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欣欣老师调理脾胃法临床应用举隅

王凤丽

关键词:调理脾胃, 临床应用, 安欣欣
摘要:通过医案3则,将安欣欣老师临证重视调理脾胃的经验,从脾胃虚证,甘温补脾;益气升阳,不忘滋阴;肝脾同治,重在健脾;脾胃久病,兼以化瘀;它脏疾病,重视调脾5个方面加以论述,指出脾胃虚证,治以温阳健脾;温阳药物,容易伤阴,温阳勿忘滋阴;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关系密切,肝脾同病,治疗应补中兼疏;脾胃病久,亦多兼瘀,治疗时宜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它脏有病也可累及脾胃,临证应重视调脾.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代陇上著名道医刘一明传略及医书概要

    对甘肃具影响的医家之一刘一明先生传略及其辑录的五部医学著作<眼科启蒙><经验奇方><经验杂方><杂疫证治><痧胀全书>做了概括性论述.

    作者:李应存;王战磊;万婷;李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分别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周、6、12、24个月邻近阶段椎体X线等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组邻近阶段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近期疗效相仿,但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君亮;王兆江;姜益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七味消脂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七味消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七味消脂饮,1剂/d;对照组予辛伐他汀,10 mg/次,每晚1次,治疗8周后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总疗效经Ridit分析,U=3.356<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消脂饮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效果较辛伐他汀更明显.

    作者:滕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香桂养胃散的制备

    目的:建立香桂养胃散的佳制备工艺,并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木香、肉桂、干姜、香附、川芎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对芍药苷,阿魏酸,橙皮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强,色谱斑点分离良好,色谱定量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论:香桂养胃散制备方法简便易行、质量可控.

    作者:张永玲;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对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必要时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单纯夹板固定者4~6周拆除夹板,采用外固定架固定者如干骺端稳定,2~3周后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如干骺端不稳定,4周时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夹板固定不超腕关节,并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同时通过X线片观察术后即时、3天、7天、14天时骨折复位丢失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个月时从腕关节的疼痛和屈伸活动2方面评价疗效.结果:优259例,占83.55%;良40例,占12.90%;可6例,占1.94%;差5例,占1.61%.结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少数无效病例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等有限手术方法.

    作者:邓强;刘朝辉;王亚伟;张彦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归芪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归芪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归芪多糖高剂量组(100 mg/kg)、归芪多糖低剂量组(50 mg/kg)和阳性药物对照组[黄芪精口服液(1.8 g/k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通过皮下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各药物组分别灌服归芪多糖(50 mg/kg和100 mg/kg)和黄芪精口服液(1.8 g/kg),1次/d,连续灌服6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并加强2天后计算小鼠耳廓肿胀度及脾脏、胸腺指数.结果:100 mg/kg归芪多糖能明显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与阳性对照药物黄芪精口服液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归芪多糖在50~100mg/kg剂量范围内可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脾脏和胸腺的萎缩,增加小鼠免疫脏器指数.结论:归芪多糖可恢复小鼠对外源性过敏原所导致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且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和胸腺的萎缩.

    作者:许珊丽;王恒瑞;于双;樊文博;蒲秀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学生失眠的中医辨治

    分析大学生失眠的发病及病因病机特点,将失眠大学生分为热扰心神,心神失养,心气郁滞,痰食扰心4型进行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调摄,才能达到佳疗效.

    作者:王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李泉云主任组方用药之经验

    从组方的药物性味、升降浮沉、组成、配伍、用量、功能、应用、机理、单方验方、煎煮、服药方式等方面探讨李泉云老师提出的临证组方用药要效而简,不可滥而繁,以免相互抵消或制约其功效.同时强调用药应既在理法之中,又不拘泥于成规,为名相所束缚;其组方十分重视小方与小方配套应用;小方之中,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平胃散可谓方剂中四大台柱,涵盖了中医气、血、痰、湿四大方面;临证时应敢用药、会用药、慎用药.

    作者:周云霞;周红霞;赵雪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猪甲生肌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猪甲生肌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蛇伤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溃疡面外敷猪甲生肌膏治疗;对照组62例溃疡面用0.2%雷佛奴尔溶液湿敷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4例,好转6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愈38例,好转15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5.48%,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甲生肌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疗效优于雷佛奴尔溶液.

    作者:罗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中度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中度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0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μg/250μg)治疗.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2组哮喘控制水平(FEVl)改善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情况及咽部不适发生率、声音嘶哑发生率、咽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FEVl改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咽部真菌感染)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金水宝胶囊对中度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控制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向建华;毛良平;韩鹏凯;王世波;张锦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三黄中空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三黄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寻找治疗痔疮的新型中药栓剂.方法:采用水、丙二醇及水和丙二醇的混合液分别做药物分散媒进行试验,以分散度、黏度、沉降度为指标进行考察,同时对外壳基质PEG1000、PEG4000、十六醇的配比进行优选,以栓剂硬度、形成时间及熔融时间为考察指标,确定基质处方佳方案,后将黄芩、黄连、黄柏3味中药灌装于半合成脂肪酸酯制成的空心栓壳中,制成三黄中空栓,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考察.结果:三黄中空栓各项指标符合标准.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程晓华;姜华;徐玉娥;蒋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川丹消斑汤联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川丹消斑汤联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MS合并CAS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厚度积分、心脑血管重要事件的发生及再住院率.结果: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厚度积分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除血脂外,其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丹消斑汤联用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所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蒋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髁翻转移位骨折3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髁翻转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髁翻转移位骨折患者33例,3~6个月后随访,评定疗效.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优28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3.4%.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髁翻转移位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郭景仲;王桂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以课程开发为引导开展中医药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探讨

    在总结20多年药理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课程开发为引导,开展中医药专业<药理学>课程建设研究方案,方案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中心,并开发了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药理学教学课件以及药理教学案例库等.

    作者:王金权;王丽;王兰霞;杨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两益汤对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及TNF-α、IL-4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两益汤对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和血清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哮喘的机理.方法:采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等体积混合液制备急性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生理盐水(A组)、两益汤(B组)和氨茶碱(C组)对哮喘潜伏期的影响;以卵蛋白致敏法制备慢性豚鼠哮喘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生理盐水组(D组)、两益汤组(E组)和地塞米松组(F组)豚鼠血清TNF-α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两益汤组能明显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P<0.01),两益汤组与氨茶碱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益汤组能显著降低哮喘状态下豚鼠血清TNF-α(P<0.05),并能显著降低哮喘状态下豚鼠血清IL-4的水平(P<0.01).结论:两益汤有延长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的作用,其对哮喘呼吸道炎症的抑制可能与下调哮喘豚鼠TNF-α和IL-4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庆大;刘萍;蔡乐;李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中医反治法的临床运用

    通过活血化瘀治崩漏、补气健脾治便秘及甘温法治发热3则验案探讨王自立主任医师临证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顺从假象而治即反治法论治疾病的特点.

    作者:李初谊;李竞;王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医改形势下甘肃省中医药防病与健康教育活动探讨

    分析传统医学防病的理论精髓和社会实践,<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的治未病原则、养生保健理念以及甘肃省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阐述现代健康教育的作用,指出围绕生活方式转变的疾病防治活动是提高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而且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甘肃省将中医治未病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是欠发达地区实施新医改的亮点和特色,且与新形势下的医学模式转变完全吻合.

    作者:钱国宏;文建强;王玉;康国荣;郑访江;鲁培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珠子草药材中有效成分咖啡酸含量的测定

    目的:建立珠子草药材中咖啡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珠子草咖啡酸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mazu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B)∶0.1%磷酸(A)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测得11个产地珠子草中咖啡酸含量在0.122~0.610 mg/mL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6%.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珠子草中咖啡酸含量的测定;云南产珠子草咖啡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地,以咖啡酸含量进行评判,云南产珠子草具有其道地性.

    作者:梁云;李彩东;张伟;王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肿痛消颗粒的制备工艺

    目的:建立肿痛消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肿痛消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影响条件(即醇沉浓度、浸膏相对密度、烘干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同时对颗粒粒度、水分含量、生产效率等进行检验分析.优选该颗粒剂的佳制备生产工艺.结果:综合分析试验中的各项指标,肿痛消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是醇沉浓度为含醇量60%,相对密度为1.26~1.36,烘干温度为55~65℃.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葛新春;毕映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穿心莲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

    目的:检测穿心莲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穿心莲片中铜(Cu)、砷(As)、镉(Cd)、汞(Hg)、铅(Pb)的含量.结果:穿心莲片中铜(Cu)、砷(As)、镉(Cd)、汞(Hg)、铅(Pb)的含量分别在10、2、0.1、0.02、0.8 ppm范围,折算成日服剂量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推荐的各元素的大日摄入量.结论:穿心莲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远低于相关标准,服用安全.

    作者:黄文华;宋艳刚;谭隋子;刘东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