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谊;李竞;王煜
目的:观察天芎头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口服天芎头痛汤,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68%(P<0.05).结论:自拟天芎头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孙惠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分别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周、6、12、24个月邻近阶段椎体X线等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组邻近阶段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近期疗效相仿,但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君亮;王兆江;姜益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活血化瘀治崩漏、补气健脾治便秘及甘温法治发热3则验案探讨王自立主任医师临证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顺从假象而治即反治法论治疾病的特点.
作者:李初谊;李竞;王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肿痛消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肿痛消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影响条件(即醇沉浓度、浸膏相对密度、烘干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同时对颗粒粒度、水分含量、生产效率等进行检验分析.优选该颗粒剂的佳制备生产工艺.结果:综合分析试验中的各项指标,肿痛消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是醇沉浓度为含醇量60%,相对密度为1.26~1.36,烘干温度为55~65℃.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葛新春;毕映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分析大学生失眠的发病及病因病机特点,将失眠大学生分为热扰心神,心神失养,心气郁滞,痰食扰心4型进行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调摄,才能达到佳疗效.
作者:王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450例产妇进行产后抑郁、一般情况与认知功能调查.结果:产妇发生产后抑郁者100例,发生率为22.2%;教育程度、意外妊娠、妊娠合并疾病、初产妇与分娩方式为影响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抑郁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完成总应答数、总错误数、完成一个分类卡片数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状况与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呈负相关,与完成总应答数和总错误数呈正相关.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多伴随有认知功能损害,并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田安安;魏彩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以2010-2012年<西部中医药>(原<甘肃中医>)所载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比较方法,对所载1 559篇文献按照基金来源、作者地域分布、作者学历分布、作者职称状况及其他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学术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耳穴放血、贴压及面部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门诊就诊的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耳穴放血、贴压及面部拔罐法;对照组采用体穴针刺、大椎穴及背部阿是穴刺络拔罐法,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放血、贴压及面部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安全、方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亚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9-2011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敷擦复方共111首,采用Access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提炼用药规律.结果: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较高,补虚药只占5.09%.祛风湿类常用的药为生川乌、生草乌;活血化瘀药常用乳香、红花;解表药常用细辛;清热药常用黄柏;化痰止咳平喘药常用生天南星、白芥子;常用的敷擦剂为酒、醋.结论: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在运用祛风湿、活血化瘀、解表、清热、化痰药物,以畅通气血,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常用毒性药物为生品川乌、细辛、草乌,复方应配伍解表药、开窍药以促进药物在体表的吸收.
作者:唐瑛;肖力强;江花;王倩;王科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尿崩症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切除术的A组、经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切除术的B组、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的C组各30例,3组术后均予体液、心理、环境、尿道的综合护理,同时观察术后尿崩症发生的例数、血管升压素的水平以及每小时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C组共发生尿崩症9例,明显少于A、B两组;C组血管升压素明显高于A、B 2组;尿崩症患者术后3天每小时尿量明显低于术后1天,血管升压素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天.结论:内镜辅助经鼻-蝶窦手术能有效减少术后尿崩症的发生,且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尿崩症患者的恢复.
作者:严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在抗肾间质纤维化(RIF)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了中医药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优势,且有望从中医药中研发出具有抗肾纤维化的新型、特效药物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明龙;曾永祥;赵健雄;卢守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盆腔腹痛方治疗盆腔腹痛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腹痛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抗菌素+妇炎康片口服为主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盆腔腹痛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自觉症状、盆腔阳性体征消失或改善;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盆腔腹痛方治疗盆腔腹痛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英;张建萍;张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3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胰汤100 mL,每12小时胃管内注入,夹闭胃管1小时后开放,同时用清胰汤200 mL保留灌肠.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6.7%;治疗组在腹痛腹胀缓解,排气、排便的恢复,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开腹手术率和病死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施治辅以中药清胰汤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世祥;贾兴梅;高鹏;杨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电动步态减重仪进行步态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把100例患侧肌力未达到3级,不能达到站立平衡状态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针刺按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电动步态减重训练仪,在患者不能达到站立平衡时,进行早期步态训练,并配合康复训练,30天后观察患者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偏瘫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运用电动减重步态训练仪有利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及步行速度的提高.
作者:肖红;王爱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对中医电子病历技术特色及其发展的探讨,指出我国中医电子病历技术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良,重点应集中在中医信息的标准化、结构化以及集成化方面,同时需重视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作者:孟尹;金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非心源性胸痛(NCCP)患者的临床特点,调查NCCP患者的食管外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为NCCP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连续入组的206例GER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评分(VAS)、食管外症状、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以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结合胃镜检查、反流症状评分将GERD患者分为GERD-NCCP组和GERD-非NCCP组进行比较.结果:①NCCP患者中多见的胸痛部位是胸骨后、剑突下(42.1%);疼痛程度明显的是胸骨后放射至后背痛(5.8±1.7);②NCCP组患者RDQ评分显著高于非NCCP组(P<0.01),NCCP组食管外症状发生率为35.7%,普遍高于非NCCP组的29.1%,咽部异物感、咽喉炎发生率分别为50.8%、38.8%,50.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CCP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亦显著高于非NCCP组(P<0.01).④NCCP组SF-36量表8个维度,除社会功能外,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组间比较,NCCP组各项积分均低于非NCCP组,其中身体疼痛、生命活力、精神健康3个维度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NCCP患者常伴有心理状态改变和生活质量下降,胸痛的程度、部位以及对疼痛的恐惧均对患者有一定影响.提示对NCCP患者的治疗应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协同,可全面改善其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文红;林征;林琳;王美峰;张红杰;宋玉磊;孙昌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医案3则,将安欣欣老师临证重视调理脾胃的经验,从脾胃虚证,甘温补脾;益气升阳,不忘滋阴;肝脾同治,重在健脾;脾胃久病,兼以化瘀;它脏疾病,重视调脾5个方面加以论述,指出脾胃虚证,治以温阳健脾;温阳药物,容易伤阴,温阳勿忘滋阴;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关系密切,肝脾同病,治疗应补中兼疏;脾胃病久,亦多兼瘀,治疗时宜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它脏有病也可累及脾胃,临证应重视调脾.
作者:王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猪甲生肌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蛇伤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溃疡面外敷猪甲生肌膏治疗;对照组62例溃疡面用0.2%雷佛奴尔溶液湿敷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4例,好转6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38例,好转15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5.48%,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甲生肌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疗效优于雷佛奴尔溶液.
作者:罗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必要时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单纯夹板固定者4~6周拆除夹板,采用外固定架固定者如干骺端稳定,2~3周后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如干骺端不稳定,4周时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夹板固定不超腕关节,并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同时通过X线片观察术后即时、3天、7天、14天时骨折复位丢失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个月时从腕关节的疼痛和屈伸活动2方面评价疗效.结果:优259例,占83.55%;良40例,占12.90%;可6例,占1.94%;差5例,占1.61%.结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少数无效病例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等有限手术方法.
作者:邓强;刘朝辉;王亚伟;张彦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安糖1号治疗脾肾气阴两虚型初发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脾肾气阴两虚型初发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合理饮食,运动治疗,戒烟限酒,调畅情志等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糖1号加减治疗.观察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血脂、体重指数、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3个月后2组糖代谢各指标均较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腹血胰岛素(FINS)、2小时胰岛素(2HINS)均较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INS、2h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血压(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停服中药1月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血压(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糖1号治疗脾肾气阴两虚型初发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军和;杨振亚;张永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