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40例

何旭

关键词:高血压, 气虚血瘀, 复方丹参片, 银杏叶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老年人
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复方丹参片及银杏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仅选用口服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复方丹参片与银杏叶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复方丹参片及银杏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半夏泻心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8.00%,对照组为52.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酸、嗳气、脘胁胀痛、呃逆等症状2组治疗后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明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口腔扁平苔藓36例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合剂联合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肝郁气滞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一组、对照二组、治疗组各36例,对照一组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照二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对照一组为77.78%,对照二组为69.44%,冶疗组为88.89%。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一组、对照二组(P<0.05),对照一组优于对照二组(P<0.05)。口腔黏膜病损面积3组治疗后均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较对照一组、对照二组缩小更明显(P<0.05),对照一组较对照二组缩小明显(P<0.05)。结论:曲安奈德合剂联合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肝郁气滞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确切。

    作者:马小胜;吴佳璇;薛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TNF-α、IL-1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天时,观察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1天开始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魏小年;师仰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治以微调手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头清胶囊,4粒/次,3次/d,2组均以10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率观察组为12.00%,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眩晕、头痛、头昏、恶心、耳鸣、耳聋、视物程度等症状评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其斌;张参军;王天宝;尤从新;唐治霞;李彦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面向HIS系统短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基础,采用Struts2.0+ibatis+Spring框架技术,开发出基于MVC架构下的短信平台,实现了B/S模式的短信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短信挂号、化验单通知、预约诊疗、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借助该系统,实现了医患及医院HIS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解决了困扰医院多年的“三长一短”的问题,从而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流程化,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水平。

    作者:李贵臻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卫生标准》,对10所二级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器械清洗灭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均未实现集中管理,器械清洗地点均在使用科室,清洗质量差,缺乏基本的清洗消毒设备,清洁剂、润滑剂配备不符合要求,无水处理系统,清洗灭菌监测不到位。结论: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国家卫计委要求差距很大,主要是设备投入的不足,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尽快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

    作者:张俊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864例患者。10篇文献报道均未见患者死亡情况,其病死率为0%。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组的临床疗效[RR=1.21,95%CI(1.13,1.29)]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MD=-3.28,95%CI(-5.27,-1.29)]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10篇文献中,4篇文献报道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篇未提及安全性或不良反应,2篇有不良反应报道,但具体组别未知,仅有1篇报道试验组出现轻度腹泻2例和身体局部瘙痒1例。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可能优于对照组药物,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药物安全性不明确,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王晓怀;寇嘉宁;潘文;柳树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柴胡地骨皮汤对口腔溃疡小鼠模型口腔黏膜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胡地骨皮汤对NaOH所致小鼠口腔溃疡模型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将48只健康小鼠分为柴胡地骨皮高[0.04 g/g(体质量)]、中[0.02 g/g(体质量)]、低[0.01 g/g [(体质量)]剂量组,维生素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给药6天后,按试剂盒说明测定小鼠口腔黏膜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柴胡地骨皮汤组的溃疡平均愈合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柴胡地骨皮汤组小鼠可较好地降低溃疡组织MDA含量(P<0.05)、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结论:柴胡地骨皮汤对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燕晓东;席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益气固本汤合俞募配穴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汤合俞募配穴敷贴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给予益气固本汤合俞募配穴敷贴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抗生素、茶碱类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哮鸣音)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益气固本汤合俞募配穴敷贴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吴大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补脑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VEGF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脑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形态学及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探讨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各24只。其中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24、48和72小时3个亚组,各亚组8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1小时后,灌胃给药补脑膏,2次/d;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于再灌注72小时末断头取材,制备病理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匀浆待测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VEGF含量。结果:①再灌注72小时末,模型组及补脑膏大、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5);再灌注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补脑膏大、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而补脑膏大、小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②再灌注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补脑膏大、小剂量组VEGF的含量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而补脑膏大剂量组VEGF的含量高于小剂量组(P<0.05)。③组织形态学改变: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结构模糊,部分细胞变性坏死;补脑膏大、小剂量组海马区神经细胞较模型组集中,变性细胞水肿缓解,细胞排列较有序。结论:补脑膏可通过减轻脑组织水肿及组织形态学改变,增加脑组织VEGF含量而起到脑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李妍怡;东红;杨瑞龙;巩婷;邵亚;杜改焕;朱若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热敷散外敷治疗兔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散外敷治疗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关节冲洗液中白介素-β1(IL-β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热敷散对兔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建立兔骨性关节炎模型: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n=10)、模型对照组(B组,n=10)、热敷散组(C组,n=10)。造模后1周,在3组动物中各随机抽取1只实验动物,空气栓塞法处死后进行患膝关节病理观察,明确造模是否成功。A组每天热水袋热敷膝关节2次;B组造模成功后每天热水袋热敷膝关节2次;C组造模成功后,每天用热敷散热敷治疗2次。在治疗4周后,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抽取膝关节液后,切开兔的膝关节,观察膝关节股骨髁关节面大体病理变化及股骨髁关节软骨病理变化,并检测关节冲洗液中IL-β1与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在造模成功,给予3组实验动物相应治疗4周后处死实验动物,抽取膝关节液后,做病理观察见A组动物关节及关节软骨正常;B、C组动物关节肿胀,关节软骨面破坏。②B、C组动物关节冲洗液中IL-β1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同时C组动物关节冲洗液中IL-β1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热敷散能通过降低关节液中IL-β1和TNF-α的含量进而起到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立亚;刘德玉;李福林;邹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喉三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喉三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喉三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嗜睡量表评分及睡眠中呼吸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嗜睡量表评分、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长呼吸暂停时间、长呼吸低通气时间均较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喉三针可有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张培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枳实消痞丸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枳实消痞丸化裁治疗,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治疗,治疗周期均为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消痞丸化裁治疗CAG疗效肯定。

    作者:巩小丽;张菡;严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尿毒净液与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尿毒净液与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净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和80.77%(χ2=10.50, P>0.05)。治疗后2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相似(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尿毒净液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与肾康注射液相当。

    作者:肖烈钢;何本夫;朱成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次数观察组干预后及干预后3周时分别为(0.04±0.18)次、(0.42±0.51)次,对照组分别为(0.46±0.49)次、(0.46±0.52)次。干预后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干预后3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短期内可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李英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高职学生厌学行为分析及心理疏导研究

    由问卷调查入手,结合深度访谈,对高职学生厌学行为详细分析,探求根源。有针对性地从更新观念,转变认识;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传授方法,提高能力;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性;加强督导,培养毅力;从易处入手,以点带面,常抓不懈等方面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地改变了厌学现象。

    作者:张重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与中医文化的动态特征

    中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其历史脉络清晰可见,中医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时间的前移日益丰富发展,体现了中医的动态延展性;中医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兼容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内核,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动态涵盖性;同时,中医体系自身又浑然一体,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中医从对疾病的认识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都具有动态的特征,体现了中医与中医文化的动态包容性。中医的概念溯源、文化内容与体系特点均可证明中医文化具有动态特征。

    作者:张秀荣;季旭明;刘国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早期先兆流产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证型分布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早期先兆流产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早期先兆流产常见证型有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5种,以肾虚证为多。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职业有一定内在联系。

    作者:邸文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大数据与中医药国际信息化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47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作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及每周硝酸甘油用量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作相关指标。

    作者:杨文军;王洪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