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证型分布

卢雪莲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医证型分布
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为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多证型之间的联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对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然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规律。结果:7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为618例(85.8%),体力劳动者为102例(14.2%);20~29岁为354例(49.2%),30~39岁为264例(36.7%),40岁及以上为102例(14.2%);居于前三位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湿盛证162例(22.5%)、痰火上扰证120例(17.5%)、脾虚肝旺证114例(15.8%)。结论:本组调查的7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主要是与脾肾有关,体力劳动者主要与肝脾有关;年龄在40岁以前的患者主要与肝脾有关40岁及以上患者,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肝脾相关”立论治疗肝源性糖尿病

    以“肝脾相关”理论为出发点,从肝脾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论治肝源性糖尿病2方面入手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肝源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但其治则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渴病”的治则。

    作者:景婧;宫嫚;杜宁;孙永强;张宁;张帆;吴欣;刘红虹;周超;罗生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甘肃省子午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调查庆阳市子午岭林区药用植物资源,为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庆阳市子午岭林区药用植物采取文献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药用植物的分布与森林覆盖面积、密度有关,从南向北逐渐减少;耐寒、耐旱药用植物大多生长在向阳山梁或半山坡,喜水或全草类生长在川台、河谷地,药用乔木或灌木生长在阴坡或沟掌,蕨类生长在山谷森林覆盖的林下;紫斑牡丹、穿山龙、苦参、甘草、干漆、五倍子、黄芩、酸枣仁、款冬花、槲寄生、苍术、马兜铃、泽泻、秦艽等为蕴藏量较大的野生品种。结论:本调查发现未载入庆阳市中草药历史普查记录的共计86个品种,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急待研究开发利用。

    作者:张宏伟;孙国政;何登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通过对脾胃虚寒、心脾两虚、胃阴亏虚、湿热滞中4型病案的介绍,指出胃脘痛患者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的基本发病机理,体现王自立主任医师同病异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思想。

    作者:王煜;赵统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50例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全方位护理措施,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方位护理。询问其发病诱因,介绍环境,讲解有关急性胰腺炎的知识,进行心理护理,症状护理,以及药物护理;康复期讲解预防复发的诱因,观察患者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1例因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均治愈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心理护理,密切配合治疗,严密观察病情,以及康复期的饮食指导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

    作者:曹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决策树患者就诊趋势分析功能的设计及实现

    基于ID3算法构造患者就诊趋势决策树,对甘肃省中医院中医诊断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得到患者就诊趋势分析结果,有效指导医院及时掌握患者就诊趋势与规律。

    作者:高侠;滕璐灵;李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降压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降压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84.44%,2组在降压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在健康愉快感、躯体症状、性功能、工作表现、生活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方面效果与西药降压药相当,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具有突出效果。

    作者:刘士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对颈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对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颈本体感觉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1次/d。治疗21天后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检测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除矩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可改变颈本体感觉性眩晕症状,提高平衡功能。

    作者:李旗;田福玲;王凤玲;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六安市城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作者:唐伟;陈久红;薛金洲;王欢欢;马燕;周正光;孙长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中医证型与血清γ-GLO、AFP、CHE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中医证型与血清γ-GLO、AFP、CHE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黄疸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血清γ-GLO、AFP、CHE检测。结果: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复合证型,γ-GLO水平与4证型组关系依次为: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气虚瘀黄证组,AFP: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气虚瘀黄证组,CHE:湿热发黄证组>瘀热发黄证组>气虚瘀黄证组>复合证型组。湿热组与瘀热组比较γ-GLO、AFP、CH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组、瘀热组分别与其余2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组与复合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γ-GLO、AFP、CHE 对于判断慢性乙型重型黄疸中医证型、病情、辨别疾病所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理贤;沈瑞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佛手益气活血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TXB2、6-Keto-PGF1α、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佛手益气活血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模型大鼠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佛手益气活血汤对大鼠TAO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佛手益气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分别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佛手益气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佛手益气活血汤30.0、15.0、7.5 g/kg;连续灌胃14天后检测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及VEGF表达水平。结果:佛手益气活血汤对模型大鼠血浆6-Keto-PGF1α水平具有升高作用,对TXB2及肌肉VEGF表达具有降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手益气活血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XB2及6-K-PGF1α平衡,降低组织VEGF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柴守范;何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止血器用于监护室昏迷患者桡动脉采血后按压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

    目的:探讨止血器用于监护室昏迷患者桡动脉采血后按压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减轻患者动脉采血后淤斑发生率,节省护士按压时间。方法:对监护室昏迷患者88例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单日动脉采血后采用常规按压法,双日动脉采血后采用止血器按压法,比较2种按压方法的瘀斑发生率。结果:常规按压法瘀斑阳性率为24.8%,止血器按压法为12.1%,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脉采血后止血器按压法有效降低了监护室昏迷患者淤斑发生率,止血效果优于常规按压法,并节省了护士的按压时间。

    作者:薛云娜;季衍丽;刘婧桓;郑丹;霍春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将2011年MDRO感染患者15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2012年3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比较2组患者MDRO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MDRO医院感染率(5.97%)较对照组(3.0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DRO感染监测中,前瞻性监测优于回顾性监测,能及时发现菌株并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MDRO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作者:王莉;唐春莲;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脂异常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予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110例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2例中途退出试验,1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6.26%;对照组1例中途退出试验,1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3.52%,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药物对血脂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中医“痰瘀结滞”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胶囊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且可改善“痰瘀结滞”症状。

    作者:高晨;李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芪军温胆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军温胆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加服芪军温胆汤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肌酐(CREA)、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REA、BUN、Leptin水平下降,ALB水平上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军温胆汤具有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的作用。

    作者:曾湘杰;颜日阳;徐权胜;张智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蒲灵化瘀止痛方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异位和在位内膜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蒲灵化瘀止痛方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M)小鼠异位及在位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S)、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角度揭示蒲灵化瘀止痛方治疗ADM的作用机理。方法:造模饲养3个月建立小鼠ADM模型。将ADM小鼠随机分为蒲灵化瘀止痛方高、中、低剂量组,丹莪妇康煎膏组,孕三烯酮组,模型组,空白组,连续给药12周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程度;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的VEGF、ENS的表达,并通过CD31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MVD。结果:蒲灵化瘀止痛方高、中剂量组能降低模型小鼠异位和在位内膜VEGF的表达(P<0.01),降低模型组小鼠异位内膜VEGF/ENS的比值(P<0.01),有下调模型小鼠在位内膜VEGF/ENS比值的趋势。结论:蒲灵化瘀止痛方减少经量的机制可能是抑制在位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在位内膜血管数量;蒲灵化瘀止痛方缩小病灶、减轻痛经程度的机制可能是抑制异位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异位内膜血管数量。

    作者:李天真;付先芸;魏绍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法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现状,探讨其改进方法。方法:成立“生命圈”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门诊预约诊疗选择率由37%上升至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手段对提升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效果明显,有助于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付晓燕;张萍;刘利青;刘金菲;吕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初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证型分布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为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多证型之间的联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对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然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规律。结果:7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为618例(85.8%),体力劳动者为102例(14.2%);20~29岁为354例(49.2%),30~39岁为264例(36.7%),40岁及以上为102例(14.2%);居于前三位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湿盛证162例(22.5%)、痰火上扰证120例(17.5%)、脾虚肝旺证114例(15.8%)。结论:本组调查的7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主要是与脾肾有关,体力劳动者主要与肝脾有关;年龄在40岁以前的患者主要与肝脾有关40岁及以上患者,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作者:卢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自尊水平(自卑感量表,FIS)评分和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量表,MCM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FIS和MCMQ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患者FIS各项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5);观察组MCM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自尊水平,改善应对方式。

    作者:王丽;何丽娟;朱玉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甘肃省庆阳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

    目的:了解甘肃省庆阳市某医院患者满意度现状,评价医院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医院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调查医院400名患者满意度,包括患者对医院整体环境、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庆阳市某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执行医嘱的及时性、准确性,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入院宣教程度等较满意,所占比例分别为80.8%、94.5%、92.8%、87.3%,对医院布局、医护人员配置、治疗费用不满意,所占比例分别为82.7%、81.3%、76.0%。结论:患者对庆阳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较好,但对整体医疗环境满意度不高,需进一步改善医院布局、医疗费用等。

    作者:胡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虫创愈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虫创愈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红参、续断、骨碎补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12 nm。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红参、续断、骨碎补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川续断皂苷Ⅵ在4.16~41.6 mg(r=0.9999)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4%。结论:建立的虫创愈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准确、专属性及重现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

    作者:杨志军;张文丽;贾忠;袁文珺;吴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