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对持续时间相同的心房颤动转复效果比较

韩佳;王云飞;王佳旺;吕峰峰;吴华菊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抗心律失常药对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相同患者的心房颤动转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心房颤动患者40例,按用药意愿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记录其在6,12,18, 24 h内的颤动转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内具有较好的转复效果,整体转复率90. 00%,总有效率90. 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对照组分别为60. 00%,55. 00%和55. 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不同抗心律失常药对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相同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其中胺碘酮转复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米非司酮.随访1年.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雌二醇( E2 )分别为(102. 4 ± 11. 23),(28. 45 ± 4. 31),(55. 6 ± 6. 41)pg/mL,对照组为(102. 8 ± 12. 34),(62. 54 ± 4. 23),(72. 4 ± 11. 2)pg/mL;试验组术前、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孕激素( P )分别为(0. 78 ± 0. 07), (0. 38 ± 0. 06),(0. 62 ± 0. 03)pg/mL,对照组为(0. 76 ± 0. 09),(0. 65 ± 0. 12),(0. 68 ± 0. 11)pg/mL;试验组术后E2和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对照组有10例( 17. 54%)复发子宫肌瘤,试验组有2例( 3. 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者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对预防子宫肌瘤复发有一定疗效.

    作者:丛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疾病50例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眼底疾病患者100例(10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 50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丹参片,给予研究组患者复方血栓通胶囊.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0. 1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 05),≥0. 5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 05),但治疗前后0. 1~0. 5比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P>0. 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0. 1,0. 1~0. 5,≥0. 5比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P>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力≤0. 1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0. 5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但两组患者0. 1~0. 5比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P>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 00%( P<0. 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庄京京;杨庆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格拉司琼单用或联用防治腹腔镜胆囊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术后格拉司琼单独或联合用药防治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组与联合组,各40例.单用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格拉司琼,联合组患者在单用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结果 联合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 50%,明显低于单用组的22. 50%(χ2=4. 67,P<0. 05);联合组焦虑评分为(50. 32 ± 5. 45)分、抑郁评分为(46. 55 ± 6. 13)分,明显低于单用组的(67. 43 ± 6. 57)分和(59. 34 ± 7. 99)分( t=4. 32,3. 98,P<0. 05);联合组满意度为92. 50%,明显高于单用组的80. 00%(χ2=5. 55,P<0. 05).结论 腹腔镜胆囊术后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格拉司琼,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防治恶心呕吐有显著效果,同时可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小君;李孟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100例及护理要点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3年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专项护理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共100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98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NT-proBNP)为(2 876. 94 ± 2 328. 96)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8 835. 62 ± 3 520. 78)μg/L ( P=0. 94 ) ,也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4 738. 45 ± 2 739. 63)μg/L( P <0. 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 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 16%(χ2=4. 32, P=0. 04).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专项护理治疗急性左心衰,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NT-proBNP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马会芳;法宏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并护理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环孢素口服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皮肤出血、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护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33%,高于对照组的68. 33%( P<0. 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增加( P <0. 05),治疗后10 d,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 P>0. 05),观察组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水平均无显著变化( 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67%,与对照组的13. 33%相当( P>0. 05).结论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并护理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增加,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

    作者:何秋仙;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黄芪降浊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黄芪降浊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甲苷含量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黄芪降浊颗粒的提油和水提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黄芪降浊颗粒提油的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的水提取6 h;水提佳工艺为1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 优选的生产工艺合理、可靠,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作者:康新莉;谢斌;盛蓉;谭睿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薄膜组装技术制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基底及其应用进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 )定量检测痕量分析中均一、稳定、重复性好的活性基底膜至关重要.薄膜组装技术制备的纳米薄膜高度有序、厚度均一、可控,可增强分析物分子的拉曼信号,提高SERS的特异性和灵敏度.SERS技术制样简单、不受溶剂水的干扰,可以实现在分子水平上无损、灵敏、定量的检测痕量分析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不同领域.该文对SERS增强基底的薄膜组装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和癌症检测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东梅;徐维平;徐婷娟;吴亚东;金勤玉;盛竹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欣母沛早期防治B-Lynch缝合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55例

    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后早期应用欣母沛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医院11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欣母沛),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子宫切除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减少( P<0. 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子宫切除率显著降低( P<0. 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B-Lynch缝合术后患者早期应用欣母沛能快速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有效避免子宫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外转移患者45例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外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内科2014年1月至6月采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治疗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外转移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12月采用同样治疗方法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 TACE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肿瘤原发病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恶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 05),且观察组的一般毒副作用缓解更快,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采用小剂量肝素联合奥曲肽治疗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外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抑制肿瘤转移与复发.

    作者:王景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76例

    目的 探讨根除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药物联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52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四联药物治疗,共治疗14 d,停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溃疡康复达68例,对照组达55例;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 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 05%( P<0. 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较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阿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构建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体系,提高处方点评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指导,采取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软件与专业人员人工点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完善处方点评标准、院内用药教育及行政干预等手段,优化处方点评流程及组织架构,构建一套科学、完善、可操作的处方点评体系.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医院门急诊处方2012年67 566张,2013年76 833张,2014年86 579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为依据,对所抽查处方逐一审查,应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及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体系,可高效点评不合理处方,及时发现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行政管理手段,纠正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处方合格率.实施该体系以来,处方合格率逐年上升,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89. 33%,96. 30%,98. 70%.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用药教育、行政干预等措施可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持续改进不合理用药现象,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唐志立;唐捷;王丽;郭林林;夏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酮洛芬药理研究进展

    酮洛芬是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s)、促炎肽和/或脂氧化酶(LOXs)的活性,从而抑制致炎性物质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及血栓素的生物合成,使缓激肽释放减少,产生显著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酮洛芬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定量地取决于药物的酸性,对白细胞介素-8(IL-8)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能增强其抗炎活性.酮洛芬的抗炎活性可能还与各种活化剂所引发的清除活性氧(ROS)、活性氮(RNS)及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突变的能力有关.酮洛芬因抑制COX-2活性而降低内源性PGF2α浓度,有诱导癫痫发作的潜在风险.局部用酮洛芬,可因为Ⅰ型游离自由基的作用而引起光敏毒副反应,还可因分子结构中分离的羧基而导致接触性皮炎反应.该文系统地综述近年来酮洛芬的药动学、药效学和药理毒理研究进展,重点从化学本质上揭示其产生药理、药效和毒副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设计、开发酮洛芬类新产品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石开云;余清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CF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49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CF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TCF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61. 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 86%( P<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 02%,对照组为65. 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CF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且联合用药后并未增加药物毒性,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恩;王永恒;霍斌亮;程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盐酸米多君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37例

    目的 观察盐酸米多君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米多君,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 59%,高于对照组的75. 68%( P<0. 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大尿道外压及大尿道闭合压均增加( P<0. 05 ) ,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 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肛提肌力电值均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0. 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 22%,对照组为13. 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采用盐酸米多君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膀胱的储尿能力及控尿能力,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李爱萍;覃敏;杨凯;寸艳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43例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疗程均为 8 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疗效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 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 74%( P<0. 05 ) ,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P<0. 05).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巧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及常用药物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机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各类降压药物不断出现,其治疗方案也不断增多.因此及时了解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现状与趋势,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回顾性分析了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的研究,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璠;丁秀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60例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7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6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降低( P<0. 05),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增高( P<0. 05),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P<0. 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0例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筛选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服用维生素C及补钙.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4 mg,每日1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3. 33%,高于对照组的50. 00%( P<0. 05);试验组患儿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痛、器官病变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 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武才胜;刘继琼;李敏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5例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疗效及其护理重点.方法 将7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结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 14%( P<0. 05);观察组治疗后Fib、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配合护理干预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万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用于辅助生殖91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醋酸西曲瑞克用于辅助生殖控制性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7月医院符合相关条件行第1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新鲜周期患者182例,分为短效曲普瑞林长方案组(A组)及醋酸西曲瑞克拮抗剂组(B组),各9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 LH )、加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孕酮(P)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卵裂率、可用胚胎数以评价获卵情况.结果 两组LH、加HCG日LH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 P>0. 05),但B组患者E2水平较A组明显下降( P<0. 05).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获得胚胎总数间均未见明显差异( P >0. 05),两组妊娠率间亦未见明显差异( P>0. 05).B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P <0. 05),皮疹、皮肤潮红和流产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结论 醋酸西曲瑞克能获得长疗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相当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晶晶;高姗姗;张洋;于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