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孙美利;张舒媛;魏颖;时晓娟;张晶;徐暾海;刘铜华
目的:观察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和空白贴,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和心脉疏膏穴位贴敷,30天1个疗程,治疗3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5%,优于对照组的72.5%、57.5%(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赵海红;孙胜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中医证型与血清γ-GLO、AFP、CHE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黄疸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血清γ-GLO、AFP、CHE检测。结果: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复合证型,γ-GLO水平与4证型组关系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气虚瘀黄证组,AFP: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气虚瘀黄证组,CHE: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气虚瘀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湿热组与瘀热组比较γ-GLO、AFP、CH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组、瘀热组分别与其余2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组与复合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γ-GLO、AFP、CHE 对于判断慢性乙型重型黄疸中医证型、病情、辨别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理贤;沈瑞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团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中医药研究生以社区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模式、优势进行全面概述,并对其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梁英喜;刘希;张小华;王红坡;段飞鹏;崔帅;刘杰;高晓美;张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心理健康辅导对围绝经期情志抑郁的影响。方法:将围绝经期情志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心理健康辅导,对照组采用心理健康辅导。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Gr、HAMD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心理健康辅导能改善围绝经期患者抑郁症状,较单纯心理健康辅导更有效。
作者:邱连利;蒋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254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阴道置药,对照组106例同时给予六味地黄汤治疗,观察组148例同时应用六味地黄汤加中医体质辨识治疗,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根据不同中医体质(平和质、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加入相应药物,以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及治疗显效率、复发率判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连续随访6月,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87.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观察组阴道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复发率为14.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02(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阴道内环境,维持显效率,有效抑制复发,远期疗效好。
作者:王芳;王兴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将2011年MDRO感染患者15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2012年3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比较2组患者MDRO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MDRO医院感染率(5.97%)较对照组(3.0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DRO感染监测中,前瞻性监测优于回顾性监测,能及时发现菌株并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MDRO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作者:王莉;唐春莲;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影响,观察其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24例分为试验组64例(非糖尿病患者26例,糖尿病患者38例),对照组60例(非糖尿病患者22例,糖尿病患者38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疗程14天,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脂、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敏肌钙蛋白及游离脂肪酸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游离脂肪酸、高敏肌钙蛋白水平,保护心肌细胞。
作者:王春彬;陈应忠;周名纲;汪汉;蔡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长期留置导尿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对住院并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67例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并与2011年常规护理下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46例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为8.96%,常规护理组为23.91%,χ2=4.774,P=0.029;满意度循证护理组为91.8%,常规护理组为79.7%,χ2=4.949, P=0.026。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男性患者长期留置导尿CAUTI的发生率。
作者:王建平;赵敏;成敏洁;陈丽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近几年荞麦(甜荞麦、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归纳,指出荞麦的化学成分有黄酮、蛋白质、脂肪、植物甾体类等,其有降糖、抗肿瘤、抗氧化镇痛抗炎等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应进一步加强对荞麦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蕾;孙美利;张舒媛;魏颖;时晓娟;张晶;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5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1剂/d,早晚分服,2组均以连续用药1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泌素(GAS)及生长抑制素(SS)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GAS、SS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GAS、SS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其辅助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S分泌,抑制GAS分泌有关。
作者:赵静;张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生脉颗粒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五味子薄层鉴别方法以及HPLC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Luna C18(150×4.6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薄层鉴别方法简单,阴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在0.0712~2.136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可操作性强。
作者:王莲萍;刘专专;孙岩;杨玉华;孙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以“肝脾相关”理论为出发点,从肝脾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论治肝源性糖尿病2方面入手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肝源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但其治则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渴病”的治则。
作者:景婧;宫嫚;杜宁;孙永强;张宁;张帆;吴欣;刘红虹;周超;罗生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加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500 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7天,葛根素注射液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对照组64例予敏使朗6 mg,3次/d,盐酸氟桂利嗪10 mg,1次/d,每晚口服,盐酸丁咯地尔0.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5%、76.5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时开英;朱晓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实施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服用独一味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12、24小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换药后30分钟、康复训练后30分钟的疼痛评分及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是提高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慧;梁晓燕;李旭升;张娟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不同纯化方式和优化色谱条件建立湿疹康喷剂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浓氨水碱化后三氯甲烷萃取方法、AB-8大孔树脂方法、中性氧化铝吸附方法纯化样品,通过HPLC进行含量测定,确定佳纯化工艺;采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 mm×150 mm,5μm ),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2∶8);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Y=646567X+8332.1(r=0.9999);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Y=501596X-414182(r=0.9994)。结论:三种不同纯化方式中,浓氨水碱化后三氯甲烷萃取方法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测定含量好,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峰形佳,保留时间合适。
作者:王少平;曾以旺;陈燕瑞;代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自尊水平(自卑感量表,FIS)评分和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量表,MCM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FIS和MCMQ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患者FIS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5);观察组MCM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自尊水平,改善应对方式。
作者:王丽;何丽娟;朱玉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虫创愈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红参、续断、骨碎补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12 nm。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红参、续断、骨碎补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川续断皂苷Ⅵ在4.16~41.6 mg(r=0.9999)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4%。结论:建立的虫创愈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准确、专属性及重现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
作者:杨志军;张文丽;贾忠;袁文珺;吴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予益气通脉片口服,3次/d,6粒/次;对照组患者予复方丹参片口服,3次/d,3片/次;2组均以28天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疗效优于对照组的73.75%(P<0.05);治疗组患肢的皮温、间歇性跛行、疼痛和踝肱指数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片治疗TAO能有效改善TAO患者的临床缺血症状和体征,具有改善肢体动脉血供的作用。
作者:李骥;邢鹏超;赵诚;曹烨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现状,探讨其改进方法。方法:成立“生命圈”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门诊预约诊疗选择率由37%上升至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手段对提升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效果明显,有助于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付晓燕;张萍;刘利青;刘金菲;吕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对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颈本体感觉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1次/d。治疗21天后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检测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除矩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可改变颈本体感觉性眩晕症状,提高平衡功能。
作者:李旗;田福玲;王凤玲;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