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薛文翰;吴玉强;严治梅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裴氏升血颗粒, 治疗, 临床研究性
摘要:目的:探讨“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1 5g,2次/d;治疗Ⅱ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30 g,2次/d;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DA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两治疗组测得P170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相比,治疗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明显降低P170的表达率,并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藏药与火龙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火龙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火龙疗法.

    作者:莫生祥;莫庆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院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与态度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和对灾害护理的态度,找出欠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在未来灾害中的应急能力,使医院灾害护理教育科学、规范、快速发展.方法:参考有关文献、书籍自行设计灾害护理救援知识问卷,调查100名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经验、灾害相关知识和对灾害的态度.结果:护理人员在灾害护理知识中现场救援得分高,而卫生防疫、信息沟通和分享、教育、备灾相对较低;有灾害救援相关经验知识水平得分高,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与知识水平无关;多数护理人员能够认识到灾害护理知识的重要性,对灾害护理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愿意参加实际灾害护理工作;同时激励护理人员愿意参加救援工作的主要因素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以及“能够体现自我价值”,而顾虑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水平有限”和“家庭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有待加强,护理人员有通过相关课程学习灾害护理相关知识的意愿且愿意参加实际的灾害护理救治工作,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灾害护理学的建设,不仅要对护理人员普及灾害护理基础知识,而且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以理论教学为辅,模拟现场演练为主,加强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从而促进部队医院灾害护理学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淑娟;赵雅欣;冯文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分别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单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SDS评分及单项症状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优于艾司唑仑.

    作者:杨德富;曹理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西医+中医+心理治疗”诊疗模式的应用探讨

    对“西医+中医+心理治疗”三结合综合诊疗模式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对其进一步深化完善提供思路,指出经过近3年的实际运行,该模式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柏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内抗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小鼠在染菌后7天内的死亡率;体外抗菌用琼脂扩散实验和菌落计数法测定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圈大小.结果: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小鼠灌胃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后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40%;正品金银花为40%;两者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死亡率的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实验测得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和正品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和12.5 mg/mL.结论: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高晓东;李雪萍;李永辉;张永东;杨凯;李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家庭因素对临床护士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临床护士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兰州市某三甲医院514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焦虑得分情况与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与父母同住3个因素呈正相关.结论:临床护士的焦虑状况与护士的家庭因素有关,护理管理者可从临床护士尤其是高年资护士的家庭因素方面给予关心,以解决临床护士尤其是高年资护士的家庭忧虑,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甘培英;郭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82例实施各种护理方法并观察治疗护理的有效性,与单纯进行中药热敷治疗并行相关护理的18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其有效性及护理心得.结论:将钩活术及中药热敷有机结合起来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且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赵昭;张德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患者4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 5例,口服黄龙咳喘胶囊治疗;对照组1 05例口服益肺胶囊治疗,10天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符合方案数据集(PPS)患者控显率分别为试验组19.48%,对照组12.8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87.01%,对照组76.2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全数据分析集(FAS)患者控显率分别为试验组19.17%,对照组12.3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6.90%,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安全、有效.

    作者:王洋;韩玲爱;王永兴;王琼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芪猪蹄膏治疗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猪蹄膏治疗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324例患者分为4组:甲氧氯普胺组76例、红霉素组8 3例、甲氧氯普胺联合红霉素组84例;黄芪猪蹄膏组81例.4组患者均在收住ICU 24小时后的第一个8点钟给药,记录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胃肠喂养情况.结果:1)第1、2、3、4、5、6、7天联合治疗组的胃液潴留量明显少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第3、4、5、6、7天黄芪猪蹄膏组的胃液潴留量明显少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联合治疗组喂养成功率在3天后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黄芪猪蹄膏组喂养成功率在4天后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1),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黄芪猪蹄膏能改善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联合治疗组疗效相当,其可能的机制是减少胃液潴留量,提高喂养成功率.

    作者:郑锦仕;李培杰;张志明;雍文兴;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1 5g,2次/d;治疗Ⅱ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30 g,2次/d;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DA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两治疗组测得P170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相比,治疗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明显降低P170的表达率,并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作者:薛文翰;吴玉强;严治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评述

    通过介绍天水市中医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势,指出小包装中药饮片虽然有利于保障饮片质量、易于存放、剂量准确、避免中药材浪费、提高调配准确率、普及中药知识、增进患者信任等,但存在价格上升、占用空间大、包装材料污染环境和部分药材、减弱了对中药饮片的鉴别能力、限制了特殊人群的病情随剂量增减的灵活性等不足之处.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包装材料及包装袋上印制内容,节省药材和储存空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和改进意见.

    作者:薛晓红;郭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香丹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 0例随机分为3组各70例,治疗组子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予5%葡萄糖100 mL+复方甘草酸苷40mg静脉滴注及丹参滴注液250mL静脉滴注;结合组予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加5%葡萄糖100mL+复方甘草酸苷40 mg静脉滴注及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减轻上腹部痞闷、缓解不良情绪、减少面部黑斑方面疗效显著(P<0.05);对照组在减轻口干、口苦、口臭,改善睡眠、改善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治疗组(P<0.05);结合组兼有二者的优势.结论: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减轻上腹部痞闷、减少面部黑斑及痤疮,缓解不良情绪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章淑萍;杨姒姚;邓志文;古伟明;杨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血合剂联合小剂量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血合剂联合小剂量雄性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在服用小剂量雄性激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中脾肾阳虚型亚组(31例)联合服用生血Ⅰ号合剂,脾肾阴虚型亚组(30例)联合服用生血Ⅱ号合剂;对照组联合服用复方皂矾丸.3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计数仅Hb、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而治疗组WBC、Hb、PLT、ANC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出血分级减轻优于对照组(P<0.01);痤疮、毛发增多、发音变粗、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具有健脾补肾活血作用的生血合剂联合小剂量雄性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皂矾丸联合小剂量雄激素.

    作者:孙伟玲;陈海琳;周永明;胡明辉;朱文伟;鲍计章;王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析中医院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诊疗过程中存在较多医院感染因素,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和标准,针对不同治疗方法和诊疗器具,提出感染防控措施,对预防中医诊疗行为造成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世萍;马忠祥;程麦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战略研究

    从医院内审现状、增加医院价值、适应医院规模发展3个方面阐述新医改大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为构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对公立医院进行内部论证,当前医院如何推进内部审计战略转型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胡雅杰;徐春梅;王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综合疗法,即中药汤剂、中药灌肠及针刺疗法相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汤剂、中药灌肠及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子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4周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 3例,有效1 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改善IBS临床症状,是治疗IBS的有效方法.

    作者:寇媛;赵倩;闻新丽;杨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对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对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系统(PSQI)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将血液透析伴睡眠障碍患者PSQI达12分及以上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室常规护理,同时应用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仅采用血液透析室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提高,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有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李晓萍;张祖萍;马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苍柏祛痛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黄柏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苍柏祛痛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黄柏碱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色谱柱:Waters XSELECT CSH-C18 (4.6mm× 150mm,5.0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4 nm.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建立盐酸小檗碱与盐酸黄柏碱之间的校正因子,计算盐酸黄柏碱的含量.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次多评法测定苍柏祛痛胶囊中盐酸黄柏碱的含量,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批药品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和外标法测定值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所得的相对校正因子可信.结论:用一测多评法对苍柏祛痛胶囊进行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准确的.

    作者:刘鸿雁;吴晶;刘丽娜;袁文珺;吴丹枫;贾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跌打巴布剂复合基质的优选研究

    目的:优选跌打巴布剂的复合型基质,确定适合于跌打巴布剂的佳成型工艺.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考察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基质优选试验设计及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卡波姆、聚丙烯酸钠、三氯化铝、明胶、聚乙烯醇、高岭土等基质的配比用量.结果:优选的基质配方卡波姆∶聚丙烯酸钠∶高岭土∶三氯化铝∶酒石酸∶甘油∶丙二醇∶乙醇为0.25∶3∶0.8∶0.25∶0.1∶25∶7∶10;含药成型工艺佳比例基质∶药物∶薄荷油∶樟脑为2.2∶1∶0.1∶0.1.结论:该成型工艺配方稳定、可行.

    作者:黄小鸥;梁国成;陈舒茵;黄燕琼;韦瑀龙;陈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试论中医方剂中的相对剂量与绝对剂量

    从剂量的影响因素着手,结合理论和临床研究有关内容,对方剂剂量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进行探讨,认为方剂的剂量是一个整体概念,具有绝对和相对的两面性,两种不同状态各自彰显其本质特征,应当明确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以提高中医复方疗效为目的,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作者:卢振方;叶品良;沈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