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妇科术后镇痛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陈幼平

关键词:舒芬太尼, 地佐辛, 妇科手术, 镇痛, 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医院妇科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照组61例术后镇痛单用舒芬太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检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变化,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24 h和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4 h(P<0.05),但两组间术后4,8,12,24,48 h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和48 h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应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45例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静脉滴注,150 mg/d;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150 mg/d.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对照组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44%,观察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显著改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卫红;邵伟杰;雷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52例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52例复发性肺癌,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85%,中位生存时间8.5月,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是主要的毒副作用.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疗效理想,药物毒性反应轻.给予规范化学治疗用药的护理流程、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胡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老年患者麻醉36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360例老年麻醉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麻醉的360例中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麻醉中使用顺苯硫酸阿曲库铵后的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肌肉恢复时间,并观察两组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完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及肌松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中应用的效果确切,有效的护理可进一步提高其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谢佩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注射液中苯甲醇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穿心莲注射液中苯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梯度洗脱(程序为0 min 30%A,21 min 70%A,31 min 30%A),检测波长为25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苯甲醇进样量在0.293 6~29.36 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8.255X-2.433 9,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1.7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岳鑫;王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52例

    目的 探讨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幅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降糖药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血糖的达标,减少急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作者:余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28例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给予生长抑素及常规综合治疗,如出现胰腺和胰周围组织坏死、临床症状继续恶化、合并肠瘘或胰腺假性囊肿等手术指征时转为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占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65例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依据病情给予纠正酸碱平衡、输液、输血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并给予配合适当的生活调理.治疗组患者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口服,对照组患者加用法莫替丁片10 mg口服,均每日2次,根据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反馈酌情调整用药剂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再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60例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退热、镇咳等;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x2=5.94,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7% (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蓓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40例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40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升高,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傅建芬;张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奥美沙坦浓度

    目的 建立奥美沙坦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盐酸哌唑嗪为内标,血浆样品用沉淀法,色谱柱为奥泰Apollo C18柱(150 mm×4.6mm,5μm),在线过滤器;以0.1%三乙胺水溶液(甲酸调pH为2.5)-乙腈(75:25)为流动相;激发波长为260 nm,发射波长为379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 奥美沙坦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10.00 ~1 280.00 ng/mL(r =0.999 6),低检测浓度为10.00 ng/mL,方法的相对回收率为97.53% ~99.24% (n=5),绝对回收率为86.89% ~ 89.32%(n=5),日内RSD为1.25% ~ 2.26%,日间RSD为1.14%~5.5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浆中奥美沙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封宇飞;倪明月;孙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衰灵胶囊的制备及其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

    目的 制备脂质体制剂并建立其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分离法分离脂质体中的盐酸普鲁卡因成分,用永停滴定法滴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结果 采用分离法,盐酸普鲁卡因能与脂质体有效分离,供试脂质体制剂固体颗粒量在600~1 200mg范围内与相应的脂质体制剂中盐酸普鲁卡因测定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他成分对主要成分的滴定无干扰,回归方程为Y=0.106 2X-4.719 4,r=0.999 3(n=7).重复滴定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41%,稳定性试验的RSD为0.45%;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为0.21%(n=9).结论 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抗衰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倩;陈华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剖宫产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医院诊治的足月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观察组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对两组术中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BDP)]、心率(HR)变化情况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用药后5 min,两组SBP及BDP均下降,HR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BP和BDP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用药后10 min,两组SBP,DBP,HR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指标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小剂量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术,对产妇更有利.

    作者:沈恩光;马玉华;阮菊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8例甲强龙致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甲强龙致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12年10月38例因使用甲强龙致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体会.结果 38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均救治成功,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立即停药,给患者输氧并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规范操作,加强心理护理是甲强龙致药物过敏性休克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

    作者:朱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42例

    目的 观察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x2=0.16,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HAMA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0.87,1.02,1.35,1.41,0.61,0.45,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x2 =0.22,P>0.05),在治疗后1,2,4,6,8周TESS评分比较亦无明显差异(t=1.01,0.25,0.38,0.85,1.21,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疗效可靠、安全性好,与艾司西酞普兰相当,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罗宁;张斯汉;阎小华;赵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试验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各30例,分别在预扩容前(T0)、预扩容结束时(T1)及髋关节置换术后1 h(T2)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预扩容结束时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较预扩容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1h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较预扩容前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预扩容前、预扩容结束时及髋关节置换术后1h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用羟乙基淀粉进行预扩容具有改善血液高凝作用.

    作者:陈林斌;刘晔;高宇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治疗肛周放射性皮炎49例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治疗肛周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探讨肛周放射性皮炎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将97例发生放射性皮炎的直肠癌患者分为A组48例和B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换药治疗,B组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及复方维生素B12溶液,进行为期8周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5.92%,平均痊愈时间为(8.2±3.7)d;A组总有效率为83.33%,平均痊愈时间为(16.3±5.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可有效缩短肛周放射性皮炎溃疡的愈合时间,并增加其愈合率.

    作者:蒋美平;方伟红;谢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9例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经初治单纯结核性胸膜炎男性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残留、胸膜增厚及粘连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 尿激酶胸腔内注入可减少胸腔积液残留量、减轻胸膜增厚及粘连,可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王晓洁;李润浦;许哲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在妇产科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产妇150例,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24,36 h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4.54,5.01,4.86,P<0.05).3组术后不同时段Ramesay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明显好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5,5.33,P<0.05).3组患者均留置尿管,但在拔除尿管后均无尿潴留.恶心发生率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分别为2例、5例,呕吐发生率分别为0例、3例、6例,瘙瘁发生率分别为0例、3例、3例,3组均无呼吸抑制、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0,P<0.05).结论 罗哌卡因150 mg配伍咪唑安定5 mg、芬太尼0.2 mg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的硬膜外镇痛方法.

    作者:林艳艳;徐永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60例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七氟烷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入室后两组患儿均给予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6 L/min),置入喉罩,保持自主呼吸,患侧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术中2% ~ 4%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Ⅰ组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Ⅱ组滴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于术毕关闭七氟烷,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评估苏醒期躁动情况,观察苏醒期呼吸循环情况.结果 Ⅰ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长于Ⅱ组,但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Ⅱ组(P<0.05),且循环更稳定.结论 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0.3 μg/kg)滴鼻对小儿七氟烷麻醉短小手术苏醒期躁动有预防作用,提高了苏醒质量.

    作者:周娅梅;刘媛;周根芝;吴炜;王传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剂量碘帕醇对肝脏CT增强扫描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传统对比剂和组合对比剂对肝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集的肝脏增强扫描患者164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各82例,通过自动推注系统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A组使用300 g/L浓度的碘帕醇1.5 mL/kg,B组使用300 g/L浓度的碘帕醇1.2 mL/kg与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kg)组合使用.结果 组合对比剂与传统对比剂在动脉期(P=0.557)及门静脉期(P=0.697)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传统对比剂发生轻度过敏反应2例,组合对比剂尚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 碘帕醇1.2 mL/kg与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kg)组合使用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可以达到1.5 mL/kg碘帕醇相同的增强效果,同时可减轻传统剂量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德素;左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