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贴压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

唐秀琴;王芳;张海燕

关键词:腹部术后疼痛, 耳穴贴压护理, 治疗, 临床研究性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185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组(耳压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2组患者均在术前、术后给予心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耳压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以缓解疼痛。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术后72小时内伤口疼痛程度、止痛药使用情况、首次肛门排气平均时间等,并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耳穴贴压护理法在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及缩短疼痛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结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止痛药使用,并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肛门排气,能使患者提早进食,加快术后恢复,进而缩短住院天数。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小儿慢支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患儿2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3%,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社会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梅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的研究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单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双号为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小针刀松解肱二头肌肌腱治疗。在治疗后1周、2周、1个月进行Ashworth及上肢Fugl-Meyer积分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相比,1周和1个月治疗组Ashworth分级比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1个月,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佳。结论:小针刀治疗可缓解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

    作者:刘强;卢章琼;罗坚;梁琴;李广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体输血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辅助治疗对中医骨伤病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机理。方法:对骨伤科择期手术患者368例于手术前3~5天实施自体采血400 mL左右备术中术后回输,采血前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出血量大于400 mL,自体血回输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均较采血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体输血技术安全、经济、效果显著。

    作者:贾福苏;陈进凡;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在双心医学模式中的运用研究

    从中西医的角度探讨双心医学模式机制,并对中医药及心理干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指出随着双心医学模式中中医药的更多应用,中医药的治疗必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范辉;何秀丽;史美丽;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势大鼠股骨骨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去势大鼠股骨骨组织形态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FE低、中、高剂量组,β-雌二醇组6组,每组10只,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90天。脱钙完成后将股骨近端沿矢状面切开,制成常规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骨小梁结构;采用三点弯曲实验机,支点跨距18 mm,加载速度2 mm/min,分别从载荷-变形曲线和应力-变形曲线上获得结构力学参数和材料力学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骨小梁出现断裂、间隙增宽、数量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骨组织形态明显改善,以TFE高剂量组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股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均显著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FE低、中、高剂量组及β-雌二醇组生物力学各项指标均上升或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E可改善去势大鼠股骨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李晶;宋敏;罗晓;谢兴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童预防接种对其监护人身心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对其监护人身心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方法。方法:随机选取600名儿童监护人(儿童父母或祖父母)在带领儿童预防接种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评分,1~3个月后对确定的研究对象带领儿童再次进行预防接种后对其实施干预措施,再次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干预前后儿童监护人心身症状变化。结果:在预防接种后,SCL-90量总评分为(141.5±48.30)分,高于国内常模(134.8±42.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1);干预后总评分为(135.8±36.9)分,低于干预前总评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1),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对其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影响,及时有效地干预可明显降低或减少这一影响,并促进儿童及其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可提高儿童预防接种质量,保证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付彩儒;李雅丽;李晓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对中药熏蒸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方法对中药熏蒸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中药熏蒸配合牵引与针灸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中药熏蒸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兰;何天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N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74)和对照组(n=76),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予雷公藤多苷+二甲双胍治疗,疗程6个月。评价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Ccr)和血尿素氮(BUN)改善情况。结果:上述各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 hPG、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Ccr和BU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DN,能明显降低患者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并能从根本上改善血压和血糖指标。

    作者:孙慧;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王孟英论治疮疡病特色

    王孟英强调治疗外科疮疡应整体辨证,内外并治,并长于守方愈病,善用外洗外敷法和酒剂为引,并能大剂量运用清热解毒之药治疗重症疮疡,为后世医家治疗外科疮疡开拓了思路。

    作者:王新彦;刘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诊断性刮宫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运用中药固经汤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塞通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药物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维普(VIP)、万方医学网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血塞通注射剂所致ADR案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ADR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塞通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各年龄组均有分布,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多器官、多系统;且以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应警惕过敏性休克。结论: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对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监测,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常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存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依存行为水平,通过干预评价患者依从性改善状况及血压控制情况,为进一步实施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干预前采用问卷法对80例高血压患者依存行为及血压值进行调查,确定干预方案并进行认知、用药、饮食、行为、血压监测等内容的干预措施。干预后再次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前依存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干预后依存行为处于高水平(P<0.05);干预后血压值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结论:干预可提高患者依存行为水平,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韩春梅;王淑文;于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行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50例行缩宫素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产妇术中、术后2小时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32.4±27.1) mL,术后2小时(35.5±7.4)mL,术后24小时(31.5±6.3)m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应时间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9例,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4例,总有效率7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可有效降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且效果持久、安全。

    作者:杨晓菊;裴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防风感冒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检测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防风感冒颗粒能显著降低LPS致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P<0.05),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炎症反应(P<0.05),并能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P<0.05)。结论:防风感冒颗粒具有良好的解热和抗炎作用。

    作者:郭晓颖;马新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与护理进展

    分析近年相关文献,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加强患者对该病的认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魏焕能;朱建坤;王秋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白头翁汤熏洗治疗内痔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熏洗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内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马应龙痔疮膏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白头翁汤熏洗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出血、疼痛、坠胀感及脱出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且在出血、疼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熏洗结合西药加马应龙痔疮膏治疗内痔在改善出血及疼痛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杨亚斌;谢江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巴戟天炮制方法初探

    通过对巴戟天的现代炮制方法、现代炮制工艺、炮制化学及炮制药理等四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优选巴戟天佳炮制方法及工艺,规范巴戟天饮片生产,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况艳;周灿;廖莎;廖恒;高玉姣;陈娥;宋根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甜菜碱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甜菜碱对酒精性肝病(ALD)模型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2E1(CYP 2E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后,分别以甜菜碱不同剂量(200~800 mg/kg)治疗4周,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YP 2E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和黄嘌吟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甜菜碱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减少肝脂质的沉积和炎症细胞的浸润;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证明甜菜碱能显著抑制酒精性肝病CYP 2E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同时肝内MDA和SOD含量恢复到接近正常。结论:甜菜碱能显著抑制酒精性肝病CYP 2E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具有防止酒精性肝病的作用。

    作者:田旭东;孙平;李彦龙;卢雨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潘星宇辨治痤疮经验辑要

    潘星宇老师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热、湿、痰、瘀4方面,面部可划分为上、中、下3部,与上、中、下三焦脏腑相对应,从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湿热毒瘀证、血瘀痰凝证等4种证型辨证论治痤疮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马景和;张海玉;潘星宇(指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某中医院酬劳待遇探析

    从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现状、医院薪酬体系建设和医院酬薪管理状况3方面入手,分析医院薪酬的分配制度、管理办法、激励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体制等,指出医院薪酬制度的发展趋势为内在薪资与外在薪资的有机结合;薪资与工作绩效相互联系;专门人员薪资设计专门化;福利制度更加人性化;员工与参与工作考评以及薪资定价;薪资管理电算化以及网络化。

    作者:顾洋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