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杰;耿冶飞;李佳
目的:考察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对糖尿病兔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兔模型,测定给药前后糖尿病兔的血糖值和血清胰岛素浓度;以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剂量的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的降血糖作用和给药后糖尿病兔的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给药后,各剂量组糖尿病兔血糖下降、血清胰岛素浓度上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低、中、高剂量组相对生物利用度( Fr)分别为33.08%,18.99%,15.35%,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 Fp)分别为19.4%,13.3%,11.6%。结论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给药后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兔的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作者:姜宗文;肖秋生;杨文慧;肖金宝;张宝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 )下呼吸道感染经验性治疗的佳用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评估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从而得出经验性治疗佳药品的选择。结果与结论根据ICU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碳青霉烯类是有效的经验性治疗药物。
作者:郑冬妮;徐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检验所如何建立适宜、高效的共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考察和分析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共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情况,从而建立共用管理体系的可行思路。结果建立食品药品共用管理体系主要从5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修订不同管理和技术要素的文件,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二是制订专门的食品检验业务流程和报告书系统;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保证业务工作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五是取长补短,开展内部技术交流,丰富和提升实验室管理内涵。结论共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为食品药品检验工作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任学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水杨酸麝香草酚搽剂中樟脑和麝香草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 Thermo B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樟脑、麝香草酚质量浓度分别在2.012?8.048 g/L和0.04576?0.18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 RSD=0.71%)和98.64%( RSD=2.0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4(GRK4)变异体A142V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将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组48例和非杓型组62例,分析GRK4的SNPA位点变异体A142V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杓型组与非杓型组GRK4变异体A142V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杓型组以野生型GG分布为主,而非杓型组AG+AA突变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杓型组( P<0.05)。结论 GRK4 A142V变异体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关,携带A142V变异体的患者夜间血压更易升高。
作者:唐辉;蔡跃;张苗;唐乙媚;曾春雨;周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及其他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口服。治疗12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4.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好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能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恰当的干预措施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该院干预前、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各74例,对比总结干预措施对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结果围术期临床药师未进行干预措施的患者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程度要落后于干预后的患者,干预前的合理率为9.46%,而干预后已高达81.08%,且干预后有6例未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的合理程度方面也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有8例术前未用术后用,合理率为78.37%,干预后100.00%患者术前2 h内使用;患者手术后48 h内用药率亦明显增加,从干预前的6.75%增加到干预后的79.41%;患者平均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下降,从干预前的5.03 d和10.62 d分别下降到干预后的2.01 d和7.46 d。干预前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结论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患者围手术期合理用药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果。
作者:景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部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医院2012年与2013年的第1季度住院部镇痛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比洛芬酯、塞来昔布、帕瑞昔布的使用数量、使用金额均居前列;镇痛药物在骨科用量大,其次为肿瘤科和疼痛科。结论医院住院患者镇痛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在个体化给药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谢菡;葛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抗尿路感染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菌种鉴定。低抑菌浓度( MIC )测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联合抑菌浓度指数( FICI )测定采用棋盘法。结果82株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中,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对22株细菌有协同抗菌作用,占26.83%。急性杀菌作用中,选取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后协同抗菌作用和环丙沙星 MIC降低均明显的铜绿假单胞菌P34和P58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药物处理8 h时,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处理组的细菌数明显低于两种药物单独处理组。浊度试验结果显示,药物处理3h后,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细菌浊度出现明显差异。结论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联合应用不但具有抗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和溶菌作用。
作者:宋洁;何召云;宫海燕;许思权;陈先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头孢他美酯片中盐酸头孢他美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00 mm ×4.6 mm,10μm),以乙腈-2 mmol/L高氯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盐酸头孢他美酯质量浓度在10.0?80.0 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质量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5%,RSD为1.23%( 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盐酸头孢他美酯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瑶;龙恩武;袁浩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优化丹参总酚酸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方法以丹参总酚酸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采用三因素水平Box-Behnken设计法,考察了微波真空干燥前浸膏相对密度、微波功率、干燥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经过验证,确定其佳工艺参数,浸膏相对密度为1.29 g/mL的稠膏,微波功率为585 W,微波干燥时间为22.33 min;对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实测平均值与模型预测值相对接近,表明该模型可靠。结论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具有干燥时间短、耗能低、特别适合热敏性成分的干燥等优点,值得在中药物料的干燥工序中推广。
作者:方耀平;唐富丽;秦郁文;董自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被认为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阻断RAS的激活是治疗NAFLD的途径之一。血管紧张素-(1-7)[ Ang-(1-7)]是RAS的新成员,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相比,被认为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脂质沉积及门静脉高压等。该文就Ang-(1-7)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治疗前景进行综述,以探讨Ang-(1-7)能否成为治疗NAFLD的新方向。
作者:李灿;邹楠;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09年至2014年国内医药期刊发表的关于左氧氟沙星致 ADR/ADE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索到有效病例409例,其中20?60岁316例(77.26%),60岁以上74例(18.09%);女性患者237例(57.95%);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有349例(85.33%);患者日剂量集中在400 mg,有274例(66.99%);ADR/ADE累及多个系统/器官,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皮肤潮红等,有187例(45.72%),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108例(26.41%)、神经系统损害42例(10.27%)、全身性损害42例(10.27%)。结论应注重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和宣传教育,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百泉;王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解决我国廉价药缺失的措施。方法从政府部门、法规政策等方面分析廉价药缺失的原因。结果与结论可通过提高廉价药保护意识、保障廉价药企业的合法利益、建立和完善廉价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解决廉价药缺失的困境,从而维护公众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作者:倪新兴;田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应用丹红注射液的48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其临床安全性。结果共53例(1.09%)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剂量不同和用药时间不同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年龄、性别、病种不同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临床应用广泛,用药时间过长和用药剂量过大均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故应严格控制该药的适应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控制输液速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娟;计曼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阴虚阳亢、瘀血阻络型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LVH)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并LV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加服血府逐瘀汤并随症加味,每日1剂,连服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及左室心肌厚度。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78.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8, P=0.349)。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不同程度减小(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W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阴虚阳亢、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疗效独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预防左室重构较西医治疗表现出较大优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及对小鼠脑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试验方法,以睡眠时间为指标,研究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测定小鼠全脑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结果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短起效时间为连续给药5 d;佳给药剂量为2080 mg/kg,在剂量为4160 mg/kg时药效减弱,表现为复杂的量效关系;给予枣仁安神颗粒2080 mg/kg后,小鼠全脑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时效关系明显、量效关系复杂,其改善睡眠作用由细胞因子介导。
作者:张颖;齐越;吴怡;秦文艳;朱竟赫;孟莉;尤献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将医院口腔科门诊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胶囊,每次6 mg,每日3次)治疗,观察组加用一清胶囊(每次1.0 g,每日2次)治疗。采用Sign病损面积计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后1个月的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Sign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2.69%( P<0.05)。结论一清胶囊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宏涛;阎晓飞;赵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21例、西药组23例、结合组25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合组为92.00%,明显好于中药组的61.90%和西药组的56.52%( P<0.05);结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中药组的42.86%和西药组的43.49%( P<0.05);结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率为88.00%,明显好于中药组的61.90%和西药组的52.17%(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较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瑜;杨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并发阴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确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研究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均阴道深处放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宫颈糜烂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12个月时研究组宫颈糜烂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3,6,12个月的HPV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阴道高危型HPV感染者,能有效控制宫颈炎症,提高HPV转阴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爱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