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华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于经前3天开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头孢曲松钠4 g及甲硝唑1 g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丸,每日1剂,水煎分服.2组均以连续用药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61.1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卵管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通而不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输卵管通畅度.
作者:张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1 36例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8例,2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护理策略,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开始护理干预后3个月内血液透析期间肌肉痉挛发作情况、营养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每个月痉挛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略低于第1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观察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明显低于第1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ALB、PA血清水平及SGA评分较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SF血清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感受、心理状态、服务评价、家庭支持等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方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心理、饮食与电刺激干预,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进食时间、症状频率、食欲、心理负担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切与低切全血黏度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干预后经过调查观察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红梅;李宝娥;贺艳霞;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生脉饮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天,随访1年内的复发情况、治疗后止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7%,对照组为6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汗时间观察组为(5.3±0.8)天,对照组为(8.3±1.0)天.观察组汗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5.1%,对照组为3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效果良好.
作者:刘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当归含药血清对由Aβ25-35片段毒性诱导的PC12细胞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计数、MTT及流式细胞术测定观察当归含药血清处理由Aβ25-35片段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形态学及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当归含药血清能增加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LDH释放,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当归含药血清能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当归含药血清能升高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LDH释放,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守嫔;罗佳;李海龙;吴红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就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及加强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阐述,以期为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郑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牟慧琴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为致病之本,风、寒、湿、热等诸邪侵袭为病之标,诊治中宜脉证相参,用经方攻补兼施,以扶正祛邪、通络止痛,终达到恢复患者关节功能的目的.
作者:张永奎;魏宗彬;严凤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性选用抗菌药物及临床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资料,对患者基本信息、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97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细菌153株,检出的菌株中耐药菌株占69.28%.革兰氏阳性菌株54株,占细菌的35.29%,排列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99株,占细菌的64.71%,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在90%左右.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都超过了75%,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左右,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这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80%,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该中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菌株的耐药性与其他医院有较大差别,临床医生应该加强手术切口的感染防控,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薛世萍;乔登嫣;程麦莉;石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和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鼻腔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鼻腔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疼痛评分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满意评分评价2组干预后疼痛、焦虚程度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焦虑缓解程度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穴位敷贴护理与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能够有效缓解鼻腔术后能于填塞后引起的疼痛.
作者:陈湘泉;郝洁;韩清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分析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以专科护理为导向,对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王会梅;徐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浅析浮针理论、临床研究,并对目前浮针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今后应拓展的研究思路,说明浮针经过短暂的10余年发展,机理逐渐完善,临床适应症范围得到了很大拓展.
作者:杨江霞;符仲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访视对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名60岁以上的社区居家老年人按照居住街道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干预组接受每2周1次的定期家庭访视,主要从老年病管理、心理指导、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居家安全宣教4个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4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等观察指标干预组较对照组同期水平显著改善(P<0.05),并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社区家庭访视能有效改善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瑜;吴显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自噬、凋亡作用,探讨苦参碱抑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单体及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RB(sulforhodamine B,磺基罗丹明B)法检测苦参碱对Siha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不同浓度苦参碱引起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苦参碱干预后Siha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同时用MDC染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鉴定自噬的发生;后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促凋亡基因Bax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碱能显著抑制Siha细胞增殖,作用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诱导Siha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Sih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在苦参碱组观察到细胞质中可见大量的大小不等的空泡,而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胞质中的空泡逐渐增大增多;MDC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可见苦参碱组比未处理组显示更强的荧光信号和更多的MDC标记颗粒;实时定量RT-PCR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ax和在自噬中起重要作用的Beclin 1基因在苦参碱组的表达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结论:苦参碱可显著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而且诱导细胞死亡时凋亡和自噬均被激活,自噬基因Beclinl参与了苦参碱诱导的自噬,而苦参碱的促凋亡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凋亡分子Bax的表达相关.
作者:赵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化痰祛瘀方,每日1剂,水煎分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可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脑血流速度.
作者:雷世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金黄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外用金黄膏、凡士林软膏薄涂于患处,大面积不超过人体1/3为宜,每日1~2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时EASI评分和对金葡菌定植情况.结果:金葡菌转阴率治疗2周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SI评分治疗2周、4周时2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对照组为5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陶以成;郎娜;佘远遥;迟慧彦;田凤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在不同时间行颅脑CT、常规MRI和DWI扫描后进行影像学(包括48h内CT和DWI)的图像特征分析及ASPECT评分.结果:发病后1小时至1周,病灶在DWI上显示均质高信号,而CT、常规MRI多未能显示;在发病后1~3周内呈混杂高信号,大约在3周后高信号消失.DWI诊断超早期脑梗死敏感性为36/39=0.92,特异性为15/23=0.62.结论:DWI对超早期脑梗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晓辉;杨小飞;黄煜;吕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制定五藤胶囊的定性定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化学对照品(芒丙花素、青藤碱、补骨脂素)、药材(鸡血藤、青风藤、补骨脂)为对照,鉴别样品中鸡血藤、青风藤、补骨脂等主要组成药物,并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样品薄层色谱分别与化学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薄层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测定样品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暂定胶囊内容物中补骨脂素的含量不得低于3 mg/g.结论: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为五藤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万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2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予以抗生素静滴及生肌玉红膏创面换药.治疗组于术后第2天口服消肿止痛汤,1剂/d.2组均连续用药7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肛门疼痛、便血、创缘水肿等症状治疗后2组均好转(P<0.05),治疗组好转更明显(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用于混合痔术后可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梁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300例兰州地区职工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6月到2013年11月选择在兰州市长期缴纳社保的300名职工进行高血压发病情况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300例职工中发生高血压60例,发病率为20.0%,其中轻度45例,中度10例,重度5例.家族史、肥胖、吸烟、食盐多与缺乏锻炼是本地区职工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兰州市职工高血压的发病率还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要积极根据发病危险因素加强对症干预.
作者:苟黎坤;李应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0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护肝降酶和降血脂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化痰汤.观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36、48周彩色多普勒肝脏超声声像图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2.0%,治疗组为9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肝脏超声回声衰减程度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减轻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NASH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陈芳玉;张杰;毛莲香;李德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