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云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配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程不同阶段疼痛程度VAS评分、焦虑程度SAS评分,记录产程各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产妇衰竭症状、手术助产、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焦虑程度随产程进展逐步下降,对照组呈上升趋势直到第三产程,2组各个节点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潜伏期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VAS增加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产妇出现衰竭症状、手术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0.4)分,高于对照组的(8.8±0.5)分(P<0.001).结论:产时中医穴位按摩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头位难产率、减少手术助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作者:贺晓敏;骆灵;杨敏;陈蓉;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强化医务人员成本管理意识,有效降低医院开支成本,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以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成本管理为案例,对医院内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务人员成本意识明显增强,各项成本管理制度明显规范,医院运营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医院内控管理,是保证医院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能使医院的管理工作、经济工作发生质的飞跃.
作者:黄庆英;蔡文华;郭子伟;马铭;许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门诊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168例入选者进行临床情况调查、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分析生活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门诊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7%(60例),女性高于男性;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且与抑郁呈负相关(P<0.01);与不伴抑郁情绪障碍者相比,伴抑郁情绪者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知方面均较差(P<0.05).结论:门诊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表现出较多的躯体活动受限、较低的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感.
作者:周心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已发表的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关于葛根芩连汤以及加味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1 74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991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93.47%,对照组756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75.08%.结论:由于纳入文献不符合系统评价的高质量文献,存在较大偏倚,故不能应用系统评价方法为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提供证据.
作者:安娜;代二庆;任会宁;刘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隔药灸脐与匹维溴铵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4例随机分为脐疗组、匹维溴铵组各12例.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进行代谢组学处理,并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尿液代谢谱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变化明显,其中脐疗组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氨基酸、组胺、5-羟色胺、胆汁酸、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到体内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等过程;匹维溴铵组除此之外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结论:脐疗可显著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状况,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代谢产物谱存在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张晓宁;马玉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药物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 0只;选用甘露消毒丹对CCL4所致湿热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检测生化、免疫、病理、细胞通路等指标.结果:造模后48h模型组大鼠ALT、AST、TB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各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TB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能显著改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减轻肝细胞病变程度.
作者:魏小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62例进行心理护理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全部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途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均获手术成功.结论:心理护理及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作者:李夏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重新建立虎力散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观察虎力散中生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采用TLC法对虎力散胶囊中三七、制草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虎力散胶囊中所含生物碱进行限量检查及含量测定,以Sepax-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0.1 mol/L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冰醋酸0.5 mL)为流动相B,按规定梯度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生物碱限量检测及含量测量都在限定的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0%与98.62%,RSD%分别为0.79%与0.80%(n=6).结论:本方案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虎力散胶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建平;曾海松;俞洁东;杨云;刘茵;苗春平;颜耀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解毒化浊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葡萄糖转运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出12只设为空白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化浊治疗组及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12只,解毒化浊组以解毒化浊方混悬液2.025g/(kg·d)灌胃,罗格列酮组以罗格列酮混悬液0.36mg/(kg·d)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均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0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T(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 mRNA的水平.结果:解毒化浊方与罗格列酮均能降低大鼠FBG、2hPG及FIN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体质量方面与空白组比较解毒化浊组及罗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血清FBG、2hPG、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呈低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解毒化浊方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FBG、OGTT(2hPG)及FINS水平,增加骨骼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杨维杰;康学东;朱瑾;余臣祖;王苑铭;安小平;张瀚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后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Q-BR53)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面对应对得分较对照组高,回避应对得分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命质量中功能领域得分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症状领域中疲乏、气短、失眠等有所缓解,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促使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积极医学应对方式,改善化疗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缓解疲乏、脱发烦恼和疼痛等症状,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晓华;张晓岚;梁玉荣;杨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东院贵重中药饮片使用情况与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整理医院201-2013年贵重中药饮片用药数据,对销售量和销售金额排前1 5位的贵重中药饮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重中药饮片销售量和销售金额分别占我院中药饮片总销售量和销售金额的2.45%和16.62%;含贵重饮片处方数占总饮片处方数的22.23%;医院贵重中药饮片销售量较稳定,近4年缓慢下降;贵重中药饮片销售金额逐年减少,平均减少幅度为1 3.5%;中草药处方工作量基本平稳,而贵重药处方量在逐年增加.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东院中药饮片使用合理;部分贵重饮片价格涨势影响其销售量,价廉的贵重药饮片得到更多的应用;做好年度分析工作对中药饮片管理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新荣;古今;孟庆隆;韩亚亮;刘青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为预防和缓解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而构建有效心理模型.方法:对甘肃省21 6名护理专职教师进行职业倦怠及人格、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人格及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的相关性.结果: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2维度较为突出;人格的“神经质~外向”因子与“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有相关性、“掩饰”因子与“个人成就感”有相关性,以及社会支持总分等4因子与“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有相关性.结论:需统合综效护理专职教师的人格及社会支持因素,以构建有效心理模型.
作者:李丹琳;张秀芬;张珺;安云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以“通络”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以“脉络瘀阻”为根结,以“益气祛瘀”“养津祛瘀”“补血祛瘀”“理气祛瘀”“除湿祛瘀”等各种“通络法”为指导思想,具体采用电针+刺血疗法+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甲钴胺+普瑞巴林胶囊+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VAS值、临床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嘉士健;雷行华;黄翠华;嘉雁苓;谢小英;刘建强;肖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叶秦艽醇提取物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芍组及秦艽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胶原乳液多点皮内注射建立关节炎模型;秦艽组以秦艽乙醇提物1.8 mL(kg/d)灌胃;白芍组以白芍总苷胶囊内容物混悬液2 mL(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第24天、31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关节X线片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及足趾关节明显肿胀、变形,秦艽组及白芍组与模型组比较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艽提取物能在早期改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一般情况,减轻关节肿胀程度,改善滑膜炎症状,保护关节,体现治疗早期RA的优势.
作者:王佳;王钢;王丽琴;王涛;田杰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剪刀股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剪刀股总黄酮优提取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剪刀股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剪刀股总黄酮含量为3.16%,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3.86%.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剪刀股总黄酮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马金萍;杨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医院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析,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并在骨伤二科6个病区落实执行.结果:2011年该院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共发生49例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75.4%;2012年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减少19例(P<0.05).讨论:执行“中药注射荆静脉输液规范”在临床中是必要且重要的,加强医院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可明显减少ADR发生的几率.
作者:乔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寻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防护途径与方法.方法: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按时开展体检,及时疫苗接种;科学安排班次、人员合理休整;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考核监督;加强硬件建设,改善防护条件;开展心理疏导、提供人文关怀.通过量化指标分析评估防护效果.结果:实施一系列防护措施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专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和防护意识明显提高、操作更为规范;工作人员对科室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清洗合格率和包装合格率大幅提升,以上方面在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人员发生意外伤害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促进科室和谐,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叶秋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2则典型验案论述王自立主任医师从阴阳辨治胸痹心痛病的经验,王自立认为“阳不足者,阴必乘之”,故治疗时从“辛甘合化为阳”出发,重视温通心阳之法的应用.
作者:杨阿妮;柳树英;王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典型医案介绍李妍怡主任治疗眩晕的经验,指出李妍怡主任从血瘀、痰浊、虚证3个方面论治眩晕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谦;杨瑞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了解加味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紊乱干预的研究进展,试图应用在体多通道微阵列神经信号技术(M-NEMEA)检测应激损害后海马神经元集群时空模式和信息编码.从应激中枢海马神经网络信息编码角度,揭示和探讨加味四逆散对PTSD大鼠睡眠紊乱的海马神经元时空特性、信息传递整合机制和功能重构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PTSD及睡眠障碍的中枢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富菊;张泽国;李越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