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

冯华东;邵芳

关键词:药品经营企业,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监管
摘要:目的 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性,为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填写的要求,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 药品经营企业应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水平,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低、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5,10 mg/d,n=63,61)试验组和阿托伐他汀钙(20 mg/d,n=60)对照组;治疗8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基线均明显下降,高剂量试验组优于低剂量试验组及对照组(P<0.05).高剂量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10 mg/d)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20 mg/d),且安全性及耐受性类似.

    作者:徐月萍;孙梁燕;邹薇;岑镇波;楼晓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26例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49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对照组23例给予阿米替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AHMD)、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08%和7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轻.

    作者:郑云章;张理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片5 mg口服、1次/天,治疗组加用热淋清颗粒8 g口服、3次/天,均连续使用4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量、前列腺体积改善情况、前列腺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尿流量、缩小前列腺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庆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肺癌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对肺癌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1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手术前后应用乌司他丁,对照组手术前后应用低剂量肝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和DVT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83.42±50.53)mL和(357.92±86.63)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09.26±59.81)mL和(560.81±120.6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3d的凝血功能和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和低剂量肝素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的高凝状态,但应用乌司他丁患者手术前后的出血量较低.

    作者:吴功志;吴旭辉;周耀洪;彭丛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技术行政综合干预对不合理医嘱干预成功率的影响调查

    目的 调查在技术措施基础上,联用行政措施干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至11月医院老年病区药房静脉药物调配中心61 962条医嘱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技术措施和技术行政综合措施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并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技术行政综合措施干预后,试验组不合理医嘱比例为1.27%,比对照组下降1.28%;不合理医嘱干预成功率为16.43%,比对照组提高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牧牧;任浩洋;陈孟莉;张淼;郭晓辉;王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62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医院诊治的6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动脉血气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见雪;沈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医疗付费方式对门诊骨科患者用药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公费、自费、医保3种不同医疗付费方式对医院门诊骨科患者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及6月医院门诊骨科处方,每周随机抽取1d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门诊骨科自费患者总药费、人均用药金额高,公费患者联合用药数量、外用药使用率高.结论 3种医疗付费方式在用药金额、联合用药和用药方式等方面对门诊骨科患者用药存在一定的影响.

    作者:杨帆;白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雪松松针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雪松松针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稳定性.方法 分别用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雪松松针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确定提取雪松松针抑菌成分的适溶剂.探讨热处理、介质pH和糖含量对松针提取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松针50%乙醇的提取物抑菌活性佳,热处理对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介质pH和糖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菌活性.结论 雪松松针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加以开发利用.

    作者:楼英彪;陈菲;高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急诊药房药物咨询服务中常见问题分析

    目的 促进药物咨询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方法 对医院药物咨询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的问题中药物用法用量问题占46.18%;用药安全性问题占21.17%,包括药理作用和适应证、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结论 通过药物咨询,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品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成本比值,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李洪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的 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总结发现,有处方存在诊断与用药不符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结论 处方点评工作应注重每个环节,以免影响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

    作者:何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普深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效果及耐药趋势

    目的 探讨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抗菌效果及耐药趋势.方法 筛选并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呼吸科采用舒普深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532例,按用药史分为首次使用组(A组)、非首次使用组(B组)、已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组(C组)3组.结果 临床疗效总体有效率为89.66%,其中A组为93.31%,B组为79.17%,C组为89.05%,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64.33,P=0.031);治疗后总体细菌清除率为89.45%,其中A组、B组、C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68%,79.76%,82.72%,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69.47,P=0.028);细菌学疗效总体治愈率为73.83% (316/428),其中A组治愈率为78.33% (206/263),B组为63.10% (53/84),C组为70.37% (57/81),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73.84,P=0.026).纸片敏感试验显示,428株致病菌均对舒普深敏感,高度敏感菌占89.72%(384/428),中度敏感菌占10.28% (44/428).结论 舒普深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仍有很高的抗细菌活性,细菌耐药性有上升趋势,可能与其使用次数有关.

    作者:李秀红;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肿瘤内科阿片类镇痛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癌症住院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强度,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肿瘤内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全部癌症住院患者718例次,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统计住院药房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数据.结果 共256例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占35.65%;总使用强度1.02.11种药物中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6种,其余5种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结论 该院阿片类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要求.

    作者:王启盛;高岚;唐亚平;俞亚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畲族特有药材食凉茶的资源分布及利用分析

    目的 调查畲药食凉茶的资源状况,为食凉茶物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文献,查找民间记载,对畲药食凉茶资源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 介绍了食凉荼药用资源现状,通过研究种植技术,合理规划生产,有助于食凉茶物种资源的保护及合理的开发利用.

    作者:周军挺;鄢连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应激性溃疡82例

    目的 探讨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4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82例,分别使用奥美拉唑及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胃液pH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34%)高于对照组(79.66%)(P<0.05);治疗组胃液平均pH为(5.1±1.4),对照组为(5.2±0.3);治疗组胃液中位pH是(5.2±1.7),对照组为(5.1±0.5),两组患者的胃液pH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胃承气汤加减方能有效治疗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值得推广.

    作者:李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满足期待治疗7d患者75例随机分为4组,A组18例按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B组(2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C组(19例)加用丹参注射液,D组(18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比较并记录各组临床效果.结果 4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升高不明显,B组、D组治疗后D-二聚体有所下降,尿酸无明显升高,B组、C组、D组治疗后天门冬氨基转氨酶无明显升高.结论 硫酸镁能有效解痉,低分子肝素能缓解血管内皮损伤,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低分子肝素和丹参均有助于防止肝细胞进一步破坏.

    作者:吴萍;谭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铁皮石斛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定性鉴别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以柚皮素为对照,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250 mm×4.6mn,5μm),流动相为A(甲醇)-B(0.2% H3PO4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比较10批次铁皮石斛制剂的HPLC图,选择柚皮素及相对保留时间比为1.11~1.14处色谱峰为参照,可用于铁皮石斛制剂的HPLC鉴别.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为铁皮石斛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李樱红;胡磊;吴薇;罗金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胃肠舒片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 建立胃肠舒片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 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胃肠舒片中的5种大黄蒽醌以及柚皮苷的含量,计算多种指标累积溶出度.结果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测定要求.检测物质在2h内溶出均能达到75%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胃肠舒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刘德胜;龙姣燕;张树平;刘孟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碘伏联合马铃薯片治疗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和静脉肿胀32例

    目的 观察碘伏联合马铃薯片治疗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和静脉肿胀的效果.方法 将64例动静脉内瘘和静脉肿胀的尿毒症患者按血肿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穿刺部位出现血肿都予以止血,针眼处创可贴保护、冷敷等常规护理,对照组24 h后予湿热敷.观察组先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及肿胀局部,待干后穿刺点用0.5%碘伏棉球覆盖,肿胀局部贴敷马铃薯片,每次2h,每天2次.24 h后观察两组局部肿胀、疼痛等消退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71.87%,对照组显效率为46.87%,两组比较,x2 =6.41,P<0.05.结论 碘伏联合马铃薯片治疗尿毒症患者内瘘和静脉肿胀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湿热敷.

    作者:楼爱仙;徐妙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ZTC1+1-Ⅲ型澄清剂用于白芍提取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目的 采用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对白芍提取液澄清工艺进行优选.方法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温度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澄清条件.结果 以吸光度和芍药苷保留率作为指标,确定白芍提取液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为1∶10,ZTC两组分用量分别为B组分0.6 mL/g、A组分0.3 mL/g,作用温度B组分为60℃、A组分为40 ℃时,澄清效果好.结论 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白芍提取液的澄清工艺.

    作者:唐安福;崔恩忠;汤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对8项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8篇文献633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治疗6周后,有效率方面,合并效应量的估计,OR=1.27,95% CI为(0.65 ~2.49),显著性检验Z=0.70(P =0.48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后1,2,4周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西酞普兰比帕罗西汀减分快,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疗效相仿,但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方面,西酞普兰引起嗜睡、便秘、头晕头痛、食欲减退显著少于帕罗西汀,但失眠、多汗显著多于帕罗西汀.结论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的疗效相当,但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胜良;嵇宏亮;胡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