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年至2011年我院感染科肝炎口服药物应用分析

李应婷

关键词:肝炎用药,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科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治疗肝炎口服药的使用数量、消费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的消费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日均费用(DDC)的平均值略有上升.总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值3年均为1的是阿德福韦酯(名正).结论 感染科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用药基本合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

    目的 促进医院的药学服务工作开展,以利用药安全.方法 从开展药学咨询、不良反应监测、处方点评、健康教育等工作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提升药学人员的素质,更好地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朱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肺癌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对肺癌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1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手术前后应用乌司他丁,对照组手术前后应用低剂量肝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和DVT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83.42±50.53)mL和(357.92±86.63)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09.26±59.81)mL和(560.81±120.6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3d的凝血功能和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和低剂量肝素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的高凝状态,但应用乌司他丁患者手术前后的出血量较低.

    作者:吴功志;吴旭辉;周耀洪;彭丛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标准文本的电子化管理

    目的 建立标准文本的电子化管理方式.方法 通过电子文本的制作、数据库的建立、软件设计实现标准文本的电子化管理.结果 标准文本的电子化管理具备资源共享、快速更新、便于查询的优点.结论 电子化管理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标准管理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震红;张仔志;杨永刚;薛娇;王新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弥可保肌肉注射联合α-硫辛酸静脉滴注.采用总症状(TSS)评分法评估临床症状、体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弥可保.

    作者:梅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洋金花制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49例

    目的 分析洋金花制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98例,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接受洋金花制剂麻醉.比较两组诱导期及术后疼痛评分、术中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波动、苏醒期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诱导期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者(P<0.05);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洋金花制剂进行人工流产的麻醉,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及术后疼痛,稳定术中血氧饱和度,并减少苏醒期的不良反应.

    作者:姚肖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氨溴索超说明书使用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氨溴索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的应用和合理性,为临床药师审核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结合医院氨溴索的使用情况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氨溴索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顽固性肺不张等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使用安全.

    作者:王向东;李志伟;马明瑛;张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调整滴速,每小时1.0~2.0g;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每次10 mg,每日3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 <0.05);治疗后血压、血黏度、红细胞压积、24 h尿蛋白定量等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控制水肿、保护肾脏、控制蛋白尿.

    作者:杨燕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0例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湿热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15 mg曲安奈德、施沛特膝关节内局部注射,并口服钙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强膝汤,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00% (P <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作用持久,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屠震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雪松松针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雪松松针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稳定性.方法 分别用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雪松松针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确定提取雪松松针抑菌成分的适溶剂.探讨热处理、介质pH和糖含量对松针提取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松针50%乙醇的提取物抑菌活性佳,热处理对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介质pH和糖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菌活性.结论 雪松松针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加以开发利用.

    作者:楼英彪;陈菲;高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目的 促进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方法 分析医疗机构在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目前存在专业人员缺乏、点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结论建议修改和完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利其更好地贯彻执行,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艳杰;李琳;吴烨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醒脑静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后CT及腰穿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消失时间、出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时间早,出院时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醒脑静治疗能提高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满棉;张志华;陈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抗结核病治疗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以期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加强尿酸检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至2011年诊断为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原发或继发)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吡嗪酰胺,将病例分为暴露组(HRZE)176例和非暴露组(HRE)54例,比较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 暴露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80.71%,非暴露组为9.25%.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的相对危险度(RR)为8.72(RR>1表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以关注,定期监测患者血尿酸浓度,谨防急性痛风发作.

    作者:郑火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88例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护理体会.方法 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8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的防治护理以及健康护理,并对其进行严密观察.结果 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88例患者治愈8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86%,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严密观察,可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潘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痰热清与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热毒宁与谈热清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两种方式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9例,下呼吸道感染39例.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治疗组40例(A组),痰热清治疗组38例(B组).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00%,B组有效率为94.74%;A组平均治愈时间(5.3±3)d,B组平均治愈时间(6.3±3)d.结论 对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比痰热清具有治疗时间短、有效率高的优点.

    作者:姚钧萍;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铁皮石斛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定性鉴别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以柚皮素为对照,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250 mm×4.6mn,5μm),流动相为A(甲醇)-B(0.2% H3PO4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比较10批次铁皮石斛制剂的HPLC图,选择柚皮素及相对保留时间比为1.11~1.14处色谱峰为参照,可用于铁皮石斛制剂的HPLC鉴别.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为铁皮石斛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李樱红;胡磊;吴薇;罗金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

    目的 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性,为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填写的要求,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 药品经营企业应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水平,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冯华东;邵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牛蒡子微波加热炒制与传统清炒法的比较试验

    目的 探讨用微波加热炮制牛蒡子的方法.方法 依法制备两种炮制品,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炒品和微波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两种炮制品的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T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的牛蒡子苷含量均能达到药典的规定,且微波炮制法的含量测定略高于传统清炒法.结论 微波炮制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作者:李福兵;杨晓东;刘兴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片5 mg口服、1次/天,治疗组加用热淋清颗粒8 g口服、3次/天,均连续使用4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量、前列腺体积改善情况、前列腺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尿流量、缩小前列腺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庆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该文通过分析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的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含麻黄碱复方制剂进行分类管理等对策,以遏制含麻黄碱复方制剂非法流失的现象.

    作者:邵秋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的 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总结发现,有处方存在诊断与用药不符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结论 处方点评工作应注重每个环节,以免影响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

    作者:何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