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观察

柴守范;郭腾飞;冯学武

关键词:急性咽喉炎, 苏黄止咳胶囊, 治疗, 临床研究性
摘要: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急性咽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西药抗炎、抗病毒、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子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患者咽喉部瘙痒、干咳、咽痛、咽部红肿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瘙痒、干咳、咽痛、咽部红肿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80.0%(24/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胶囊制剂服用方便,依从性更高.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三年化疫”理论探讨百日咳发病与前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的关联性,并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北京地区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资料和百日咳发病资料,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从1年前、2年前、3年前3个不同时间维度,建立百日咳发病的气象预警模型.结果:1)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其中关系密切的气象因素是1~3年前的平均相对湿度;2)利用前期气象因素皆可成功建立百日咳发病的预测模型,以1年前气象因素建模的预测效果佳.结论:1~3年前的气候可能会影响某些传染病的发病,今后对传染病发病的研究应注意考虑前期的气象变化.

    作者:张轩;贺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内抗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小鼠在染菌后7天内的死亡率;体外抗菌用琼脂扩散实验和菌落计数法测定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圈大小.结果: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小鼠灌胃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后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40%;正品金银花为40%;两者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死亡率的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实验测得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和正品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和12.5 mg/mL.结论: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高晓东;李雪萍;李永辉;张永东;杨凯;李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论中医文化负载词及其英译策略

    以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就中医文献中出现的此类词汇进行了界定及分门别类,并基于不同分类开展了相关翻译策略的探讨,以求补偿语义空缺,助力中医文化的高效传播.

    作者:冉亚周;路媛;姚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院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与态度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和对灾害护理的态度,找出欠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在未来灾害中的应急能力,使医院灾害护理教育科学、规范、快速发展.方法:参考有关文献、书籍自行设计灾害护理救援知识问卷,调查100名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经验、灾害相关知识和对灾害的态度.结果:护理人员在灾害护理知识中现场救援得分高,而卫生防疫、信息沟通和分享、教育、备灾相对较低;有灾害救援相关经验知识水平得分高,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与知识水平无关;多数护理人员能够认识到灾害护理知识的重要性,对灾害护理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愿意参加实际灾害护理工作;同时激励护理人员愿意参加救援工作的主要因素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以及“能够体现自我价值”,而顾虑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水平有限”和“家庭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有待加强,护理人员有通过相关课程学习灾害护理相关知识的意愿且愿意参加实际的灾害护理救治工作,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灾害护理学的建设,不仅要对护理人员普及灾害护理基础知识,而且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以理论教学为辅,模拟现场演练为主,加强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从而促进部队医院灾害护理学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淑娟;赵雅欣;冯文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栀逍遥散合祧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黄褐斑患者124例按就诊先后次序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给予常规治疗+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口服维生素E胶丸和维生素C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之后通过计算每例平均总疗效积分,观察总有效率以及伴随症状(月经不调、失眠、乏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每例平均疗效积分为4.17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每例平均疗效积分为1.85分,2组总有效率、每例平均疗效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与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口服维生素E胶丸和维生素C片治疗.

    作者:张定华;史晓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香丹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 0例随机分为3组各70例,治疗组子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予5%葡萄糖100 mL+复方甘草酸苷40mg静脉滴注及丹参滴注液250mL静脉滴注;结合组予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加5%葡萄糖100mL+复方甘草酸苷40 mg静脉滴注及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减轻上腹部痞闷、缓解不良情绪、减少面部黑斑方面疗效显著(P<0.05);对照组在减轻口干、口苦、口臭,改善睡眠、改善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治疗组(P<0.05);结合组兼有二者的优势.结论: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减轻上腹部痞闷、减少面部黑斑及痤疮,缓解不良情绪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章淑萍;杨姒姚;邓志文;古伟明;杨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综合疗法,即中药汤剂、中药灌肠及针刺疗法相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汤剂、中药灌肠及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子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4周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 3例,有效1 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改善IBS临床症状,是治疗IBS的有效方法.

    作者:寇媛;赵倩;闻新丽;杨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评述

    通过介绍天水市中医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势,指出小包装中药饮片虽然有利于保障饮片质量、易于存放、剂量准确、避免中药材浪费、提高调配准确率、普及中药知识、增进患者信任等,但存在价格上升、占用空间大、包装材料污染环境和部分药材、减弱了对中药饮片的鉴别能力、限制了特殊人群的病情随剂量增减的灵活性等不足之处.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包装材料及包装袋上印制内容,节省药材和储存空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和改进意见.

    作者:薛晓红;郭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联合用药治疗原发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红花黄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原发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子红花黄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7种中西药制剂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同期健康的12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14年.结果:治疗第2周,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36.54±10.68)mmHg、舒张压(85.92±8.39) mmHg较治疗前收缩压(146.63±9.1 0) mmHg、舒张压(96.35±7.92)mmHg降低(P<0.05).治疗第4周,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24.28±11.49mmHg)、舒张压(82.34±8.84) mmHg较治疗前降低(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随访14年中,93.5%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结论:红花黄素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7种中西药制剂联合治疗原发型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李绍平;潘剑;伏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家庭因素对临床护士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临床护士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兰州市某三甲医院514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焦虑得分情况与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与父母同住3个因素呈正相关.结论:临床护士的焦虑状况与护士的家庭因素有关,护理管理者可从临床护士尤其是高年资护士的家庭因素方面给予关心,以解决临床护士尤其是高年资护士的家庭忧虑,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甘培英;郭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总黄酮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考察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为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提供选择依据.方法:以葛根总黄酮为筛选指标,考察AB-8、NKA和X-5三种大孔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结果:以AB-8树脂为吸附剂.佳分离条件为上样浓度:1 g/mL(按生药计算),流速:2~3 mL/min,70%乙醇为洗脱剂,用量为2.5BV,总黄酮得率76.22%.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总黄酮得率76.22%.结论:三种大孔吸附树脂相比较,以AB-8为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的佳吸附剂.

    作者:王海峰;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1 5g,2次/d;治疗Ⅱ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30 g,2次/d;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DA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两治疗组测得P170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相比,治疗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明显降低P170的表达率,并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作者:薛文翰;吴玉强;严治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朱砂安神丸治疗“惊悸不安状态”新探

    从古籍论疏和本方的现代研究出发,探讨齐向华教授应用朱砂安神丸在“心理学”层面的理解;并通过脉诊判断症状之间的突出与否,从而选择药物之间的配伍剂量,从“心理层面”的辨证应用可为临床辨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李俊男;齐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太极拳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热熏对复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热熏对复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复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按摩等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太极拳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热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7.6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51±0.72)分,低于对照组的(3.86±0.8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为(62.12±9.26)°,高于对照组的(53.26±8.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环境及舒适状况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极拳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热熏,能够有效缓解复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韦芳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患者4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 5例,口服黄龙咳喘胶囊治疗;对照组1 05例口服益肺胶囊治疗,10天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符合方案数据集(PPS)患者控显率分别为试验组19.48%,对照组12.8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87.01%,对照组76.2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全数据分析集(FAS)患者控显率分别为试验组19.17%,对照组12.3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6.90%,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龙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安全、有效.

    作者:王洋;韩玲爱;王永兴;王琼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开放式综合实训在三年制药学“专业实验”中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药学实验教学现状,密切围绕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全过程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开发跨学科的综合药学专业实验综合实训项目,探讨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将专业实验综合实训项目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构建“药学专业实践技能一体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作者:苏春梅;杨红;武佳;刘永红;姚金凤;谭桂莲;宋亚芳;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加糖肾康对高糖环境下HK-2细胞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新加糖肾康(TSK)对高糖环境培养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培养基为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高糖组(30mmol/L D-葡萄糖)、空白血清对照组(30mmol/L D-葡萄糖+1 0%空白血清)、新加糖肾康低剂量组(30mmol/L D-葡萄糖+5% TSK药物血清)、新加糖肾康中剂量组(30mmol/L D-葡萄糖+10% TSK药物血清)、新加糖肾康高剂量组(30mmol/L D-葡萄糖+20% TSK药物血清).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Smad2、Smad3的表达.结果:HK-2细胞经高糖环境培养后TGF-β1、TGF-βR Ⅰ、TGF-βRⅡ、Smad2、Smad3的含量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新加TSK干预后其含量下降,与高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TSK能够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Smads信号通路,具有防治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程涛;权卓;杨丽霞;田广芳;张定华;刘铜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急性咽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西药抗炎、抗病毒、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子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患者咽喉部瘙痒、干咳、咽痛、咽部红肿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瘙痒、干咳、咽痛、咽部红肿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80.0%(24/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胶囊制剂服用方便,依从性更高.

    作者:柴守范;郭腾飞;冯学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血合剂联合小剂量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血合剂联合小剂量雄性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在服用小剂量雄性激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中脾肾阳虚型亚组(31例)联合服用生血Ⅰ号合剂,脾肾阴虚型亚组(30例)联合服用生血Ⅱ号合剂;对照组联合服用复方皂矾丸.3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计数仅Hb、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而治疗组WBC、Hb、PLT、ANC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出血分级减轻优于对照组(P<0.01);痤疮、毛发增多、发音变粗、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具有健脾补肾活血作用的生血合剂联合小剂量雄性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皂矾丸联合小剂量雄激素.

    作者:孙伟玲;陈海琳;周永明;胡明辉;朱文伟;鲍计章;王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析中医院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诊疗过程中存在较多医院感染因素,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和标准,针对不同治疗方法和诊疗器具,提出感染防控措施,对预防中医诊疗行为造成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世萍;马忠祥;程麦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