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分气丸中橙皮苷含量

梁艳;郜凤香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香分气丸, 橙皮苷,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木香分气丸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ela Promosil C18柱(1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2∶6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橙皮苷检测进样量在0.102 0 ~ 1.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0.90%(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药物剂型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

    目的 正确使用药物剂型,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探讨不同剂型对疗效的影响,介绍常用剂型的正确使用.结果 药物的剂型不同,对药效有极大的影响.结论 选用合适的药物剂型,通过正确的给药途径,合理使用,才能使药物发挥大疗效,并大限度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孙义峰;王超君;骆海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痰热清与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热毒宁与谈热清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两种方式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9例,下呼吸道感染39例.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治疗组40例(A组),痰热清治疗组38例(B组).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00%,B组有效率为94.74%;A组平均治愈时间(5.3±3)d,B组平均治愈时间(6.3±3)d.结论 对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比痰热清具有治疗时间短、有效率高的优点.

    作者:姚钧萍;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丙泊酚单用与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丙泊酚单用与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6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25例,观察组356例.对照组患者均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2.5 mg/kg,观察组患者先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静脉滴注,再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1.5 mg/kg.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术毕苏醒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0.3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00%(P<0.05);对照组术毕苏醒时间为(6.8±2.2)min,明显长于观察组的(5.4 ±2.1)min(P <0.05);对照组丙泊酚用量为(2.92±0.81)mg/kg,显著多于观察组的(2.22±0.42) mg/kg(P<0.05);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2.6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00% (P<0.05).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及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涛;陈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配合三黄地丁洗方治疗男性生殖器疱疹74例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及中药外洗治疗男性生殖器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生殖器疱疹患者74例,采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400 mg臀部肌肉注射,配合中药三黄地丁洗方清洗外阴,每天1次,疗程10d.观察记录水疱等皮损停止产生、疼痛缓解、完全结痂、皮损消失的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单磷酸阿糖腺苷肌肉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方清洗外阴能快速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及中药外洗方治疗男性生殖器疱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辉;罗顺文;段志强;郭瑜;许亚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普深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效果及耐药趋势

    目的 探讨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抗菌效果及耐药趋势.方法 筛选并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呼吸科采用舒普深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532例,按用药史分为首次使用组(A组)、非首次使用组(B组)、已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组(C组)3组.结果 临床疗效总体有效率为89.66%,其中A组为93.31%,B组为79.17%,C组为89.05%,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64.33,P=0.031);治疗后总体细菌清除率为89.45%,其中A组、B组、C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68%,79.76%,82.72%,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69.47,P=0.028);细菌学疗效总体治愈率为73.83% (316/428),其中A组治愈率为78.33% (206/263),B组为63.10% (53/84),C组为70.37% (57/81),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73.84,P=0.026).纸片敏感试验显示,428株致病菌均对舒普深敏感,高度敏感菌占89.72%(384/428),中度敏感菌占10.28% (44/428).结论 舒普深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仍有很高的抗细菌活性,细菌耐药性有上升趋势,可能与其使用次数有关.

    作者:李秀红;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匹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患者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匹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高血脂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辛伐他汀与匹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脂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症均有显著疗效,且匹伐他汀临床效果优于辛伐他汀,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静静;胡芸;潘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5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0例口服依那普利,观察组170例口服替米沙坦,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显著升高,替米沙坦可显著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冯振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09年至2011年我院感染科肝炎口服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科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治疗肝炎口服药的使用数量、消费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的消费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日均费用(DDC)的平均值略有上升.总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值3年均为1的是阿德福韦酯(名正).结论 感染科治疗肝炎口服药物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李应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Ⅳ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1例,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解释结果.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标本中共培养分离细菌172株,真菌58株,结核菌15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99例,革兰阴性细菌73例.分离的菌种由高到低分别为葡萄球菌81株,肺炎克雷伯菌65株,真菌感染58株,铜绿假单胞菌31株,大肠埃希菌25株.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要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盛美霞;魏志平;夏盛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胃肠舒片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 建立胃肠舒片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 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胃肠舒片中的5种大黄蒽醌以及柚皮苷的含量,计算多种指标累积溶出度.结果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测定要求.检测物质在2h内溶出均能达到75%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胃肠舒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刘德胜;龙姣燕;张树平;刘孟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不同注射速率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减少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行CT增强扫描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74例病例.结果 以2.5 mL/s注射碘海醇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其中轻度不良反应32例,中度11例,重度1例,无死亡病例;以4.5 mL/s注射碘海醇共发生不良反应130例,其中轻度83例,中度45例,重度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快速率注射碘海醇易产生不良反应,应在CT扫描前后做好必要的预防及抢救准备,扫描完成后需要留院观察,以避免不良反应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诸一吕;杨君;钱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抗结核病治疗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以期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加强尿酸检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至2011年诊断为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原发或继发)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吡嗪酰胺,将病例分为暴露组(HRZE)176例和非暴露组(HRE)54例,比较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 暴露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80.71%,非暴露组为9.25%.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的相对危险度(RR)为8.72(RR>1表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使用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以关注,定期监测患者血尿酸浓度,谨防急性痛风发作.

    作者:郑火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

    目的 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性,为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填写的要求,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 药品经营企业应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水平,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冯华东;邵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弥可保肌肉注射联合α-硫辛酸静脉滴注.采用总症状(TSS)评分法评估临床症状、体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弥可保.

    作者:梅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氨溴索超说明书使用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氨溴索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的应用和合理性,为临床药师审核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专业文献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结合医院氨溴索的使用情况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氨溴索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顽固性肺不张等疾病方面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使用安全.

    作者:王向东;李志伟;马明瑛;张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近2年我市19家乡镇卫生院4次处方点评结果的汇总分析

    目的 探索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 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的6月和12月,每次抽取19个乡镇卫生院当月处方1 500张进行点评,并汇总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后,全市输液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激素使用率和处方均值均有大幅度下降,处方合格率有所提升.点评中发现药品特别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对基层医院的用药结构和医生的用药行为有着巨大影响,卫生院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林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11年10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作者:程春雷;范治云;祝清芬;国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45例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采取抗感染治疗,并以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口腔溃疡面.对照组45例患者均给予西瓜霜喷雾剂,每日4次.治疗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新液3 ~5 mL口服,每日4次.结果 对照组愈合的时间为(5.43±1.49)d,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为(2.97±1.35)d,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水祥;张熔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四逆人参汤治疗重度烧伤低温败血症18例

    目的 探讨四逆人参汤治疗重度烧伤低温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36例,分为两组,每组18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包括补液、吸氧、清创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逆人参汤.观察并记录两组在治疗期间创面涂阳率、干痂时间、愈合时间、败血症与死亡情况,以及患者术前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水平及治疗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创面涂阳率、干痂时间、愈合时间、败血症及死亡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SIRS及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逆人参汤与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重度烧伤低温败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吴正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50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均给予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凝、降颅压、降血压、降纤、改善脑循环代谢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4.00%,治疗组为96.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宴斌;汪保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