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太宁软膏防治痔术后肿痛81例

孟澍

关键词:太宁软膏, 痔术后肿痛, 镇痛, 消肿
摘要:目的 观察太宁软膏防治痔术后肿痛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的痔术后患者162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患者换药时将太宁软膏敷于创面上,对照组则不使用药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肿痛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肿痛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宁软膏防治痔术后肿痛的疗效显著,镇痛消肿作用明显,可减轻患者痔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痔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舒片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 建立胃肠舒片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 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胃肠舒片中的5种大黄蒽醌以及柚皮苷的含量,计算多种指标累积溶出度.结果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测定要求.检测物质在2h内溶出均能达到75%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胃肠舒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刘德胜;龙姣燕;张树平;刘孟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26例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49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对照组23例给予阿米替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AHMD)、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08%和7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轻.

    作者:郑云章;张理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

    目的 正确使用药物剂型,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探讨不同剂型对疗效的影响,介绍常用剂型的正确使用.结果 药物的剂型不同,对药效有极大的影响.结论 选用合适的药物剂型,通过正确的给药途径,合理使用,才能使药物发挥大疗效,并大限度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孙义峰;王超君;骆海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39例医院患者用药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目的 提高药师专业素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1年439例次患者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分析其中的典型案例.结果 咨询药品用法用量占28.70%,特殊人群用药占21.41%,药品不良反应占20.73%.结论 开展用药咨询有助医、药、患三者沟通,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和药师素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段申富;张文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牛蒡子微波加热炒制与传统清炒法的比较试验

    目的 探讨用微波加热炮制牛蒡子的方法.方法 依法制备两种炮制品,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炒品和微波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两种炮制品的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T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的牛蒡子苷含量均能达到药典的规定,且微波炮制法的含量测定略高于传统清炒法.结论 微波炮制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作者:李福兵;杨晓东;刘兴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洋金花制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49例

    目的 分析洋金花制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98例,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接受洋金花制剂麻醉.比较两组诱导期及术后疼痛评分、术中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波动、苏醒期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诱导期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者(P<0.05);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洋金花制剂进行人工流产的麻醉,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及术后疼痛,稳定术中血氧饱和度,并减少苏醒期的不良反应.

    作者:姚肖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抗结核病治疗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以期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加强尿酸检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至2011年诊断为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原发或继发)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吡嗪酰胺,将病例分为暴露组(HRZE)176例和非暴露组(HRE)54例,比较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 暴露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80.71%,非暴露组为9.25%.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的相对危险度(RR)为8.72(RR>1表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以关注,定期监测患者血尿酸浓度,谨防急性痛风发作.

    作者:郑火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Ⅳ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1例,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解释结果.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标本中共培养分离细菌172株,真菌58株,结核菌15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99例,革兰阴性细菌73例.分离的菌种由高到低分别为葡萄球菌81株,肺炎克雷伯菌65株,真菌感染58株,铜绿假单胞菌31株,大肠埃希菌25株.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要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盛美霞;魏志平;夏盛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联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18例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予补中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腹泻症状改善及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KPS评分提高率为72.22%,也高于对照组的38.89% (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付相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0例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每日1次,扶正化瘀胶囊1.5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年.分别于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检测肝功能、肝纤四项及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脾厚度)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良好.

    作者:庞素秋;吴双;王国权;谢奇恩;杨薇薇;黄美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30例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麻醉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诊治的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麻醉)和观察组(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每组30例,对两组镇静、肌松满意度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静效果、肌松满意度均明显较好,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ICU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不同注射速率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减少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行CT增强扫描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74例病例.结果 以2.5 mL/s注射碘海醇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其中轻度不良反应32例,中度11例,重度1例,无死亡病例;以4.5 mL/s注射碘海醇共发生不良反应130例,其中轻度83例,中度45例,重度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快速率注射碘海醇易产生不良反应,应在CT扫描前后做好必要的预防及抢救准备,扫描完成后需要留院观察,以避免不良反应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诸一吕;杨君;钱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痰热清与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热毒宁与谈热清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两种方式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9例,下呼吸道感染39例.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治疗组40例(A组),痰热清治疗组38例(B组).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00%,B组有效率为94.74%;A组平均治愈时间(5.3±3)d,B组平均治愈时间(6.3±3)d.结论 对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比痰热清具有治疗时间短、有效率高的优点.

    作者:姚钧萍;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氨溴索超说明书使用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氨溴索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的应用和合理性,为临床药师审核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结合医院氨溴索的使用情况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氨溴索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顽固性肺不张等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使用安全.

    作者:王向东;李志伟;马明瑛;张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09年至2011年我院癌痛治疗药品利用分析

    目的 为癌痛治疗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信息系统提供的2009年至2011年癌痛治疗药品的消耗数据,对药品的用量、使用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癌痛治疗药品销售金额及用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第三阶梯药品用量较大,吗啡用量始终居于首位.羟考酮自2011年引入,用量排序已跃升至第4位.芬太尼贴剂因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为患者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哌替啶的用量逐年下降,现已不常用于治疗癌痛.相比之下,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治疗药品的用量有所下降.复方制剂用量偏高,需引起重视.结论 癌痛治疗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作者:程凯;蔡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地尔硫(革)对腮腺肿瘤手术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患者循环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尔硫革对腮腺肿瘤手术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患者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腮腺肿瘤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C组和D组.D组在皮下注射2 μg/mL的肾上腺素30 mL同时静脉注射地尔硫革0.1 mg/kg,继用输注泵以5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C组在皮下注射30 mL的肾上腺素的同时输注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l)、麻醉后(T2)、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时(T3)、注射肾上腺素5 min后(T4)、20 min后(T5)、lh后(T6)的血压和心率数值.记录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的使用情况.结果 C患者在注射肾上腺素后(T4 ~T6)血压、心率较T3升高明显(P<0.05或P<0.01),D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高血压例数及乌拉地尔使用次数和心动过速例数及艾司洛尔使用次数明显多于D组(P<0.01).结论 行腮腺肿瘤手术时,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同时静脉输注地尔硫革可抑制肾上腺素所致血压、心率上升,维持患者围术期循环的平稳.

    作者:钟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应激性溃疡82例

    目的 探讨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4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82例,分别使用奥美拉唑及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胃液pH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34%)高于对照组(79.66%)(P<0.05);治疗组胃液平均pH为(5.1±1.4),对照组为(5.2±0.3);治疗组胃液中位pH是(5.2±1.7),对照组为(5.1±0.5),两组患者的胃液pH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胃承气汤加减方能有效治疗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值得推广.

    作者:李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的 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总结发现,有处方存在诊断与用药不符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结论 处方点评工作应注重每个环节,以免影响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

    作者:何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急性期后不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急性期后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6个月.比较两组6个月内再次就诊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内再次就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0.56±0.21)次和(2.28±0.87)次(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及WBC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pred及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可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徐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射干麻黄汤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42例

    目的 观察射干麻黄汤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哮喘的基础上仅加用沙丁胺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哮喘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和沙丁胺醇.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肺部听诊哮鸣音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为(2.37±0.96)d,对照组为(4.02±0.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干麻黄汤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可显著提高疗效,并可明显缩短哮鸣音消退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黎劲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