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梅;刘莉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及疼痛、精力、睡眠、情绪反应、社交隔离、躯体活动、总指数等生活质量评分2组干预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丽;刘海荣;王媛;刘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压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影响。方法:将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68例与正常血压组144例,2组进行相同针刺及电针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在痊愈率优于高血压组(P<0.05);正常血压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可影响周围性面瘫的恢复。
作者:吴玉姣;王新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柴胡地骨皮汤对NaOH所致小鼠口腔溃疡模型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将48只健康小鼠分为柴胡地骨皮高[0.04 g/g(体质量)]、中[0.02 g/g(体质量)]、低[0.01 g/g [(体质量)]剂量组,维生素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给药6天后,按试剂盒说明测定小鼠口腔黏膜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柴胡地骨皮汤组的溃疡平均愈合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柴胡地骨皮汤组小鼠可较好地降低溃疡组织MDA含量(P<0.05)、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结论:柴胡地骨皮汤对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燕晓东;席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胃痞属本虚标实,以脾虚为本,以肝郁、痰湿、胃火、寒凝等致胃气失降为标,辨证多属虚实夹杂证候,治疗时主张标本同治,对于脾虚者王老提出“以运为补,以运为健”,从动态的观念出发以调理脾胃,对于肝郁、痰湿犯中者应祛其邪,扶其正。
作者:王煜;赵统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估不同年资护士的步态。方法:采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分别对工作1年以内和10年以上各24名护士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所有护士的足部大压强都在2、3跖骨区,大冲量在前足。同一名护士,其早晨上班时的足底压力压强与下午下班时的足底压力压强有明显差异(P<0.05)。下午时压力压强冲量明显高于早晨(P<0.05)。年资高的护士压力压强冲量明显高于年资低的护士(P<0.05)。结论:护士的职业特点使其足底压力压强相对较高,易造成足部损伤。
作者:王彦斐;程如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证型分布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早期先兆流产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早期先兆流产常见证型有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5种,以肾虚证为多。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职业有一定内在联系。
作者:邸文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合剂联合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肝郁气滞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一组、对照二组、治疗组各36例,对照一组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照二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对照一组为77.78%,对照二组为69.44%,冶疗组为88.89%。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一组、对照二组(P<0.05),对照一组优于对照二组(P<0.05)。口腔黏膜病损面积3组治疗后均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较对照一组、对照二组缩小更明显(P<0.05),对照一组较对照二组缩小明显(P<0.05)。结论:曲安奈德合剂联合丹栀逍遥散及高压氧治疗肝郁气滞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确切。
作者:马小胜;吴佳璇;薛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为适应新时期对预防医学人才的要求,对卫生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治以微调手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头清胶囊,4粒/次,3次/d,2组均以10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率观察组为12.00%,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眩晕、头痛、头昏、恶心、耳鸣、耳聋、视物程度等症状评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清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其斌;张参军;王天宝;尤从新;唐治霞;李彦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干酪素法测定榆黄喷雾剂中鞣质含量的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中干酪素法测定鞣质含量。结果:干酪素法线性关系良好,鞣质平均回收率为99.1%,RSD=2.91%(n=3)。结论:该法简单、灵敏,可作为测定榆黄喷雾剂中鞣质含量的方法。
作者:王建平;张娟;马长勇;张学惠;迟平;刘茵;杨云;张兰欣;惠金玲;颜耀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次数观察组干预后及干预后3周时分别为(0.04±0.18)次、(0.42±0.51)次,对照组分别为(0.46±0.49)次、(0.46±0.52)次。干预后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干预后3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短期内可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李英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864例患者。10篇文献报道均未见患者死亡情况,其病死率为0%。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组的临床疗效[RR=1.21,95%CI(1.13,1.29)]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MD=-3.28,95%CI(-5.27,-1.29)]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10篇文献中,4篇文献报道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篇未提及安全性或不良反应,2篇有不良反应报道,但具体组别未知,仅有1篇报道试验组出现轻度腹泻2例和身体局部瘙痒1例。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可能优于对照组药物,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药物安全性不明确,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王晓怀;寇嘉宁;潘文;柳树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经正骨手法复位电子智能夹板和传统夹板固定后,并发症的预防、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电子智能夹板组、传统夹板组各30例。经正骨手法复位电子智能夹板固定和传统夹板固定治疗后观察和随访6个月。疗效对比评价采用Gartland and Werlley的腕关节评分标准,影像学评价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3方面进行评价,对术后2周内肿胀、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根据 Gartland and Werlley 的腕关节评分标准、肿胀评分(复位后1天、3天、7天、14天)、疼痛评分(复位后3天、7天、14天),电子智能夹板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夹板组(P<0.05)。2组治疗6周后影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智能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与传统夹板比较,可更有效减轻肿胀、疼痛及预防肢体末端缺血、大限度恢复腕关节功能。
作者:赵道洲;邓强;王胡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合剂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以干膏、黄芩苷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法对黄连解毒合剂进行制备工艺的筛选。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每次加水8倍,第1次1小时,第2次0.5小时,醇沉浓度为55%。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焦正花;刘燕珺;李文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3个月后,观察2组血糖、血压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BRIEF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夏海萍;黄琴清;李志英;张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钛(BNP)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平喘祛痰、利尿、强心、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治疗前后测定动脉血气、血浆BNP,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脉血气、血浆BNP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气,降低血浆BNP浓度。
作者:陈荣花;潘荟丞;宋巧凤;冯计辰;朱艳辉;肖四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通过分析、概括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理论认识、早中晚分期、辨证论治、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包益洁;殷佩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尿毒净液与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净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和80.77%(χ2=10.50, P>0.05)。治疗后2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相似(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尿毒净液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与肾康注射液相当。
作者:肖烈钢;何本夫;朱成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半夏泻心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8.00%,对照组为52.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酸、嗳气、脘胁胀痛、呃逆等症状2组治疗后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明儒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