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红;邵伟杰;雷涛
目的 对比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剂(欣普贝生)、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应用疗效,探讨足月妊娠更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及方法.方法 将足月妊娠产妇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经阴道给予1枚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照组静脉滴注2.5U缩宫素引产.结果 试验组引产总有效率、用药12h后宫颈评分、临产时间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h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产妇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引产,能提高产妇宫颈评分、获得较高引产效果,使引产安全可靠.
作者:沈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给予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培哚普利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住院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法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纽约心脏学会心脏功能(NYHA)分级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0% (P <0.05).结论 螺内酯与培哚普利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巫莹钢;龚庆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医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86例患者,根据造影剂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离子型造影剂)和观察组(非离子型造影剂),对两组CT增强扫描的增强效果、过敏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CT增强扫描的增强合格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时,应合理选择造影剂,积极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
作者:卢伟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门诊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29% (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格列苯脲缓释微丸胶囊中格列苯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Waters Xterra RP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30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格列苯脲进样量在0.5~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 =0.80% (n =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咏梅;廖华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52例复发性肺癌,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85%,中位生存时间8.5月,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是主要的毒副作用.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疗效理想,药物毒性反应轻.给予规范化学治疗用药的护理流程、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胡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用于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00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组(A组)和单纯吗啡组(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开启自控静脉镇痛泵(PC IA),并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患者用药后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并记录BCS舒适评分及D1/D2比值和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 两组镇痛效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和皮肤瘙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吗啡相比,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能明显降低吗啡恶心呕吐及瘙瘁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并可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7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房颤疗效与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可有效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十月;沈贵林;程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两种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B组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HP清除率.结果 A组疗效及HP清除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许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盐酸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时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10月静脉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100例患者,在盐酸胺碘酮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12例用药时发生沿静脉走向发红、轻微疼痛,3例发生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0%.经积极对症治疗,12例患者输液中病情减轻,无静脉炎发生;3例静脉炎患者病情恢复,无硬结、疼痛等严重情况发生.结论 盐酸胺碘酮用药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密切观察,并采取有预见性的防护措施,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笑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穿心莲注射液中苯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梯度洗脱(程序为0 min 30%A,21 min 70%A,31 min 30%A),检测波长为25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苯甲醇进样量在0.293 6~29.36 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8.255X-2.433 9,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1.7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岳鑫;王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福美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156例,随机均分成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每日1次,每次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晨起空腹口服福美加治疗,清水送服,服药30 min内禁食和禁止卧床,每周1次,每次1片.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均有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与治疗前相比均无异常.结论 福美加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抑制骨吸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善栋;李纯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结核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应用抗结核药物强化治疗,研究组在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异烟肼与卡那霉素离子导入法治疗.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 (36/39)和64.10% (25/3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异烟肼与卡那霉素离子导入是治疗结核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抗结核药物强化治疗.
作者:杨迎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脂质体制剂并建立其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分离法分离脂质体中的盐酸普鲁卡因成分,用永停滴定法滴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结果 采用分离法,盐酸普鲁卡因能与脂质体有效分离,供试脂质体制剂固体颗粒量在600~1 200mg范围内与相应的脂质体制剂中盐酸普鲁卡因测定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他成分对主要成分的滴定无干扰,回归方程为Y=0.106 2X-4.719 4,r=0.999 3(n=7).重复滴定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41%,稳定性试验的RSD为0.45%;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为0.21%(n=9).结论 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抗衰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倩;陈华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门诊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例门诊静脉滴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患儿进行观察,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分析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6%,程度较轻,多为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疹等.结论 在门诊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过程中,加强用药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可加强药物作用效果及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沈雅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穿心莲内酯磺化物雾化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7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血气指标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百分值.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各指标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贵华;刘益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医院诊治的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降低(10.00%对30.00%),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95.00%对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君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幅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降糖药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血糖的达标,减少急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作者:余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70例HIE患儿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吸氧,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抗惊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稳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儿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和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87,P<0.01).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治疗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05,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的近、远期疗效均肯定,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张金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4月至9月妇科住院治疗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46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心理、饮食、体位活动及足底热敷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记录并比较腹胀程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腹胀发生率明显降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妇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腹胀发生和减轻腹胀程度,缩短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丽华;赵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