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与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姚钧萍;唐云芳

关键词:痰热清, 热毒宁, 呼吸道感染
摘要:目的 比较热毒宁与谈热清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两种方式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9例,下呼吸道感染39例.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治疗组40例(A组),痰热清治疗组38例(B组).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00%,B组有效率为94.74%;A组平均治愈时间(5.3±3)d,B组平均治愈时间(6.3±3)d.结论 对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比痰热清具有治疗时间短、有效率高的优点.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喷他佐辛压敏胶分散型贴剂的制备研究

    目的 研制喷他佐辛压敏胶分散型贴剂并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性.方法 将喷他佐辛及各种促渗剂直接溶于压敏胶中制备压敏胶分散型贴剂,采用卧式双室扩散池,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结果 由Duro-Tak 87-9301型压敏胶制备的贴剂具有较好的稳态渗透速率.5%氮酮与10%豆蔻酸异丙酯合用对喷他佐辛促渗效果明显,经皮渗透速率为(11.28 ±0.63) μg/(cm2·h),促渗倍率达3.01倍.贴剂中喷他佐辛的含量由2%增加到4%,经皮渗透速率明显增大,含量增加到6%和8%时渗透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所得处方中各因素的组合有利于喷他佐辛的经皮吸收.

    作者:吕明;朱红宝;陈永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匹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患者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匹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高血脂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辛伐他汀与匹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脂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症均有显著疗效,且匹伐他汀临床效果优于辛伐他汀,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静静;胡芸;潘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急诊药房药物咨询服务中常见问题分析

    目的 促进药物咨询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方法 对医院药物咨询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的问题中药物用法用量问题占46.18%;用药安全性问题占21.17%,包括药理作用和适应证、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结论 通过药物咨询,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品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成本比值,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李洪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痰热清与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热毒宁与谈热清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两种方式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9例,下呼吸道感染39例.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治疗组40例(A组),痰热清治疗组38例(B组).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00%,B组有效率为94.74%;A组平均治愈时间(5.3±3)d,B组平均治愈时间(6.3±3)d.结论 对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比痰热清具有治疗时间短、有效率高的优点.

    作者:姚钧萍;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丙泊酚单用与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丙泊酚单用与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6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25例,观察组356例.对照组患者均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2.5 mg/kg,观察组患者先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静脉滴注,再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1.5 mg/kg.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术毕苏醒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0.3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00%(P<0.05);对照组术毕苏醒时间为(6.8±2.2)min,明显长于观察组的(5.4 ±2.1)min(P <0.05);对照组丙泊酚用量为(2.92±0.81)mg/kg,显著多于观察组的(2.22±0.42) mg/kg(P<0.05);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2.6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00% (P<0.05).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及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涛;陈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片5 mg口服、1次/天,治疗组加用热淋清颗粒8 g口服、3次/天,均连续使用4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量、前列腺体积改善情况、前列腺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尿流量、缩小前列腺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庆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30例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麻醉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诊治的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麻醉)和观察组(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每组30例,对两组镇静、肌松满意度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静效果、肌松满意度均明显较好,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ICU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牛黄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牛黄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镇静、解热、抗炎和祛痰等多种功效,用于临床已有2 000多年历史.天然牛黄资源稀缺,价格昂贵,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大部分药品在临床已开始用人工牛黄和培育牛黄替代.然而,由于制备条件不同,代用品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等同于天然牛黄,因而可能导致疗效差异.要确保牛黄及其代用品的质量,高效的质量控制方法至关重要.该文对牛黄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诸葛陇;潘云雪;徐荣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医疗付费方式对门诊骨科患者用药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公费、自费、医保3种不同医疗付费方式对医院门诊骨科患者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及6月医院门诊骨科处方,每周随机抽取1d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门诊骨科自费患者总药费、人均用药金额高,公费患者联合用药数量、外用药使用率高.结论 3种医疗付费方式在用药金额、联合用药和用药方式等方面对门诊骨科患者用药存在一定的影响.

    作者:杨帆;白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氨溴索超说明书使用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氨溴索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的应用和合理性,为临床药师审核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结合医院氨溴索的使用情况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氨溴索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顽固性肺不张等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使用安全.

    作者:王向东;李志伟;马明瑛;张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肿瘤内科阿片类镇痛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癌症住院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强度,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肿瘤内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全部癌症住院患者718例次,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住院药房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数据.结果 共256例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占35.65%;总使用强度1.02.11种药物中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6种,其余5种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结论 该院阿片类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要求.

    作者:王启盛;高岚;唐亚平;俞亚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8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内容分析

    目的 为规范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8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并进行分析,依据相关标准判定合格率.结果 8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必备项目齐全,但对特殊人群和药学相关基础研究的资料较少.结论 应规范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企业要积极进行有关研究,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技术标准,保证中药注射剂更加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

    作者:李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

    目的 促进医院的药学服务工作开展,以利用药安全.方法 从开展药学咨询、不良反应监测、处方点评、健康教育等工作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提升药学人员的素质,更好地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朱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稳定性.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千金分散片的含量,分别用强光照射法、加速试验法和室温留样观察法对妇科千金分散片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该药在强光照射、加速试验和温留样观察的条件下,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结论 该药在室温、密闭的贮存条件下性质稳定.

    作者:许宁;廖亚琴;李喜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09年至2011年我院感染科肝炎口服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科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治疗肝炎口服药的使用数量、消费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的消费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日均费用(DDC)的平均值略有上升.总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值3年均为1的是阿德福韦酯(名正).结论 感染科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李应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雪松松针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雪松松针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稳定性.方法 分别用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雪松松针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确定提取雪松松针抑菌成分的适溶剂.探讨热处理、介质pH和糖含量对松针提取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松针50%乙醇的提取物抑菌活性佳,热处理对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介质pH和糖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菌活性.结论 雪松松针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加以开发利用.

    作者:楼英彪;陈菲;高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肾康注射液与真武汤加减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真武汤加减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补充氨基酸,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感染,纠正贫血,使用利尿剂,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100 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300 mL中以20 ~ 30滴/min静脉滴注,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并联合口服真武汤加减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6.00%,治疗组为9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真武汤加减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尿素氮、血肌酐,改善临床症状及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项宏舟;张丽玉;徐晓刚;吴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分气丸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木香分气丸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ela Promosil C18柱(1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2∶6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橙皮苷检测进样量在0.102 0 ~ 1.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0.90%(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艳;郜凤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肺癌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对肺癌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1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手术前后应用乌司他丁,对照组手术前后应用低剂量肝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和DVT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83.42±50.53)mL和(357.92±86.63)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09.26±59.81)mL和(560.81±120.6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3d的凝血功能和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和低剂量肝素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的高凝状态,但应用乌司他丁患者手术前后的出血量较低.

    作者:吴功志;吴旭辉;周耀洪;彭丛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62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医院诊治的6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见雪;沈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