),肝郁脾虚型18例(18.75%),气滞血瘀型14例(14.58%),脾肾阳虚型10例(10.42%),阴血亏虚型6例(6.25%);观察组患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不同中医证型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证患者IFN-γ水平高于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患者( P<0.05),虚证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实证患者IL-4水平较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IL-4测定对临床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成都市10家医院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主要医院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成都市10家医院2013年至2015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处方数多的科室为呼吸内科,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大的糖皮质激素均为布地奈德。结论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引起重视,加强监管。

    作者:李刚;龙恩武;杨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定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 )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择期行OPCABG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于常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剂量后继续以0.5μg/( kg·h )维持至手术完成。对照组患者于常规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心率收缩压乘积( RPP )、心排血量等指标,以及术前(T0)、桡动脉穿刺后(T1)、负荷量给药后(T2)、插管后(T3)、开胸后(T4)、吻合前降支(T5)和头低位搭前降支(T6)、关胸( T7)时的变化;观察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 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排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心排血量也波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稳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与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索数据库国内外有关rhG-CSF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rhG-CSF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肌痛、乏力、流感样症状、皮疹、注射部位反应等,一般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休克、急性肾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间质性肺炎等,需停药和急救,但较少见。结论 rhG-CSF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药品说明书罗列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一些严重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充分重视,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后密切观察,防范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积极处理,使发生后的损害后果降低到小。

    作者:邓小军;徐蜀远;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新进展及其药物研发展望

    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 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AD免疫疗法是这一领域中的新突破,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表明,仅清除Aβ并不能阻止AD的进展,而直接以tau蛋白为靶点的免疫治疗策略是目前的重要研究方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医药企业开始关注AD的免疫疗法,虽面临巨大挑战,但获得这一领域药物研发的成功,无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于红梅;方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曲美他嗪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径(LVESd)分别为(58.26±5.67)mm和(44.21±4.83)mm,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t=6.32,6.76,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U)分别为(46.21±5.07)%和(72.43±6.87)m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t=6.56,7.04,P<0.05);观察组患者24 h内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连续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内相邻2个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所有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分别为(125.64±17.26)ms,(113.47±14.75)ms,(20.11±5.66)%,(46.47±10.36)ms,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04,7.59,7.44,7.81, 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显著,对患者心脏功能和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改善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沈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伊伐布雷定片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片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门诊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衰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室内径(LV)]、血清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r)]水平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EF较治疗前显著减小,LV显著增大,研究组患者EF较对照组显著增大,LV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NA和Ad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片可有效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志高;言洁;朱幸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布祖热颗粒中秦皮乙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护肝布祖热颗粒中秦皮乙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 ×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9 nm,进样量为1μL。结果秦皮乙素质量浓度在1.06~21.1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加样回收率为100.65%, RSD为0.97%(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测得结果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秦皮乙素含量测定。

    作者:黄耀广;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2015年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推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方法从2015年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1000张,将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采用列表统计的方法,找出医院门诊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不规范处方占抽查处方的32.30%,不适宜处方占2.00%,超常处方占0.20%,用药味数32味以上的处方占2.10%,超剂量使用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占9.30%。结论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医生、药师应共同协作,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

    作者:倪玲;何春玲;宁剑;何娟;覃燕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30.2 nm,灯电流为75%,狭缝宽度为0.2 nm。结果钠元素质量浓度在40~80 mg/L范围内与吸收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为0.42%( 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的含量,准确性高,结果可靠。

    作者:柴龙龙;王凤山;王彦厚;安佰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