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现状

张晓凌;毛忠南

关键词: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综述
摘要:通过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就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术对 S180致肝腹水小鼠外周血中 NO 和iNOS 的影响

    目的:考察白术水煎剂对 S180致肝腹水的小鼠外周血中 NO 和 iNOS 的影响,探讨其抗腹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 SPF 级雄性昆明种小鼠,依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腹水用药组(白术水提取物高 G、中Z、低剂量 D3组)、阳性药物组(阳性药:环磷酰胺,CTX 组)共6组,分别按照实验方案给予相应受试药物,S180造模,连续给药7天,分取各组动物静脉血,测定相应指标含量或活性。结果:白术用药组与 CTX 组对 S180致肝腹水的小鼠均有抑制肿瘤的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 NO 和 iNOS 的含量明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 CTX 组合白术 G、Z、D 组的 NO 和 iNOS 的含量都有所下降,但各组的 NO 和 INOS 降低率不同。结论:白术水煎剂主要通过调节外周血中 NO 和 iNOS的含量来起到抗 S180致肝腹水的作用。

    作者:欧燕;袁洪霞;关富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干预下人流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人工流产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全程干预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手术护理。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0级46例,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对照组0级38例,I 级2例,Ⅱ级6例,Ⅲ级4例。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4.0%(2/50),对照组为18.0%(9/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下人流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作者:李冰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级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调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调控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分级护理方法,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6.7%,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腐肉脱净时间、边缘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和基底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值、疼痛评分干预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将分级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提高疗效,缩短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快速缓解疼痛。

    作者:郝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麻黄主要功效影响的机理

    目的:探索不同炮制方法对麻黄发汗与平喘药效的影响。方法:制备生麻黄、清炒麻黄及蜜炙麻黄供试液,并制备生物碱、挥发油、醇溶性及水溶性部位。以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足跖汗液分泌着色实验,比较炮制对麻黄发汗作用的影响,以豚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喷雾致喘实验,比较炮制对麻黄平喘作用的影响。结果:生麻黄、清炒麻黄、蜜炙麻黄的发汗作用由强至弱;挥发油部位、醇提部位、水提部位、生物碱部位的发汗作用由强至弱;生麻黄的挥发油部位的发汗作用强。蜜炙麻黄、生麻黄和清炒麻黄的平喘作用由强至弱;生物碱部位、挥发油部位、醇提部位、水提部位的平喘作用由强至弱,蜜炙麻黄的生物碱部位的平喘作用强。结论:炮制降低了麻黄的发汗作用,增强了平喘的效果,还应深入探讨麻黄发汗及平喘的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

    作者:廖芳;张丹;兰明辉;李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辨证施护在小儿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小儿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57例骨折患儿以中医护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生理特点,给予生活起居调护、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等辨证施护措施。结果:157例骨折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辨证施护有助于骨折患儿骨折的愈合与康复。

    作者:王燕;石来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P 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类+铂类(TP)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11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单用 TP 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化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 KPS 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疲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失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2%,对照组为57.4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28%,对照组为29.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对照组为19.30%;治疗组为25.93%,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 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可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狄晓鸿;吕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平均止血时间干预组为(6.0±0.9)天,对照组为(6.9±1.3)天,;咯血量干预组为(241.4±30.7)mL,对照组为(265.5±53.82)mL。平均止血时间、咯血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咳血量。

    作者:王永兰;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接骨丹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疗效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观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 X 光片,并根据骨折肢 X 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评分。在此评分基础上,考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相较于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 X 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作者:牛恒立;赵国彪;马中兴;陈晓东;白雪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文献鲜见敦煌写本医籍中的几则药名

    就敦煌写本医籍药中尚未被《中华药海》《中医大辞典》《汉语大词典》收录,但敦煌写本中已交代其为何物的药名青龙实中仁,玄中津,桪梨,柳脉,法豆,以及部分未收之药文献可考的药名白酨浆,阿摩罗,缦绯,缦青,萁豆,白珂,狼跋,雀萑草进行考释。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2组均在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特级护理、吸氧、止血、脱水降颅压、支持、脑保护、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在鼻饲肠内营养物质的同时给予平肝止血汤,1剂/d,分2次鼻饲,连用14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对照组为(17.16±4.47)分,观察组为(11.24±3.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李学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乌头健肾汤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目的:观察乌头健肾汤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乌头健肾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尼美舒利、甲钴胺4周;并以20%甘露醇250 mL 静脉滴注,1次/d,连用1周;0.9%氯化钠500 mL+七叶皂甙钠20 mg 静滴,1次/日,1周。4周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症状、体征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VAS 及 ODI 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22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健肾汤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建新;王春晓;安德明;黄永吉;蔺盛世;裴雲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益气透脓解毒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0例

    目的:观察益气透脓解毒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透脓解毒法之透脓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天花粉、薏苡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咽痛、分泌物等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热、咽痛、分泌物等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透脓解毒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咽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减少分泌物。

    作者:赵文;孟凡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实效性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实效性。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行为干预等优质护理干预措施,2组干预周期均为4周,观察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SAS 和 SDS 评分及症状积分干预后2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便秘症状。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开泄复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42例

    目的:观察开泄复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胆湿热型 A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开泄复方辨证论治,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为8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热、恶心呕吐、胁痛、白细胞计数、胆红素、B 超胆囊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泄复方治疗肝胆湿热型 AC 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狄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步按摩法治疗肩周炎60例

    目的:观察四步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醋酸泼尼松注射液1 mL 与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痛点封闭,每周1次。观察组采用四步按摩法治疗,1次/d。2组均以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14例,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上举、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活动度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 VAS 及 C-M 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四步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封闭疗法。

    作者:徐玉德;谢兴文;董林;范有福;徐玉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初探

    课程组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体系等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培养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理念的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岗位需求的中医药人才的目标。

    作者:邢冬杰;孙永显;王龙梅;张彩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吴医与吴门医派

    以吴文化的兴起梳理吴医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吴医形成的历史源流,在此基础上,随着吴医温病学派的崛起,探讨具有吴中地区特色的吴门医派形成的历史进程。

    作者:欧阳八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BL 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结合教学经验就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见习带教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总结,旨在指导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见习带教,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静;张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逆散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68例

    目的:观察四逆散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四逆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硫糖铝悬液、吗丁啉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胃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对照组为8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分级情况2组治疗后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 GERC 临床疗效显著,可保护食管黏膜,促进炎症修复。

    作者:郭麦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本刊作者姓名的英文表达要求

    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标注。汉族作者姓在前,复姓(如:欧阳)连写,双姓(如:陈冯)之间加“-”,全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不加连字符;名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对于复姓、双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ˊ”。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按照民族习俗,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姓名之间用中位“·”。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应尊重其传统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