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目的 建立测定月季花中金丝桃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00 mm×4.6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6∶84),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0.5 mL/min.结果 金丝桃苷进样量在0.047 68~0.476 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2%,RSD =0.89%(n=9).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专属性强.
作者:崔慧芳;常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给予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培哚普利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住院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法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纽约心脏学会心脏功能(NYHA)分级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0% (P <0.05).结论 螺内酯与培哚普利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巫莹钢;龚庆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52例复发性肺癌,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85%,中位生存时间8.5月,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是主要的毒副作用.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疗效理想,药物毒性反应轻.给予规范化学治疗用药的护理流程、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胡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剂(欣普贝生)、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应用疗效,探讨足月妊娠更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及方法.方法 将足月妊娠产妇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经阴道给予1枚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照组静脉滴注2.5U缩宫素引产.结果 试验组引产总有效率、用药12h后宫颈评分、临产时间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h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产妇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引产,能提高产妇宫颈评分、获得较高引产效果,使引产安全可靠.
作者:沈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DCA (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循环理论在促进药师专业知识提升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针对药师对抗真菌药物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运用PDCA循环理论,调查和分析药师对抗真菌药物的需求和专业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培训以及学习的措施,并检验其有效性.结果 PDCA实施前后药师对抗真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不知晓率从45.72%降至22.86%,对抗真菌谱的不知晓率从68.58%降至14.29%,而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不知晓率从45.72%降至2.86%.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药师继续教育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使药师的继续教育适应医院的发展方向,促进药师继续教育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推动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石佳娜;黄萍;应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只采取基础预防手段,治疗组45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观察两组预防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没有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7.78%,治疗组患者中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气压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国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门诊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例门诊静脉滴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患儿进行观察,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分析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6%,程度较轻,多为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疹等.结论 在门诊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过程中,加强用药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可加强药物作用效果及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沈雅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七氟烷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入室后两组患儿均给予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6 L/min),置入喉罩,保持自主呼吸,患侧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术中2% ~ 4%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Ⅰ组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Ⅱ组滴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于术毕关闭七氟烷,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评估苏醒期躁动情况,观察苏醒期呼吸循环情况.结果 Ⅰ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长于Ⅱ组,但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Ⅱ组(P<0.05),且循环更稳定.结论 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0.3 μg/kg)滴鼻对小儿七氟烷麻醉短小手术苏醒期躁动有预防作用,提高了苏醒质量.
作者:周娅梅;刘媛;周根芝;吴炜;王传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后的护理措施及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2例CT增强扫描中出现造影剂外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45~75岁的中老年患者;男4例,女18例;20例为轻度外渗,2例重度外渗;22例患者均采用回抽药液、局部湿敷、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轻度外渗患者在24 h消肿,2例重度外渗患者也在48 h内消肿.结论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后,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尽快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出现.
作者:张玲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甲硝唑栓阴道给药,观察组(62例)在甲硝唑拴治疗基础上给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阴道分泌物BV阴转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和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97±0.85)d对(4.12±1.36)d,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BV阴转率分别为100.00%和83.33% (P <0.01).结论 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相比,臭氧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裘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行生长抑素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治愈率有所提高、死亡率有所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24.24%)明显降低(P<0.05),而住院时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海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术中应用头孢曲松配合碘伏擦拭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4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各80例.观察组术中应用碘伏擦拭,同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2.0g;对照A组给予甲硝唑擦拭,同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2.0g;对照B组只用纱布对宫腔进行擦拭,术后静脉滴注头孢曲松.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5.00%,对照A组为28.75%,对照B组为43.75%,观察组优于对照A组、B组(P<0.05),对照A组优于对照B组(P<0.05).结论 术中应用头孢曲松配合碘伏擦拭可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更昔洛韦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上予以单纯的更昔洛韦治疗.结果 治疗10d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5.38,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7,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钟莉芬;徐寿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尪痹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法.方法 色谱柱为Synergi 4u Fusion-RP 80A柱(150 mm×4.60 mm,4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9.3∶4.7∶86),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8 nm.以50%甲醇为溶剂超声30 min提取尪痹片中芍药苷.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20~2.034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 142.847 09X+0.504 66,r=0.999 82(n=6);平均回收率为97.27%,RSD为1.80%(n=6).结论 该法能准确测定尪痹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李玉英;吴俊贤;郑惠;赵琪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和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择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常规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分散片0.4g口服,每日1次,连用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期发热、咳嗽咳痰和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54,P<0.01).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和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能明显缩短患儿急性发作期的病程,有效预防其复发,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晔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贝那普利治疗并联合家庭访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给予贝那普利降压治疗,10 mg/d,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就诊时进行服药指导及家中自我管理,观察组另外进行家庭访视护理,每月1次.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x2=4.02,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在给予贝那普利降压的同时开展定期家庭访视,可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郑彤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收治的各类阴道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唑泰栓治疗,阴道给药,连续使用10 d;试验组患者采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每晚置阴道深处,连续使用10d.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6%(P<0.05),且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改善更明显;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细菌培养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3个月后均未见复发.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莉;李琦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x2=6.928,P<0.01),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7.668,9.993,10.546,9.886,P<0.01).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肺功能则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齐霞;许学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沐舒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沐舒坦注射液90 mg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1次/8 h;治疗组给予大剂量沐舒坦注射液300 mg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8 h.结果 治疗组患者感染控制29例,控制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例(80.65%);治疗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8.2±2.1)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2±5.4)d;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52%,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滔;安敏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和小剂量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有出血倾向并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低分子肝素钠组和小剂量肝素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运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血液抗凝,小剂量肝素组使用小剂量肝素.观察记录消化道出血患者潜血转阴时间,皮肤黏膜出血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及血液透析后穿刺点所需压迫时间.同时检测第一次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统计凝血酶时间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 低分子肝素钠组潜血转阴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的延长程度小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组内比较时,透析后的的血小板计数较透析前减少,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也有所延长,组内的透析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来实现血液抗凝效果较小剂量肝素安全性高,在做到高效、优质的护理干预前提下,低分子肝素钠可临床推广.
作者:黄惠君;徐志波;陈君;王海维;蔡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