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四逆散干预PTSD睡眠紊乱的海马神经编码机制研究

徐富菊;张泽国;李越峰

关键词:PTSD, 加味四逆散, 海马编码模式, 机制研究
摘要:通过了解加味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紊乱干预的研究进展,试图应用在体多通道微阵列神经信号技术(M-NEMEA)检测应激损害后海马神经元集群时空模式和信息编码.从应激中枢海马神经网络信息编码角度,揭示和探讨加味四逆散对PTSD大鼠睡眠紊乱的海马神经元时空特性、信息传递整合机制和功能重构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PTSD及睡眠障碍的中枢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发小鼠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鲵肉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Vit E)组和大鲵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 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D-半乳糖诱发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方法造模,腹腔注射D-半乳糖水溶液125 mg/(kg·d);空白对照组注射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7周;大鲵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自由采食16、32、48 mg/(g·d)大鲵肉质,阳性对照组灌胃100 mg/(kg·d) Vit E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灌胃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8周.8周后观察大鲵肉对衰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基本体征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端粒酶(TE)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减少,血清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鲵肉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升高,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大鲵肉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鲵肉高剂量组及VE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SOD、端粒酶活性,减少MDA含量有关.

    作者:蔡佳佳;刘振珂;李吉华;李自发;徐凯勇;徐凌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妇产科住院孕产妇在加床、调床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从96%提高到99%.结论:在妇产科病房减少加床、调床,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赵健雄教授辨治脾胃病经验

    赵健雄教授治疗脾胃病以传统辨证论治为基础疏肝和胃或健脾温胃,并借鉴西医对脾胃病的认识和诊治思路,吸纳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相关成果,以提高疗效.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后抑郁症的中医药综合治疗研究

    对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方法,降低产后抑郁的危害性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晓青;梁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78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实际应用情况,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 3年3月16日0:00-24:00的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并予以分析.结果:578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共302例,使用率为52.25%,其中治疗用药124例,占41.06%;治疗并预防者30例,占9.9 3%;预防用药148例,占49.01%.单一用药175例,占57.95%;二联用药123例,占40.73%;三联用药4例,占0.99%.全院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前五名依次为:普外科97.20%,胸外科93.75%,泌尿外科89.52%,新生儿科86.73%,五官科72.00%.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包括治疗+预防用药)为29.6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系统较高,经验用药普遍存在,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作者:尹国红;李红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开创中医头疗先河的敦煌《灸经图》

    多年临床验证分析发现,敦煌《灸经图》是与伏羲八卦、长沙马王堆帛书一脉相承的重要针灸流派;与中外印藏医、以头脑心脐为脉道渊源的观点相似.治病首选头项部穴,揭示了头脑为人体经脉源始根本,脑强则身壮的思路与“人老脚先老”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四天庭是同名四穴组这一奇葩沿革的始祖,与发际等头穴构成针灸史上早的头针疗法、枕骨疗法;《灸经图》开创了中医脑病学的先河,对推动当前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汤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探讨

    目的: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62例进行心理护理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全部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途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均获手术成功.结论:心理护理及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作者:李夏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后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Q-BR53)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面对应对得分较对照组高,回避应对得分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命质量中功能领域得分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症状领域中疲乏、气短、失眠等有所缓解,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促使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积极医学应对方式,改善化疗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缓解疲乏、脱发烦恼和疼痛等症状,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晓华;张晓岚;梁玉荣;杨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统计分析

    目的:对已发表的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文献进行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关于葛根芩连汤以及加味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1 74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991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93.47%,对照组756例,治疗后平均有效率75.08%.结论:由于纳入文献不符合系统评价的高质量文献,存在较大偏倚,故不能应用系统评价方法为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提供证据.

    作者:安娜;代二庆;任会宁;刘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近六十年半夏泻心汤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半夏泻心汤相关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方法:以半夏泻心汤为关键词,通过适当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等多个数据库,利用NoteExpress2.0文献管理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检索获得2 369篇以半夏泻心汤为关键词的文献,发现关于半夏泻心汤的相关研究中主要作者1 0人,取得基金支持及科研成果多的研究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该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内容为丰富,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结论:近60年关于半夏泻心汤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仍需要加强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应设计大量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为指导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规范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崔丽君;张艳;郑志娟;宋小莉;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辨证施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分别于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后1周、3周、5周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进行测评;3个月追踪调查长期疗效,复查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周玉英;李向丽;潘虹;刘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并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医院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析,制定“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规范”,并在骨伤二科6个病区落实执行.结果:2011年该院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共发生49例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75.4%;2012年外科常用3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减少19例(P<0.05).讨论:执行“中药注射荆静脉输液规范”在临床中是必要且重要的,加强医院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可明显减少ADR发生的几率.

    作者:乔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院内控管理的若干问题思考——以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案例

    目的:强化医务人员成本管理意识,有效降低医院开支成本,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以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成本管理为案例,对医院内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务人员成本意识明显增强,各项成本管理制度明显规范,医院运营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医院内控管理,是保证医院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能使医院的管理工作、经济工作发生质的飞跃.

    作者:黄庆英;蔡文华;郭子伟;马铭;许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解毒化浊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毒化浊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葡萄糖转运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出12只设为空白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化浊治疗组及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12只,解毒化浊组以解毒化浊方混悬液2.025g/(kg·d)灌胃,罗格列酮组以罗格列酮混悬液0.36mg/(kg·d)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均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0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T(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 mRNA的水平.结果:解毒化浊方与罗格列酮均能降低大鼠FBG、2hPG及FIN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体质量方面与空白组比较解毒化浊组及罗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血清FBG、2hPG、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呈低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浊组与罗格列酮组大鼠GLUT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解毒化浊方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FBG、OGTT(2hPG)及FINS水平,增加骨骼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杨维杰;康学东;朱瑾;余臣祖;王苑铭;安小平;张瀚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早、晚涂2%酮康唑乳膏,中午涂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同时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卡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涂2%酮康唑乳膏,早晚各1次,同时采用传统护理措施.2组均给予氟康唑片100 mg口服,1次/d.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复发率分别为7.50%、2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传统治疗、护理面部脂溢性皮炎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及健康教育指导卡,可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作者:朱慧颖;秦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剪刀股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剪刀股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剪刀股总黄酮优提取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剪刀股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剪刀股总黄酮含量为3.16%,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3.86%.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剪刀股总黄酮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马金萍;杨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单纯针刺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比较单纯针刺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hrance图书馆、EMbase并进行手工检索,获取所有涉及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与药物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91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46,95%CI(3.24,9.22)].结论: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疗法,表明其临床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RCT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较低,因此还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尚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作者:赖乾;智方圆;袁振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抑制血小板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阿胶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DL-C,心率、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心率、SBP、DBP均较治疗前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元琪;骆雨;崔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方法,通过BL420E描记心脏收缩力及心率变化,观察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对离体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并研究葛根素对肾上腺素、氯化钙心肌收缩量效关系曲线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葛根素溶液使蟾蜍离体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在4.8×10-4~ 4.8 × 10-2 mol/L浓度范围内,注射用葛根素溶液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与剂量之间呈明显量效关系,大效应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49%;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可使肾上腺素及氯化钙对心脏的兴奋作用降低.结论:注射用葛根素溶液可抑制蟾蜍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β受体,抑制细胞外钙内流有关.

    作者:潘美晴;郑昊;刘梦玉;梁翠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加味四逆散干预PTSD睡眠紊乱的海马神经编码机制研究

    通过了解加味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紊乱干预的研究进展,试图应用在体多通道微阵列神经信号技术(M-NEMEA)检测应激损害后海马神经元集群时空模式和信息编码.从应激中枢海马神经网络信息编码角度,揭示和探讨加味四逆散对PTSD大鼠睡眠紊乱的海马神经元时空特性、信息传递整合机制和功能重构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PTSD及睡眠障碍的中枢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富菊;张泽国;李越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