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58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夏一淼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 )发生情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2015年558份ADR报告,从患者情况、给药剂型、药品分类、累及系统/器官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558份ADR报告中,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2.37%;涉及药品共112种(含不同剂型和规格),抗感染药品ADR占第1位,涉及患者共142例,涉及39个品种,其次为中药制剂;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07份,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有188份。结论加强药物知识培训,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可减少和预防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克罗恩生物治疗患者预防性抗结核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恩生物治疗患者预防性抗结核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患者的诊疗过程,循证分析患者生物治疗中预防性抗结核方案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用药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了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克罗恩患者生物治疗预防性抗结核用药监护,有助于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在克罗恩生物治疗预防性抗结核合理用药方案的制订及减少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余凤玮;聂绩;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新进展及其药物研发展望

    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 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AD免疫疗法是这一领域中的新突破,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表明,仅清除Aβ并不能阻止AD的进展,而直接以tau蛋白为靶点的免疫治疗策略是目前的重要研究方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医药企业开始关注AD的免疫疗法,虽面临巨大挑战,但获得这一领域药物研发的成功,无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于红梅;方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脑心通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脑心通组,另外选取20名健康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氧化应激及微炎症指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结果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组治疗前血氧化应激水平及微炎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常规治疗组及脑心通治疗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高( P<0.05)。脑心通组治疗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指标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改善( 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降低( P<0.05)。结论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同时伴有颈动脉内膜增厚,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

    作者:常晓东;薛痕;杨有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神经性皮炎4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咪唑斯汀、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及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积分、皮损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7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为(0.24±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9±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皮损积分为(0.42±0.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黄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2015年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推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方法从2015年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1000张,将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采用列表统计的方法,找出医院门诊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不规范处方占抽查处方的32.30%,不适宜处方占2.00%,超常处方占0.20%,用药味数32味以上的处方占2.10%,超剂量使用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占9.30%。结论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医生、药师应共同协作,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

    作者:倪玲;何春玲;宁剑;何娟;覃燕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伊立替康联合洛铂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洛铂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SCLC患者46例,予伊立替康20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1.5 h,第1天;洛泊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2 h,第1天;每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6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11例,客观缓解率为34.78%,疾病控制率为76.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8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方案用于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较好,但毒副反应较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儒柳;阮新建;贾佳;王飞;刘慧龙;刘彦芳;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维吾尔医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维吾尔医学病名、病因机制,以及治疗、预防等进行综述。方法查阅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文献,收集并整理维吾尔医药学治疗及预防冠心病的图书,简述冠心病的维吾尔医学病名、病因机制,以及治疗、预防等情况。结果维吾尔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方法,用复方成药治疗及外用孜马迪治疗防治冠心病,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结论维吾尔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方法,提高维吾尔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夏提古力·买合木提;库尔班·艾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镇江市近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中列前5位的高危药品分析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镇江市2005年至201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数据库中排名前5位的高危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报告的一般规律及特点。结果与结论临床使用相关高危药品时,一定要合理规范用药,注意其ADR/ADE的临床表现,谨慎联合用药。

    作者:刘莹;闫舒;裴丹;房树华;荆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在建立气腹前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基本情况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抗躁动效果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并检测躁动指标血清褪黑素浓度。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较短,Ramsay镇静评分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7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 P<0.05)。两组麻醉诱导前血清褪黑素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苏醒期血清褪黑素浓度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抗躁动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患者躁动,且可缩短恢复及拔管时间。

    作者:黄洁;蒋文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花膏中蒙花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三花膏中蒙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以三花膏中野菊花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蒙花苷为对照品,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 ),以甲醇( A )-含10 mmol/L H3PO4的水溶液( B,48:52)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35℃。结果蒙花苷质量浓度在4.67~46.74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n=5),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为1.80%(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三花膏中蒙花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邱慧;戴群芳;汪保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伊伐布雷定片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片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门诊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衰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室内径(LV)]、血清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r)]水平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EF较治疗前显著减小,LV显著增大,研究组患者EF较对照组显著增大,LV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NA和Ad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片可有效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志高;言洁;朱幸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黔产紫金龙药材重金属含量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分析

    目的:建立黔产紫金龙药材中铅、镉、铜、汞、砷重金属含量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紫金龙药材中铅、镉、铜、砷、汞重金属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六六六、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结果除2批样品铅、铜超标外,其他药材中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灵敏,为紫金龙药材及含紫金龙的相关制剂原料来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董永喜;王霞;陈思颖;王爱民;廖尚高;王永林;董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曲美他嗪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径(LVESd)分别为(58.26±5.67)mm和(44.21±4.83)mm,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t=6.32,6.76,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U)分别为(46.21±5.07)%和(72.43±6.87)m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t=6.56,7.04,P<0.05);观察组患者24 h内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连续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内相邻2个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所有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分别为(125.64±17.26)ms,(113.47±14.75)ms,(20.11±5.66)%,(46.47±10.36)ms,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04,7.59,7.44,7.81, 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疗效显著,对患者心脏功能和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改善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沈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纯康血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纯康血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及纯康血脂胶囊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饲喂3周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纯康血脂胶囊组灌胃纯康血脂胶囊(0.5 g/kg),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混悬液(12 mg/kg),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共9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肝脏ICAM-1,V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纯康血脂胶囊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 P<0.05),肝脏ICAM-1,VCAM-1 mRNA表达均显著减弱( P<0.01)。结论纯康血脂胶囊可通过下调肝脏ICAM-1, VCAM-1 mRNA表达,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

    作者:牛慧云;田彩云;杨玉梅;杜志强;任志生;杜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布祖热颗粒中秦皮乙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护肝布祖热颗粒中秦皮乙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 ×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9 nm,进样量为1μL。结果秦皮乙素质量浓度在1.06~21.1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加样回收率为100.65%, RSD为0.97%(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测得结果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秦皮乙素含量测定。

    作者:黄耀广;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30.2 nm,灯电流为75%,狭缝宽度为0.2 nm。结果钠元素质量浓度在40~80 mg/L范围内与吸收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为0.42%( 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血液保存液Ⅲ中钠的含量,准确性高,结果可靠。

    作者:柴龙龙;王凤山;王彦厚;安佰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地塞米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按化疗前预先使用化疗辅助药物的不同分为3组,各30例。观察A组在化疗前12 h和6 h各预先口服地塞米松片10 mg;观察B组在使用化疗辅助药物及化疗药物后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时,口服地塞米松片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在使用化疗辅助药物及化疗药物后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时,静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格拉司琼。观察3组患者化疗后进食、食欲情况,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严重程度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增进食欲,效果显著,但仍有抑制免疫、骨质疏松、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不能耐受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特别严重的患者,可权衡利弊、短期使用。

    作者:黄朝芳;黄玲;王小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与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索数据库国内外有关rhG-CSF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rhG-CSF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肌痛、乏力、流感样症状、皮疹、注射部位反应等,一般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休克、急性肾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间质性肺炎等,需停药和急救,但较少见。结论 rhG-CSF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药品说明书罗列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一些严重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充分重视,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后密切观察,防范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积极处理,使发生后的损害后果降低到小。

    作者:邓小军;徐蜀远;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临床药师在药物警戒中的专业地位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警戒中的专业地位。方法介绍药物警戒相关知识,分析临床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应把握好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更好地发挥在药物警戒中的作用。参与建立药物警戒网络,重视早期发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高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军卫一号工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通用算法与临床抗菌药物监管

    目的:探讨军卫一号工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通用计算方法,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科学量化手段。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及上级要求,分析军卫一号工程数据结构,选取可用的数据表,构建抗菌药物专用字典,并给出相应的SQL语句;结合药事管理委员等综合监管和干预措施。结果此算法和SQL语句基于军卫一号工程主要数据结构,对军卫工程各医院具用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并配合医院合理用药监管,促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均明显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通用算法配合医院综合监管措施,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武化;黄黎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