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医+中医+心理治疗”诊疗模式的应用探讨

柏鹤

关键词:“西医+中医+心理”, 诊疗, 应用
摘要:对“西医+中医+心理治疗”三结合综合诊疗模式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对其进一步深化完善提供思路,指出经过近3年的实际运行,该模式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中医院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诊疗过程中存在较多医院感染因素,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和标准,针对不同治疗方法和诊疗器具,提出感染防控措施,对预防中医诊疗行为造成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世萍;马忠祥;程麦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西医+中医+心理治疗”诊疗模式的应用探讨

    对“西医+中医+心理治疗”三结合综合诊疗模式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对其进一步深化完善提供思路,指出经过近3年的实际运行,该模式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柏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帝内经》隐喻研究

    从修辞学视角、认知语言学视角和隐喻翻译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黄帝内经》隐喻研究进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展望,以期为《黄帝内经》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作者:陈战;刘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对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对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系统(PSQI)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将血液透析伴睡眠障碍患者PSQI达12分及以上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室常规护理,同时应用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仅采用血液透析室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提高,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耳穴磁珠贴压护理法有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李晓萍;张祖萍;马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分别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单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SDS评分及单项症状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优于艾司唑仑.

    作者:杨德富;曹理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分阶段渐进主体多元模式在中医护理培训基地的应用

    目的:探讨适合中医护理培训基地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基础调研、构建互助联盟、建立多元化培训内容、规范培训行为等方法,构建以分阶段渐进主体多元模式为一体的中医护理培训模式.结果:培训学员及互助单位对本模式的应用效果满意度均为100%.愿意参与互助学习、联盟者占所调查医院或社区的100%;与张掖、武威、定西、通渭等多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建立了互助关系,引进了火龙、四黄膏外敷等新技术作为基地的规范技术,进一步推广和投入相关科学研究,出版规范教材.结论:以基地为主体的双向互助模式通过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使基地的培训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培训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和发展中医护理的突破口,适合综合性中医院的发展.

    作者:高雪华;潘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减少小儿外科静脉输液外渗的应用,探讨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433例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存在的缺陷数及缺陷率,比较护理质量考核平均分值、住院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讨论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性.结果:应用品管圈后存在缺陷率较前降低,护理质量考核结果、住院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将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风险,有利于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婧婧;李尕梅;周雪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芪猪蹄膏治疗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猪蹄膏治疗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324例患者分为4组:甲氧氯普胺组76例、红霉素组8 3例、甲氧氯普胺联合红霉素组84例;黄芪猪蹄膏组81例.4组患者均在收住ICU 24小时后的第一个8点钟给药,记录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胃肠喂养情况.结果:1)第1、2、3、4、5、6、7天联合治疗组的胃液潴留量明显少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第3、4、5、6、7天黄芪猪蹄膏组的胃液潴留量明显少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联合治疗组喂养成功率在3天后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黄芪猪蹄膏组喂养成功率在4天后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1),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黄芪猪蹄膏能改善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联合治疗组疗效相当,其可能的机制是减少胃液潴留量,提高喂养成功率.

    作者:郑锦仕;李培杰;张志明;雍文兴;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三年化疫”理论探讨百日咳发病与前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的关联性,并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北京地区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资料和百日咳发病资料,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从1年前、2年前、3年前3个不同时间维度,建立百日咳发病的气象预警模型.结果:1)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其中关系密切的气象因素是1~3年前的平均相对湿度;2)利用前期气象因素皆可成功建立百日咳发病的预测模型,以1年前气象因素建模的预测效果佳.结论:1~3年前的气候可能会影响某些传染病的发病,今后对传染病发病的研究应注意考虑前期的气象变化.

    作者:张轩;贺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急诊癔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急诊癔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癔症患者5 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试验组2 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选取内关、合谷、神门3穴进行穴位按摩,观察2组患者入组后1、2小时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干预1、2小时综合疗效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1、2小时效果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加快缓解急诊癔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常规治疗护理的辅助干预措施.

    作者:王会芳;刘晓春;凌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栀逍遥散合祧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黄褐斑患者124例按就诊先后次序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给予常规治疗+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口服维生素E胶丸和维生素C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之后通过计算每例平均总疗效积分,观察总有效率以及伴随症状(月经不调、失眠、乏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每例平均疗效积分为4.17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每例平均疗效积分为1.85分,2组总有效率、每例平均疗效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与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口服维生素E胶丸和维生素C片治疗.

    作者:张定华;史晓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司揣内外”理论探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应用中医诊断基础理论“司揣内外”的方法,结合脏腑辨证论治,在“司内揣外”及“司外揣内”思想体系的指导下,注重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主张心身同治,愈后防复的治疗观念,以期指导多发性抽动症的辨证治疗.

    作者:杨志华;马融;张喜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试论中医方剂中的相对剂量与绝对剂量

    从剂量的影响因素着手,结合理论和临床研究有关内容,对方剂剂量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进行探讨,认为方剂的剂量是一个整体概念,具有绝对和相对的两面性,两种不同状态各自彰显其本质特征,应当明确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以提高中医复方疗效为目的,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作者:卢振方;叶品良;沈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推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2组各18例.治疗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照组注射鲑降钙素同时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 4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BALP和BGP值均改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仙灵骨葆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段压缩性骨折疗效优于鲑降钙素加碳酸钙D3.

    作者:王一强;史鹏亮;张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战略研究

    从医院内审现状、增加医院价值、适应医院规模发展3个方面阐述新医改大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为构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对公立医院进行内部论证,当前医院如何推进内部审计战略转型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胡雅杰;徐春梅;王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统计学指标对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管控的作用

    目的:通过对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运用前后医疗质量及医疗费用变化,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医疗费用控制的统计管理系统.方法:统计201 2年1 0月至2014年9月住院人次超过200例次的前5种疾病住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数据,运用新标准中的统计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医保患者医疗质量和安全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不同医保患者的医疗质量及医疗费用在实施新的统计标准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利用“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完成医疗统计信息,能促进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医疗费用.

    作者:张丹;冯世林;姜新炯;高发旺;刘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患者4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 5例,口服黄龙咳喘胶囊治疗;对照组1 05例口服益肺胶囊治疗,10天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符合方案数据集(PPS)患者控显率分别为试验组19.48%,对照组12.8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87.01%,对照组76.2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全数据分析集(FAS)患者控显率分别为试验组19.17%,对照组12.3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6.90%,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安全、有效.

    作者:王洋;韩玲爱;王永兴;王琼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联合用药治疗原发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红花黄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原发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子红花黄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7种中西药制剂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同期健康的12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14年.结果:治疗第2周,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36.54±10.68)mmHg、舒张压(85.92±8.39) mmHg较治疗前收缩压(146.63±9.1 0) mmHg、舒张压(96.35±7.92)mmHg降低(P<0.05).治疗第4周,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24.28±11.49mmHg)、舒张压(82.34±8.84) mmHg较治疗前降低(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随访14年中,93.5%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结论:红花黄素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7种中西药制剂联合治疗原发型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李绍平;潘剑;伏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庆阳地区483例浅部真菌病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庆阳地区浅部真菌病的流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本地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702例患者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分析镜检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发病特点.结果:483例镜检阳性患者中体癣、头癣、足癣发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为1 03例(21.32%)、84例(17.39%)、82例(16.98%),共269例,占总病例数的55.69%,其次为甲真菌病、念珠菌病、手癣、股癣、花斑癣,分别为71例(14.70%)、54例(11.18%)、48例(9.94%)、26例(5.38%)、15例(3.11%).结论:庆阳地区浅部真菌病的病种以体癣、头癣、足癣多见,可能主要由猫犬等家畜感染引起.

    作者:陆星宇;任雁威;张莲;唐承伟;张爱华;李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跌打巴布剂复合基质的优选研究

    目的:优选跌打巴布剂的复合型基质,确定适合于跌打巴布剂的佳成型工艺.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考察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基质优选试验设计及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卡波姆、聚丙烯酸钠、三氯化铝、明胶、聚乙烯醇、高岭土等基质的配比用量.结果:优选的基质配方卡波姆∶聚丙烯酸钠∶高岭土∶三氯化铝∶酒石酸∶甘油∶丙二醇∶乙醇为0.25∶3∶0.8∶0.25∶0.1∶25∶7∶10;含药成型工艺佳比例基质∶药物∶薄荷油∶樟脑为2.2∶1∶0.1∶0.1.结论:该成型工艺配方稳定、可行.

    作者:黄小鸥;梁国成;陈舒茵;黄燕琼;韦瑀龙;陈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